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广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动工
3月2日,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HTWO广州”正式动工。该基地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占地20.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届时将建成为包含氢燃料电池堆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内的综合型基地。
“HTWO广州”由现代汽车集团100%持股,预计到2030年总投资将达到85亿元人民币(含工厂运营费用)。规划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将视中国市场和政策需求适时扩大生产供应能力。未来,除了推广氢燃料电池车之外,现代汽车集团还计划持续扩大其他领域的氢能应用示范运营。
“HTWO广州”中“HTWO”源自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意指氢的分子式“H2”,同时也代表着氢燃料电池业务的两大基本出发点——“氢能(Hydrogen)”和“人类(Humanity)”。“HTWO广州”不仅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
2019年12月,现代汽车与广东省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MOU)。2021年初,双方签约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如今,“HTWO广州”正式开工建设,意味着现代汽车“2025战略”三大业务支柱之一的氢能解决方案,正式在中国市场落地。
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表示:“‘HTWO广州’的破土动工对现代汽车集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汽车集团将以此为起点,充分利用集团在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商业化能力和专业优势,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积极携手,打造创新清洁移动出行方案。在中韩两国的合作和支持下,我们将充分利用协同效应,积极构建氢能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移动出行,为人类创造清洁环境。”
以此次成立HTWO广州为契机,现代汽车集团将通过推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等产品,率先布局中国氢能市场。同时,未来现代汽车集团将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协同合作,向汽车、发电机、船舶、火车等行业拓展供应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现代 Nexo(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现代汽车集团已于2020年和长三角、京津冀两个中国氢能示范地区的国内合作伙伴,就氢燃料电池技术达成深度合作意向。预计截至2025年,现代汽车集团将携手国内合作企业,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普及推广氢燃料电池卡车3,000辆和1,000辆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运营。
现代汽车集团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随后又推出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和氢燃料电池大巴等。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长期氢能及氢燃料电池车发展蓝图“FCEV 2030愿景”,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将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年产能提升至70万套。
▼提升产能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或将扩建
日前,爱卡汽车获悉,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官网挂出一则土地出让公告,信息显示该地块总占地面积461,142.40平方米,位于自贸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准入产业类型为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投资强度不低于14,925元/每平方米。我们发现,该地块邻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所以根据公告信息推断,这片地极大概率将被用于特斯拉工厂扩建。
2020年,特斯拉全球总交付量高达49.95万辆。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特斯拉Model 3单月销量高达23,804辆,全年销量为137,459辆,获得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据我们从北京特斯拉销售门店了解到的消息,目前Model Y的订单现已排到6、7月份。此次特斯拉疑似再度出手,拿下新土地使用权,或将进一步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特斯拉 Model 3(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特斯拉预计接下来的几年中,车辆交付的年均增长率会达到50%。当前,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现已达25万辆每年,特斯拉方面此前曾表示,计划将其增加至45万辆每年。另外,特斯拉近期开始将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运往欧洲以及亚太地区多国,以补充弗里蒙特工厂在这些市场的产能。同时,特斯拉计划在今年将Model 3在中国的产量提升到每周5000辆以上。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近期,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这或许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对特斯拉来说是重要契机,进一步提升产能迫在眉睫。
▼smart国产工厂落户西安 新车或2022亮相
日前,爱卡汽车从相关渠道获悉,smart品牌计划今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车展发布全新概念车,其国产工厂的选址也被曝光,将落户陕西西安。
相关信息显示,2017年底,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于西安正式开工,一期总投资200亿元,年产能30万辆整车,年产值达400亿元,建设周期为2017年至2020年。该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为纯电动SUV车型,新车有望于2022年正式亮相。
据透露,新车内部代号为HX11,将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的小型车分支平台打造,车长超过4米,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smart车型。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一台后置电动机,最大功率200kW(268.2马力),电池容量将超过70kWh,NEDC续航里程超500km。
2019年3月28日,吉利集团正式与戴姆勒集团在杭州总部进行签约,吉利和戴姆勒正式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根据此前吉利与戴姆勒达成的协议,新车将主要由梅赛德斯-奔驰负责设计工作,吉利则负责生产与研发。同时按照规划,未来的新车均将转移至中国生产,并将首先引入欧洲销售。
▼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启动 总投资230亿
近日,爱卡汽车获悉,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举行。据了解,奇瑞汽车青岛基地计划总投资230亿元,主要包括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出口KD,以及相关配套零部件、物流项目,整个基地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
其中,奇瑞青岛乘用车项目率先启动,计划投资130亿元,主要生产瑞虎9X平台系列乘用车,可年产整车30万辆,达产后实现年产值380亿元以上,年纳税12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基地的正式开工意味着,持续两年之久的奇瑞“混改”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新进展。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9月,奇瑞集团和奇瑞汽车增资扩股项目正式挂牌。根据公告,奇瑞控股、奇瑞股份新增投资方需为同一投资方,增资与股权转让完成后,该新投资方将成为奇瑞控股、奇瑞股份第一大股东,最终,青岛以“黑马”身份胜出,以资本导入产业落地,成为奇瑞控股、奇瑞股份第一大股东。奇瑞方表示,虽然在青岛建厂存在混改后大股东相关战略布局的建议,但更多还是因为青岛汽车产业布局、中国北方汽车市场,以及青岛在港口方面的优势,可以更近一步推进奇瑞汽车海外出口这一重要业务。
数据显示,在奇瑞落户之前,青岛已经有4家整车企业,零部件配套企业超过170家。去年青岛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900亿元的本地产值,今年目标为1000亿元,种种条件对于包括奇瑞在内的整车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至于未来奇瑞将借助青岛重塑一个怎样的汽车产业版图,一切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岚图汽车宣布:全新梦想家×华为乾崑智驾智能家族全员登场,开启MPV高阶智驾新时代。新车将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泊车代驾VPD和全向防碰撞系统。
传祺E8 PRO+ 2月14日上市!现在E8 PHEV系列有MAX、MAX+和龙腾版本,现在又出了一个PRO版。很好理解,看名字也能懂了,PRO+应该就是MAX+的低配或者说减配版,配置少一点,价格低一点,销售说可能就买21万左右。
长安UNI-Z新能源上新了!UNI-Z新能源战舰版官方售价12.49万元,和老款超越型一样。即日起至2月28日购车可享限时现金优惠1.5万,惠后价格10.99万;叠加置换补贴(国补+长安补贴)最低只要8.49万。新车外观、内饰没变化,搭载长安新蓝鲸混动系统+“金钟罩”电池,拥有插混和增程2种动力模式,CLTC工况纯电续航125km。
捷途新山海L9真的要上市了!从谍照看,其配备了零重力座椅(带10点按摩)、270°女王副驾、电子怀挡,并支持2.2kW车内放电和6.6kW外放电功能。
日前海外媒体再次曝光了梅赛德斯-AMG全新CLE 63车型最新消息,新车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前首发亮相,并计划将于2026年上市开售。同时新车也有望在2026年,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并将成为品牌旗下“最廉价”的V8系列车型;参考AMG CLE 53车型售价,63系列车型起售价或将保持在100万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