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 >> 资讯 >> 氛围 影响 环境 北京与上海车展谁是老大 |
PK2 影响力
北京比上海车展略胜一筹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汽车圈内和圈外人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表示认为北京国际车展要比上海国际车展略胜一筹。而去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主办者之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艾树媛也曾经表示,北京车展的规模已跻身世界汽车展会的前八名,与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北美车展等并列,并且认为北京车展日前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车展。许多汽车企业,特别是国际汽车企业已将北京国际车展列为A级展会。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只要在中国参展就会首选北京车展。
PK3 软环境
北京车展观众太多
北京和上海都是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经济发达、道路建设也相对先进,但是还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去年的北京车展,车展期间想在周围找个停车位有点困难,很多有车族都改乘公交车来看车展,进到展馆里也是熙熙攘攘、寸步难行,有的观众甚至只看了一两个馆就不愿意看了,因为只能看到别人的后脑勺。
上海车展虽然人流量也很大,但交通情况相对略好一些。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评价车展标准应该看主流,比如有多少概念车、首发车,参展的国际著名汽车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国内外媒体的数量、汽车公司是否借车展发布重大战略等等,这才是衡量车展是不是国际化的重要标准。而车展地区外围的设施并不是重要标准。
记者手记
车展档次岂能越来越低?
留心的人可以观察到各地出租车的不同,北京出租车是北京现代的,上海出租车多是上海大众的,而长春的出租车多是捷达,这是各地支持本地汽车企业的一个最好的表现,但是这种支持如果过度了,就有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比如这次上海车展,无论从展台布置、宣传力度上都体现出了对上汽集团的照顾,而之前也有报道称,一汽之所以不以集团的形式出席是因为没有捞到个好展位,这种猜测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如果地方保护主义一直占主导,想必以后所谓的各地车展都会变味。这样一来,不光国内非本地的汽车集团不愿意参加,国外的参展企业可能也会考虑这种车展的含金量不够高而不愿意出场。这种情况下就会既缺少国内重要汽车集团的参与,又缺少国外重量级汽车集团的捧场,概念车、首发车、新车的数量越来越少,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车展的档次越来越低、吸引的消费者越来越少。
【相关链接】
北京、上海车展历史回顾
●1990年6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创办了北京国际汽车与工艺装备展览会,后更名为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AutoChina),逢双年6月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去年变为11月在北京举办。
●上海国际汽车展的举办可追溯到1985年,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远不如现在成熟,73家汽车公司参加了第一届上海车展。此后,上海车展逢单年4月举办一次。
上一篇:上海车展将闭幕 国内众车展有数量没特色 | 下一篇:众多海外新来者 07上海国际车展寻觅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