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SHOW 原创]
在内燃机主导的时代,当国人说到跑车时,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些进口品牌树立起来的经典性能车,上到法拉利、阿斯顿·马丁、保时捷,下到大众、丰田、马自达,无论是大牛、DBS、911,还是EOS、86、MX-5,进口品牌在用性能标榜技术的同时也拉开了和自主品牌的差距,这样的差距让进口品牌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高产品溢价的同时,也让国人对进口品牌甚至合资品牌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迷信。当然,自主品牌也曾想挤进这个赛道,然而在发动机和底盘调校方面的差距让自主品牌的多次尝试都以折戟告终。
这样的境遇在新能源时代获得转机。新能源赛道的开启让燃油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之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那些曾经叱咤街头的燃油高性能车。跑车这个细分赛道同样也在迎接电动化的洗礼,过去需要各种技术加持才能挤进的4秒俱乐部,在新能源时代仿佛变得唾手可得。消费者在花费更低价格就能获得高性能车的同时,自主品牌似乎也迎来了圆梦时刻。那么问题来了,在新能源渗透率已超30%的今天,新能源跑车能否成为一个全新赛道,并成为各大车企的利润增长点?中国的跑车梦能否在电动化时代GT一下?本期《爱卡独角SHOW》我们来聊一聊。
自主品牌的试水之作
自主品牌涉足跑车细分市场的第一阶段大多集中在千禧年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虽然国内的汽车工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底蕴方面都无法和国外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工业相提并论,但这并不阻碍自主品牌孕育属于中国的跑车梦。期间诞生了包括吉利美人豹、吉利中国龙、比亚迪S8、奇瑞M14和中华酷宝在内的多款跑车。
· 吉利美人豹
“中国第一辆跑车”的名号是由吉利在2001年喊出来的。2001年的上海车展上,吉利带来了号称“中国第一跑车”的吉利美人豹,两年后的2003年,吉利美人豹正式上市,当时9.99万元的起售价帮助不少国人实现了“跑车梦”。吉利美人豹的外观据说是由意大利设计公司操刀设计,但前前后后都能看到诸多模仿的影子。
然而,它更像是个“样子货”。搭载一台排量为1.3L、最大功率为86马力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这个数据就算放在当时也并不出众,何况它还是一款跑车。对此,很多人对它嗤之以鼻,甚至对它“跑车”的定位产生质疑。这也不难理解,对于这台有着大量模仿痕迹的“中国第一辆跑车”,零百加速跑到12s开外的成绩着实不及当时人们心中跑车的标准。记得当时有个段子,说当你开着美人豹在高速上,一辆捷达把你超了,这时想追吧肯定追不上,不追吧开的还是一台跑车,可见当时美人豹在消费者眼里尴尬的局面,这直接导致了这款车型的销量不及预期。就算这样,不得不说这是吉利的一次大胆创新,同样也是民族产业走向世界的一次萌芽。
· 吉利中国龙
美人豹的失利并没有打消吉利的跑车梦。2009年,吉利又推出了中国龙,相比美人豹,中国龙的设计中加入了更多中国元素,这让它别具特色的同时也让它成为了第一款走出国门的自主品牌跑车,并参加了全球著名的法兰克福车展和底特律车展。然而,它并没有彻底脱胎换骨,车身结构和底盘仍然来自美人豹,这也使得它的性能依然平淡无奇,最终因为销量不好,没过多久就停产了。
· 比亚迪S8
同样是在2009年,比亚迪推出中国首款硬顶敞篷跑车。在亮相之初被命名为F8,后来更名为S8。这是比亚迪当时的高端化战略产品,售价为16.58-20.68万元。作为一款硬顶敞篷跑车,S8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搭载的自动开合硬顶敞篷,这项技术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敞篷开合均采用电子控制、液压助力完成,在25s内便能完成开合过程。动力方面,比亚迪S8搭载一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3kW,峰值扭矩186Nm,匹配5挡手动或CVT无极变速箱。尽管比亚迪S8开创了国内硬顶敞篷跑车的先河,但20万的售价以当时比亚迪的品牌力来讲注定不会有多么亮眼的市场表现。
· 奇瑞M14
奇瑞M14是奇瑞与意大利宾尼法利亚公司合作开发的一款硬顶跑车。承担M14设计的是时仍宾尼法利亚首席设计师的Mr. Catia,他曾担主导玛莎拉蒂的车型设计。动力方面,M14原计划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4kW,峰值扭矩290Nm,这样的动力在当时来看非常具有竞争力。在2009年,奇瑞先后推出了至少三批M14测试车,每批测试车有五台左右,独立完成了一系列的路试,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这款车型终究没有上市。
· 中华酷宝
中华酷宝是华晨汽车研发中心整合了100多名具有开发经验的工程师,研发出的一款轿跑车,代号为M3。这款车型在2007年9月上市,当时的指导价为12.89-16.95万元。不得不说中华酷宝的设计很出彩,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外观是由一家设计法拉利跑车的公司与华晨联合完成,保时捷则提供了底盘的技术支持,而且中华酷宝还是国内首个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且匹配6挡手动变速箱的运动型轿跑。
进入电动化时代,震惊四座的国产神作
