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试驾 导购 消费报告 产品服务 视频XTV 社区  
[新车发布] [编辑有话] [价格信息] [行业动态] [各地车展] [赛事报道]
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
 
[疑问] 速腾为什么要..汽车侧撞国标7月起实..自主品牌亟需锤炼“软..
新消费税即将施行 起..骏捷上市即成赛车美系品牌中耀眼明星 ..
自主品牌亟需锤炼“软实力”
【爱卡汽车网】 2006-03-31 14:54:28 出处:Dong,爱卡汽车网 责任编辑:dong

    洛桑商学院曾经发表了一份关于世界各国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化企业生命力平均为50-60年,现代欧美企业的生命周期为16-18年,而中国企业生命周期为3年左右。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企业的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能力,也就是企业的“软实力”。

    其实,“软实力”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大到国家政治、军事,小到社会、企业、个人,均能适用。如果在企业层面做一个横切面加以观察,我们会清楚看到,设备、厂房、资本、人员、盈利等被比作企业的硬实力,管理架构、研发创新、文化理念、品牌形象等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后者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和生命力的持续性。
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来说,现在是一个可以、也是需要策马狂奔的时代,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大干快上的急迫心态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最主要的症结就是求规模而不计算效益,浩大的投入能换来的仅仅是“死”的器物,却不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究其根底,没有软实力的同步发展。

    汽车行业如今成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行业,“自主创新”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于是众多自主汽车品牌就在这样的群情激越中拔足远行。同样,我们需要善意地提醒,“自主”固然是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但并不是做事方式和走路姿势的细则,“创新”才是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最需要锤炼的还是企业的“软实力”。

    以中国汽车研发为例,过去,面对国际汽车巨头,曾经有过畏难如山的情绪,耐得住寂寞20年,就曾是某种程度的“实话”。今天,自主品牌开始用不同的方式来攀登这座高峰:有从模仿入手的,有与境外设计公司合作的,也有自身不断探索积累的。

    值得关注的是,上汽汽车的国际化道路令人耳目一新:过去多年在与国际汽车巨头合作中积累的全面深厚储备,加上吸纳的100多名原MG ROVER公司的核心专家团队,再加上此前花6700万英镑购得罗孚25、75两个车型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如此一来,迅速直抵研发软实力的核心,不能不说是厚积薄发的妙手;此外,投资达18亿的上汽工程研究院业已奠基,今年预期在英国成立规模达500人的大型海外研发中心,更证明了上汽汽车的深谋远虑之下,对软实力的无比重视。

    只有软实力的同步成长,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数量到质量,从能力到竞争力,才能做到健康有序。可是,如今有的企业虽然不再畏难如山,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试图以大投入决胜,绕过软实力的培养过程。这实在是令人担忧的,就像是地基不牢靠的摩天大厦,盖得越高越危险。

    《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叹息的对象,就是那些舍本逐末的人。放到今天,也有企业与古人何其相似!为了图一时的热闹,而大事铺张的应景工程,在中国并不少见。只有安身立命的软实力,才能奠定百年基业,而这绝不是金钱能够买来的。

    在自主品牌发展的呼啸声中,我们告别了万马齐喑的一片死寂,接下来的百花齐放中更需要打点精神,愿我们寄托着无尽希望的自主品牌不仅有强大的硬实力,还有强大的软实力,这样才能够茁壮成长。

 上一篇:新消费税即将施行 起亚嘉华保持原售价不变
 下一篇:汽车侧撞国标7月起实施 不达标汽车将被禁售
推荐经销商
·中汽南方
 北京
 010-67886666
·森华佳运
 北京
 010-62950498
·一汽大众骏宝威
 北京
 010-84917171,84917979
·中润发奥迪
 北京
 010-63263377
相关产品文章
数据库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