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铃木启悦PRO
新车点评:铃木启悦PRO版在外观上变动较大,同时在配置上也进行了升级,新车上市后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对提高启悦的市场竞争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外观方面,启悦PRO前脸进行了较大改动,采用了大嘴造型,使前脸上部格栅与下部保险杠融为一体,并且保险杠两侧还增加了装饰灯。尾部方面,启悦PRO有了细微变化,后保险杠造型更加立体,尾灯则采用细长条设计。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45/1730/1475mm,轴距为2650mm。
内饰方面,新车整体设计延续现款车型,安全配置方面,新车搭载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6安全气囊、ESP等。舒适型配置方面,新车搭载拨片换挡、电动天窗、定速巡航、后遮阳帘、CarLife手机互联、高清倒车影像、蓝牙功能等。
动力方面,新车继续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0kW(122Ps),传动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华泰圣达菲7
新车点评:与众多中国品牌相比,华泰汽车的活跃度显然不够,销量也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这其中与产品线单一有直接关系。圣达菲7定位紧凑级SUV,期待上市后能给华泰带来一个不错的市场反馈。
外观方面,圣达菲7前格栅进气口尺寸较大,使得前脸看起来非常霸气。大灯造型采用了矩形设计,并与前格栅采用一体化布局。前雾灯区域的设计比较动感,并且集成了LED日行灯。尾部方面,新车整体设计比较简洁,尾灯造型比较霸气,并且采用了大面积镀铬装饰。
内饰方面,圣达菲7在沿用宝利格中控造型的同时,对中控配色及部分细节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四辐式方向盘与更名前的圣达菲Plus相比取消了多功能按键,整体黑色的中控台结合银色镀铬装饰,使整体内饰风格看上去更为简洁。配置方面,圣达菲7高配车型配有10英寸显示屏、导航、全景天窗、8向电动调节皮质座椅、定速巡航、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胎压监测、自动空调等。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5T和2.0L发动机,其中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00kW(136Ps),峰值扭矩177Nm;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149Ps),峰值扭矩210Nm,传动方面均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
北汽幻速S7
新车点评:北汽幻速S7作为“S家族”的新旗舰车型,实用的空间和充足的动力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定价合理,分得一部分市场份额问题不大,具体表现如何,上市之后我们再见分晓。
外观方面,幻速S7依旧采用家族式X型前脸设计,配合纺锤式进气格栅和黑色回旋镖形前雾灯装饰框,整体前脸更显高昂挺拔。新车定位为中型7座SUV,上市后将与东风风光580以及众泰大迈X7等车型竞争。
从车身侧面来看,新车腰线微微上扬,离地间隙较大,预计路面通过率会很高。新车配备了一款个性十足的旋风式双色轮圈,前后保险杠下方都加入了银色下护板设计。尺寸方面,幻速S7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800*1850*1760mm(低配车型带行李架1770mm,高配车型带行李架1800mm),轴距2780mm,大空间是其特点。同时,根据不同配置,新车还将配备不同尺寸的天窗。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幻速家族式的设计风格,深棕/浅棕色的双色搭配提升了整体质感。中控台大面积的使用了软性材料进行包裹,搭配镀铬装饰条。此外,新车还配备一块独立的液晶显示屏,方向盘采用平底式设计,使新车内饰看上去运动感十足。
动力方面,幻速S7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150Ps),峰值扭矩220Nm,传动匹配6速手动和8速自动变速箱。
全文总结:此次成都车展的首发车型盘点就到此结束了,相信有惊喜的同时也有诸多遗憾,确实,很多此前传言的多款重量级车型此次并没有如期出现,例如量产版丰田凯美瑞、马自达全新CX-5等,不过没有关系,11月开幕的2017广州车展很快就会到来,相信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