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消费者进京攫金未果
元旦期间,京城经历了“缓冲期”短暂热闹的亚运村、北方、中联等主要有形汽车市场都异常冷清,许多经销商处只留有一名值班人员,更有不少销售国2标准车型的经销商只在门上留下联系电话,放假休息了。这种情形和前几天车市短暂的“火爆”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中联汽车市场一家福莱尔经销商的值班人员对记者说,由于2005年12月底想看车、想买车的都来过了,实行国3标准后,国2标准的福莱尔车不能在京销售了,所以这几天来我们这里看车的消费者很少,不过,问价的外地消费者相对来说是明显增加了。
果然,记者在夏利、奥拓、富康等经销商处遇到好几拨来看车、问价的外地消费者。河北保定的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他们是听到北京将实行国3标准的消息后前来车市看车的。因为很久以来,北京同类车的价格要比保定便宜几千元,北京禁止销售“国2”车,他们结伴来看看车价是否还会下降。但是,结果令他们有点失望,“国2”车的价格没有进一步下降。
一家夏利的经销商对记者说:“确有一些外地消费者来和我们‘侃价’,但是,不允许在京销售的‘国2’车将会退回厂家或由厂家调拨到外地销售,我们至今没有得到厂家降价销售的信息。”
是是非非话“过渡”
北京提前实施新的国3排放标准,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对此,业内有着基本一致的共识。
但是,记者在对汽车市场的采访过程中,有不少经销商反映,京城此次提前实施新的国3排放标准的工作如果能做得再稳妥一些,再细致一些,就尽善尽美、皆大欢喜了。
对于国3排放标准的实施,大部分经销商都觉得时间太过仓促,认为如果实施新的国3排放标准的过渡期能够再长一些就更好了;一部分经销商反映,提前实施国3标准促进了国2库存车销售,促进了全年销售任务提前完成,未销售完的国2车虽然能返厂或者销往外地,但经销商等待国3车到货还需要一段时间,期间会出现无车可售的“市场真空”现象;以销售国2车型为主的经销商普遍认为,短暂的销售火爆对部分经销商2006年1月份的销售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寅吃卯粮”后的京城部分经销商将面临要么无车可售,要么销量大幅下降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