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转型眼望“速腾”
大众正在有意识地摆脱满大街跑的捷达所带来的“过时”形象。毕竟,领跑中国市场几十年之后,大众在2005年已经开始被竞争对手超越。在中国市场步入转型期的大众,期望能够尽快转身,实现“速腾”。
据一汽-大众的人士称,速腾是一款令其公司上下和经销商非常兴奋的车型。难怪速腾一上来,就拿自己和宝马3系进行对比,以彰显自己的高性能。事实上,速腾瞄准的竞争对手还是中高档轿车市场领军者:雅阁和马自达6等。
以德国血统和6挡变速箱等高性能配置为卖点,速腾在定价方面极有可能向中高档车靠拢。有消息称,速腾最高配置车型的定价将超过23万元。一汽-大众刻意展示速腾的激光焊接技术,无非是要借此树立起“德系高性能车”的形象。
速腾传递出的信息是:大众将转身向上。这正是大众基于自身特点做出的选择,大众一向以模块化进口零部件的方式来组装新车,导致在中国生产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在规模优势被拉平之后,大众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劣势更加暴露无遗。
虽然在“奥林匹克计划”中,大众立下了削减成本40%的目标,但短期内要实现这个目标无疑是困难重重。大众自然不能等待把成本降下来之后再去抢夺市场,为此,眼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靠高性能去获取高价格,再通过高价格去化解高成本的劣势。
但是,大众能将“高性能车=高价格”这个等式做平吗?或许,这本身就是大众转型的一次冒险。
记者观察 2.0L将改变车市“力学”结构
国产佳美的新名字叫凯美瑞,未谋其面,广州丰田执行副总袁仲荣已经把打击目标扩展到“上至宝马5,下到所有2.0L级别车型”,他同时扬言:“2006年车市很可能会被2.0L所左右。”
首批准备推出的凯美瑞将是2.0L和2.4L两款车,袁仲荣说,即使保证投产后凯美瑞能达到70%的国产化率,即使压低日方进口设备的价格,广州丰田在生产和销售成本上仍无法和已经形成规模的对手相比,甚至包括兄弟广州本田,广本的国产化已经达到80%~90%以上。
“我们不能和广本比,人家一年的销售收入是200多个亿,而我们还在向银行借钱。”袁仲荣说。丰田在第一批22亿元的投资额到位后,第二期还将新增17亿元,收回投资的期限长短决定于凯美瑞的利润率和生产量。因此,凯美瑞只能先喊高价。
去年打了一年的中级车价格战,对于今年新进入的凯美瑞极为不利。而中级车市场也呈现竞争不断升温,品牌差异缩小的现象。
至于细分到2.0L级别市场,根据中汽协会的产销数据,2.0L到2.5L轿车的销量在大盘中的份额不高,2005年全年大致在12%左右。但是如果以品牌看,情况就会不同:
全年销量排名前15位的厂家中,11个都主攻2.0L车型。合资品牌在2005年销量排前六位的大众、通用、现代、本田、日产和丰田都以2.0L中级车为主力。
雅阁仅靠2.0L一款车就卖过了3.7万辆;帕萨特B5销售几乎突破了7万辆,由于老款帕萨特2.0L仍有需求,上海大众甚至考虑要恢复部分2.0L老款车的生产;北京现代新车御翔销量明显不如索纳塔,索纳塔去年卖过4.5万辆,差不多都是2.0L,北京现代现在又要抓紧推出2.0L的御翔。此外,天籁去年的6万辆、丰田锐志的1.3万辆中,2.0L也都担当着主力先锋。2005年2.0L到3.0L的轿车市场份额比2004年增加了近30%。
中级车比豪华车市场的品牌忠诚度差,又不像经济型车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于是,一边是膨胀的市场空间,另一边是增加的竞争品牌,中级车市场从发家致富的良田变为激烈拼杀的屠场。
5月份凯美瑞新车高价这步棋走出去后,广州丰田很可能会再排出几款车型来保证销量,拉开价差。这种方式极有可能导致与豪华车低端产品的擦火。正如2004年天籁和奥迪A4低端产品的不可思议的一仗。
看花眼的消费者制造着一波又一波中级车的消费潮,新品牌也准备好出演更多的份额争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