试驾内容回顾:
此前我的同事已经对AION S Plus进行了试驾,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回顾一下。
AION S Plus有四种能量回收等级(关、低、中、高)和三种驾驶模式(ECO、NORMAL、SPORT),其中驾驶模式可以通过换挡旋钮后方的按键来调节,而能量回收等级只能在车机系统里的“驾驶与能耗”界面调节。
三种驾驶模式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动力的响应速度,SPORT模式下动力非常跟脚,轻点加速踏板就能得到积极的反馈,NORMAL模式的响应稍慢一些,ECO模式就较为佛系了。不过,即便是在ECO模式下,AION S Plus的动力也是流畅且充足的,在城市道路完全够用了。
不同能量回收等级带来的影响更大一些。低强度时能量回收的功率大约是10kW左右,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会有一些减速,但是基本不会影响到舒适性。中强度的能量回收功率约24kW,高强度的能量回收功率会超过40kW,都会带来明显的减速,对舒适性造成一些影响。另外该车还配备了单踏板的I-PEDAL模式,但我并不推荐大家使用。
AION S Plus采用与AION S相同的GEP2.0纯电专属平台,它们的底盘配置也是基本一致的,悬挂系统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底盘上有大面积的护板以保证车辆底部的平整性,这也是减小风阻的有效手段。
虽然AION S Plus的动力有所提升,但是它的底盘调校依然是偏舒适性的,能够很好地过滤掉路面的颠簸。在激烈驾驶时,这套底盘也能表现出韧性的一面,不至于太过狼狈。
AION S Plus全系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弹匣电池包括四大核心技术:超高耐热稳定电芯、超强隔热电池安全舱、极速降温三维速冷系统、全时管控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弹匣电池可以适用于包括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内的所有类型电池,可以有效提升安全性。
竞争力分析:
在15万元附近的价格区间,比亚迪秦PLUS EV及几何A Pro成为了AION S Plus强有力的竞争者。相比于两款竞品车型,作为AION S升级而来的AION S Plus不仅在颜值方面更胜一筹,所配备的弹匣电池更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事实上作为广汽埃安的销量担当,AION S在2020年以5.3万辆的销售成绩成为了国内紧凑型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全年销量更是仅落后于宏光MINIEV和特斯拉Model 3。本次上市的AION S Plus虽然是中期改款车型,但是从内到外的提升给人以垂直换代的感觉,相信这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将带动广汽埃安家族整体销量进一步上涨。
精彩内容回顾:
随着长安马自达MAZDA EZ - 6全球化车型MAZDA 6e驶下生产线,标志着这款战略车型进入量产阶段。从设计、研发到生产,MAZDA EZ-6均严格遵循马自达全球统一的制造标准,它既是中国车,也是全球车。南京工厂作为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汇聚了马自达百年造车工艺与长安汽车领先的电动化技术。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和精益管理模式,确保每一辆MAZDA 6e的品质都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MAZDA EZ-6全球化车型MAZDA6e正式驶下生产线,标志着这款全球化战略车型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南京工厂生产的MAZDA6e将同步供应欧洲、泰国等全球市场,以“中国智造”赋能马自达征战电动化新时代。马自达汽车早期曾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后期与一汽、海南以及长安建立合资关系,打造了包括马自达6、昂克赛拉以及马自达323等诸多经典车型。
BJ40增程以近10万元的价格优势挑战坦克300。对比配置发现,BJ40增程在智能座舱(骁龙8155芯片+五屏联动)、越野装备等方面均达到同级领先水平。
日前海外媒体再次曝光了一组路虎“缩小版”卫士车型路试谍照图片,新车预计将命名为Defender 80或Defender Sport,也可视为产品序列旗下入门版车型。据悉,新车预计最快将于明年下半年或年底前首发亮相,并计划将于2027年上市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奔驰即将推出的“小g-class”等车型。
目前奥迪官方发布了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车型预告图片,新车计划将于4月15日全球首发,并将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开售。同时其国产全新一代A6L长轴距版车型,也有望在今年三季度首次上市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宝马5系、奔驰E级以及凯迪拉克CT6等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