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深度观察 原创]
提到“换电”,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蔚来汽车,少部分特别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朋友还能在脑海中“闪现”出北汽、澳动新能源的名字。确实,在国内,蔚来、北汽+澳动新能源的组合以及更早采用“分箱换电”模式的力帆汽车,算是较早将换电技术导入乘用车市场的企业了。但除了这些名声在外的企业,其实还有一股“潜伏势力”同样长期深耕换电领域,但却不显山不露水,直到“功力大成”才昭告天下一鸣惊人。而且与很多圈外企业涉足新能源造车领域不同,潜伏在换电这个技术门槛相对更专领域的“新”势力,其实很多都是相关行业的领军者。它们对于换电模式,也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解决方案。
2020年:扶持政策、财政补贴、行业标准相继出台
在国内,一两家掌握最新技术、最新理念的企业可以促使一个行业的诞生;但一个行业想要做大做强,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利好政策频出的2020年对于换电行业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补贴新政策,新政策规定起售价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但换电模式车辆例外,此政策一的出台不仅给予了换电行业实质性的支持,也相当于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即作为补能的两种“技术流派”,换电模式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充电模式。
2020年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对于支持换电模式且旗下车型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蔚来是重大利好。
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换电模式车型,也会支持北京、海南等地方开展试点进行推广。政府相关部门高层的表态,无疑又为换电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国家对换电模式的政策支持也鼓励了更多关联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入局。(图片来源:华西证券)
同年8月12日,由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牵头起草的GB/T《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通过审查,成为首个换电国标(推荐性标准)。根据标准,通过分析不同技术方案差异、车辆实际运行场景及运行数据,该要求分别规定了5000次(卡扣式)和1500次(螺栓式)的最低换电次数,确保用户在车辆设计使用寿命内换电时的安全性(该标准于2021年4月30日正式发布,并已于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GB/T《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在2021年4月正式发布,成为首个换电国标(推荐性标准),该要求明确规定了电池最低换电次数。
2020年9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华鼎国联等20家单位签署《构建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生态圈联合声明》,标志着车电分离生态圈正式成立。
在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下,换电行业从2020年起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最佳时机,不仅原本处于行业内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开始高速运转,部分相关联产业的龙头企业也开始加速布局换电领域。
吉利:内部生态积累经验 推出高兼容性换电平台
把吉利归入到换电“新势力”其实并不严谨,作为上述提到的《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的吉利,早在换电模式发展前景尚不明朗的2017年,就已经开始研发换电技术,期间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超过千人,涉及资金投入达到数十亿元的规模,也取得了换电相关专利千余件。
2019年吉利将其投资成立的一家新能源科技企业更名为“易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半年后的2020年6月注册了“易易换电”商标。再加上2019年吉利科技总裁、曹操出行创始人刘金良透露吉利将推出可支持换电模式的网约车,当时行业内普遍推测易易换电将首先在曹操专车等吉利旗下出行品牌中施行换电模式。
枫叶汽车推出的换电车型最早都投放给吉利旗下出行品牌曹操出行作为运营车辆。
果然在2020年,吉利科技集团Maas立体出行生态体系下的成员企业枫叶汽车就推出了支持换电模式的MPV车型——枫叶80V(基于吉利嘉际改造而来),而枫叶80V也很快就被投入到曹操出行的日常运营当中。这一系列“自产换电车型、自有出行品牌运营”的内部生态圈的打造,也为吉利之后坚持在换电业务进行投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信心。
枫叶80V是在吉利嘉际基础上结合GBRC车型架构平台打造出的首款换电车型。
枫叶80V在曹操出行的投放运营可以算作是吉利“内部实验项目”,真正要将换电模式推向市场还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2020年吉利与重庆重庆两江新区共同出手持股并重组了力帆股份,并在当年利用力帆的产能量产枫叶80V。熟悉力帆的小伙伴可能有印象,力帆是国内最早推出换电模式的车企之一。早在2016年11月,重庆力帆的首座“移峰能源集中式能源站”(换电站)就在重庆两江新区启用,彼时就能实现在2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为一台力帆330EV完成换电。
被吉利注资重组的力帆是最早采用分箱换电模式的车企,旗下换电车型力帆330EV的电池分散安装于前舱盖下方以及后排座椅下方两个区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力帆采用的是分箱换电模式,即旗下车型的动力电池并非一整块电池组,而是分布在前舱盖下方以及后排座椅下方两个区域共计8块小电池组,根据车辆的级别尺寸和使用需求,小电池组的数量还可以进行调整。
再说回吉利,在吉利出手重组力帆的当年,吉利就已经推出了吉利科技换电平台架构体系(Global Battery Rapid Change,缩写GBRC), 该架构是基于底盘整体换电模式的平台架构(力帆的分箱式换电看起来未被采用)。包含了换电技术平台、车型架构平台和大数据运营平台。GBRC的车型架构平台兼容性非常之高,可以打造轴距在2700-3100mm的各种品类车型,包括轿车、SUV、MPV甚至皮卡、轻货等,上面所说的枫叶80V也是在GBRC架构下基于嘉际改造而来的。
枫叶60S则是GBRC车型架构平台下的首款轿车,可实现60秒快换电。
而基于GBRC建设的换电站也很有特点,其单站可容纳27-39块电池组的容量,远超过蔚来第二代换电站13块电池组的容量。而且换电站内还配备有液冷温控系统,可以确保站内电池充电、存储的安全性以及恶劣天气下充电的稳定性。
吉利打造的换电站面积相比其他品牌换电站更大,可储存的电池组也更多。
进入2022年,吉利先是继枫叶80V后又推出了一款支持换电车型——枫叶60S,这也是吉利的首款换电轿车。该车型可实现60秒快换电,从其2700mm的轴距来看,枫叶60S也是GBRC换电平台架构可支持的下限了;之后,吉利汽车和力帆科技共同组建的换电出行合资公司——重庆睿蓝汽车正式成立。吉利对于换电模式的规划可以说既宏大也很周密:到2025年吉利将在全球建设超过5000座智能换电站,覆盖100个以上核心城市,满足100万辆车的换电需求。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
在探陆刚有雏形那会,合资SUV 的扛把子是汉兰达,那会卖20万以上的都镖着汉兰达比来比去的。东风日产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和方案,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把探路者 Pathfinder 国产化。
之前余总在M7上市时候说了,卖一辆M7要亏2万多元。但余总,您知道我要想置换M8的话,需要多花多少钱吗?我卖车会亏10万,卖M8又得再添 10万,里外里20万。你们觉得我值当去置换吗?评论区给我支支招!
你听说了么,2025款博越L要在今晚首秀了么?官方说了,这次叫第四代博越L了,它将开启智能AI平权时代,我猜啊,应该是为了迎合现在AI时代进行的大换代了
根据消息显示,丰田汽车计划到2027年,期望推出多达1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也包含了雷克萨斯品牌的车型。此外,丰田汽车还规划到2027年,将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每年约100万辆,相比2024年的电动车产量提升至大约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