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尾翼多多少少都是在增加汽车的空气阻力。在城市里行驶时,车速没有达到尾翼作用的时速,这时尾翼反而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加上尾翼的存在使得车重增加,油耗的上升不可避免。
既然在赛车运动中尾翼是必须存在的,那么制作尾翼的材质就要越轻越好。所以尾翼的制作材料就需要特别考究。
市面上大部分销售的家用代步车上所能见的运动套件中,尾翼的材质大部分都是硬塑料材质(ABS Plastic)。
ABS Plastic材质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制作成本几乎和门板上的材质没什么区别。其实就是给很多平整的车尾加装了一个装饰品。
第二种是制作工艺比较精细的玻璃纤维尾翼(Fiber glass)。玻璃纤维要比ABS Plastic更加耐用,表面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但是材质的强度不高,很容易因为高速路上弹起的石子而损坏。
另外玻璃纤维的材料很难塑形,尾翼的形状不能够随意地根据需求而转变。
第三种常见的尾翼材料是硅(Sillicon),其材质特点就是可塑性比较高,你可以将硅材料尾翼制作成各种样式。
尾翼的大小一般是根据车辆的极限性能来决定。大马力超跑搭配扰流板是视觉的提升,性能车(图中为宝马M3尾翼)搭配小型尾翼属于画龙点睛,至于家用买菜车还是不要画蛇添足了。
最后是一种大家耳熟名详的材料:碳纤维(CarbonFiber)。碳纤维材料是所有制作材质中最轻的也是强度最大的,同时也是制作成本最贵的。
碳纤维高额的制作成本以及锻造技术的壁垒让这一材质的尾翼一般只能出现在豪华跑车和赛车中。像图中类似这种巨大的全碳纤维扰流器售价高达上万元。
在货车上,尾翼同样也得到了运用。一般货车上的“顶翼”都是为了减小高速行驶时的风阻而达到节油的目的,同时也让高速行驶的货车更加稳定。
也有很多人给自己爱车加装尾翼的动机很是纯粹,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在英语中有一个词叫做“Bluffing”意思是“虚张声势”。
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理解这种给皮卡加装尾翼的行为,先不说是否美观,平常卸货运输隔着一个杆子不别扭么?
不过有趣的是,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老外的脑洞。把尾翼当餐桌倒也是有点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汽车改装毕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文化。每次写试衣间的时候都会感慨国内的各项“禁改令”。汽车文化是把玩儿出来的,就好比一本书,买回家不看一样是废纸一沓。
编辑点评:其实一句话,要想车子改装的好看,回头率高,首先车的底子要够档次。这就好比,颜值高的人穿任何衣服都很顺眼。而作为“买菜车”的就不要妄想加个大尾翼或者大轮圈包围就堪比超跑了,最后成为东施效颦,哗众取宠。
AION RT车顶中央搭载瞭望塔式激光雷达,为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配合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为高阶智驾提供硬件支持。它有水晶紫、月华米、夜影黑、极地白、全息银、日冕红、海萤灰7种颜色可选。
对于那些正在物色豪华SUV,既需要满足日常通勤的便利性,又要兼顾家庭出游需求的消费者而言,凯迪拉克XT5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建议亲自去体验一番。
上汽名爵纯电SUV MG ES5上市,指导价11.69万元-14.69万元。MG ES5比亚迪元PLUS大。新车搭载后驱+五连杆,提供3种续航,搭配赛车级弯道动态控制系统。
根据奥迪媒体中心数据显示,奥迪集团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为463亿欧元,营业利润为21亿欧元,净现金流为38亿欧元。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就暴跌91%至1.06亿欧元;其公司将主要原因归咎于“奥迪布鲁塞尔工厂重组产生的重组费用”。
日前通用汽车官方表示,自2016年底推出雪佛兰Bolt纯电动车型以来,已在美国市场销售了30多万辆纯电动车型。截止目前通用汽车也已在海外市场布局了,凯迪拉克Lyriq、Blazer EV、Equinox EV、Silverado EV、GMC Sierra EV以及悍马EV等多款纯电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