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汽车视觉 原创]
在汽车发展的百年历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改进与创新,从而推动着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汽车设计,它们曾经风靡一时,之后却因为行车安全、技术升级等原因逐渐被取代,如今回头看看,这些设计仍旧有着迷人的魅力。
翻转式车灯
说起曾经被奉为经典的汽车设计,首先跳入脑海的就是翻转式车灯,这绝对是经典设计,没有之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头文字D》中的AE86以及马自达RX7,车头上两盏翻动闪烁的“大眼睛”配上方方正正的车身造型,成为了当时非常流行的设计,备受人们的青睐,如今满满的都是情怀。
看过《头文字D》的朋友,对拓海在秋名山公路上漂移时开着的AE86一定不陌生,而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AE86那双可以“弹出”的大眼睛。
而早在1935年纽约车展上,Gordon Buehrig和他的造型团队就开发出了第一款隐藏式车灯,并搭载在Cord Model 810上,这也算是翻转式车灯的起源。
随后,翻转式车灯便受到了广大汽车设计师的喜爱,法拉利、保时捷、路特斯等厂商纷纷在自家车型上采用了这一设计。
翻转式车灯虽然好看,但需要专门的灯座以及充足的空间,技术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翻转式车灯的造型边缘较为尖锐,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伤害程度远大于其他造型的车灯,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所以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让各大厂商纷纷放弃了这种看上去很可爱的车灯设计。
再加上这种设计会大大增加机械故障,试想一下,如果在夜间驾驶时,由于机械故障大灯不能翻出来,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所以众多厂商逐渐抛弃了这一设计。
火箭式车尾
相信很多人看见美式老车都会觉得其设计极其夸张,尤其1950年左右,传奇设计师哈利·厄尔设计的车型,都使用了火箭一般的车尾。(如果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请点击:设计师档案(2)汽车设计之父 哈利·厄尔)
二战结束后,航空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哈利·厄尔开始从各种战斗机上获取灵感。1948年诞生的凯迪拉克Sedanet,它那风靡一时的火箭式车尾的设计灵感就来自洛克希德Lockheed P-38闪电战斗机。
二战后,刚从战火废墟中站起来的欧洲由于资源匮乏,百废待兴,因此工业设计以实用主义为原则,而美国则成为了世界上最强、最富裕的国家。因此在美国市场,产品设计的目的早已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变成“刺激消费的艺术化设计”, 整体社会充斥着拜金和浮夸的风气,而汽车做为奢侈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彰显个人财富的最佳方式,于是乎,夸张而又酷炫的火箭式车尾应运而生。
火箭式车尾的出现,不仅对美国的汽车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引导了全球范围的汽车设计潮流,例如第三代奔驰S级轿车、菲亚特1800、宝沃 P100、标致404等欧洲车型都采用过这一设计元素。
至于它消失原因也很简单,宽大的车身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设计看起来很酷炫甚至有点像飞机,但实际上严重违反了空气动力学。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这样华而不实的夸张造型设计被淘汰也是必然。
宽大的尾翼严重违背了空气动力学,这样华而不实的设计被淘汰也是必然。但是现在看来绝对值得收藏,毕竟它是美式肌肉车的起源之一,也代表了一个时代。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
领克 10 EM-P用的是法雷奥双模组大灯,照射距离412米,据说是能横贯4个足球场。车长50505mm、轴距3005mm,运动套件有前唇、侧裙、小尾翼,还有全新后保扩散器。配上天云米、鎏光金珠光车色,听球叔说,你们感受不出它的美,来辛苦后期老师,咱上点空镜。
继保时捷推出纯电版Macan车型后,其市场销量可谓是迎来“滑铁卢式”下降,好在品牌也悬崖勒马,再次重视起燃油车了,但卡宴电动车那也是没有落下,目前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而且据说年底就要首次亮相了,这可太让人期待了。
1号理想汽车公布了6月销量,交付新车36,279辆。有那眼疾手快的,都给算出来了,环比下降11%,同比下滑了24%。额,这个成绩吧,我只能说四个字:情有可原。不是理想不行了,是对手太多竞争压力太大了,老话说了:狼多肉少,僧多粥烯。
奔驰这次真的是给你来个双重“暴击”,不但下半年要进行改款,国产车型还在工信部还重新申报了2.0T发动机!被割了这么多年的奔驰C级车主不得“哭晕在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