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汽车文化 原创]
在去年底的意大利米兰摩托车展EICMA上,杜卡迪除了发布重磅车型Streetfighter外,还发布了Panigale超级跑车系列的推新计划,Panigale V2将会取代现款Panigale 959,而2020款的Panigale V4全系也会得到多项升级。就在上周末,新款的Panigale V4终于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布。
往期内容回顾:杜卡迪多款新车亮相EICMA米兰摩托车展
2020款Panigale V4相较于老款车型在外观造型、车架刚性、电控配置方面进行了多项优化。最显著的就是顶级赛车Panigale V4 R上的WSBK风格空气动力套件将下放至V4全系车型。车头部位的定风翼在高速行驶最多可产生30kg下压力,鲨鱼鳍式的散热孔也出现在侧边板上,增强液冷、油冷的散热效果。
此次2020款Panigale V4上市发布会在珠海国际赛车场进行,与2020年度DCPC杜卡迪超级杯揭幕战一同举办。2020赛季15位中国非职业车手在专业的赛队,教练的支持下,将在比赛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新款Panigale V4在性能更强悍的基础上,同样是一台更易驾控的摩托车,不论是职业还是非职业车手,都可以获得优秀体验。杜卡迪中国总经理Fabrizio Cazzoli致辞,并揭幕售价。
2020款杜卡迪Panigale V4建议零售价 | |
Panigale V4 | 23.8万元 |
Panigale V4 S | 29.8万元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两个版本的Panigale V4采用了相同的车架、发动机以及电控系统。普通版V4使用了来自Showa的43mm倒置前叉,Sachs后减震器,以及铸造铝合金车轮。
高配S版车型升级了Ohlins的前后减震器,Marchesini出品的锻造铝合金轮圈。同时采用锂电瓶,竞赛风格手把组件。上路整备质量仅为195kg,相较于普版车型减轻了3kg。
除了标配空气动力学套件外,新款Panigale V4还对前车架刚度进行了调整,保证车辆在极端倾斜角度下可以为前轮提供更好的“路感”。加上电控系统的升级,2020款Panigale V4在罗马的瓦勒伦加赛道的实测圈速相较于老款车型有显著提升,业余爱好者圈速可提升1.3s,而杜卡迪官方试车手Michele Pirro提升0.4s。新款V4真正做到了更快更强的同时更易于驾驭。
此次全新升级的杜卡迪牵引力控制系统(DTC EVO 2)具备“预测性”控制策略,介入过程更加平顺。针对赛道使用的光头胎和雨胎,它分别具备6段和2段可调节介入程度。杜卡迪一直将电控辅助系统视为提升赛道成绩的工具,而非简单满足道路安全驾驶需求。这也让杜卡迪的电控系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在赛道上开启,并且真正好用的辅助系统。
Panigale V4还搭载了杜卡迪双向快速换挡系统DQS EVO 2,可以缩短换挡时间,让发动机转速始终保持10,000rpm以上,获得更好的动力输出。1103cc的90度夹角V型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7.5kW(214马力), 最大扭矩为124Nm。为了在日常行驶时获得更好的热舒适性,它还配备了后侧汽缸启停技术。
编辑点评:2020款杜卡迪Panigale V4将于7月底正式抵达全国各地经销商处并开启销售,新款车型略微上浮的售价换来了帅气的空气动力套件,绝对要比此前的用户自己改装GP赛车风格定风翼的成本更低,而且原厂部件是真正经过实验论证的,能够获得可观下压力。另外,作为杜卡迪车迷的我也非常期待着,在去年ECIMA上亮相的Panigale V2以及Streetfighter V4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精彩内容回顾: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