千禧年后的第二个十年是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过渡的十年。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受制于发动机技术的发展遭遇瓶颈,燃油车却止步不前。中国的跑车梦在这个十年获得了重新演绎,不少惊世之作的出现扭转了之前单纯模仿、跟随国外豪华品牌产品的尴尬局面。这些惊世之作包括蔚来EP9、前途K50、红旗S9、广汽埃安Hyper SSR和仰望U9。
· 蔚来EP9
蔚来EP9绝对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赛道跑车。2016年11月,蔚来EP9在伦敦首发,共有6辆,分别赠与蔚来的6位投资人。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款跑车不能上路行驶,只能在赛道中驰骋。EP9搭载了4台高性能电动机以及4个独立变速箱,最大输出功率1000kW,0-200km/h仅需7.1s。当时,蔚来EP9刷新了多条赛道记录,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纽伯格林北环。
· 前途K50
K50是长城华冠旗下首款电动车型,最初亮相于2016年北京车展。长城华冠是一家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及整车开发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其类似超跑的车身设计,一经亮相便备受关注。前途K50定位为纯电动双门跑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和碳纤维材料打造而成,采用前后双电机设计,最大功率435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为4.6秒,工信部续航里程为380km。2018年,前途K50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75.13万元,补贴后售价为68.68万元。
· 红旗S9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红旗正式发布了旗下的概念超级跑车S9。2021年上海车展上,红旗S9量产本正式亮相。红旗S9的设计十分前卫夸张,车身运用了大量的超轻碳纤维材质。车门采用剪刀门设计,动感十足。新车还搭载了大尺寸扰流槽、大尺寸尾翼及贯穿式出气槽,凸显运动基因。整体来看,量产版S9与概念车相比,前脸设计还是有一定出入,但红旗标志性的贯穿式LOGO得到了保留。红旗S9搭载V8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三电机所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总功率超过1030kW(1400马力),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1.9秒,极速超过400km/h。
· 广汽埃安Hyper SSR
2022年,广汽埃安发布了号称“中国第一超跑”的Hyper SSR,并公布了128.6万元和168.6万元的预售价。预计这款“中国第一超跑”将在2023年10月开始量产交付。Hyper SSR采用了双门双座硬顶造型,整体呈简约的流线设计,这能够为它有效降低风阻系数。动力部分,Hyper SSR采用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1225马力,最大扭矩12000Nm,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1.9秒。
· 仰望U9
今年4月,在比亚迪云辇技术的发布会上,搭载云辇-X车身控制系统的U9以原地弹跳登场彻底震惊四座。作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推出的百万级跑车,U9采用了“时空之门”设计语言,星空大灯设计灵感源自外太空,并配备蝴蝶门开启方式。整车外观既保留了经典超跑的设计元素,又增添了未来电动超跑的整体感。U9搭载易四方平台技术,提供四轮四电机,0-100km/h加速达到2秒级,并配备刀片电池。U9的亮相开创了自主品牌技术为先的跑车之路。
自主品牌要把跑车的价格打下来
随着电动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跑车梦绝不仅限于打造上述高高在上的车型,大量让老百姓能够用更低成本实现跑车梦的产品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这个市场,包括哪吒GT、广汽埃安Hyper GT、奇瑞iCAR GT等。
· 哪吒GT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哪吒汽车正式公布了哪吒GT的官方指导价:17.88-22.68万元。哪吒GT定位为一款双门四座纯电轿跑,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双电机版本车型拥有340kW的最大功率以及620Nm的峰值扭矩,这样的动力让哪吒GT在3.7s即可破百,成功跻身“3秒俱乐部”。仅需22.68万元就能买到“3秒俱乐部”的双门轿跑,这在燃油车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 广汽埃安Hyper GT
上海车展前夕,广汽埃安旗下Hyper GT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21.99-33.99万元。不同于哪吒GT定位双门轿跑,Hyper GT定位中大型四门轿跑。新车基于AEP3.0平台和星灵电子电气架构打造,性能方面虽然不及哪吒GT那样炸裂,但后驱单电机版本最高输出功率250kW,最大扭矩434Nm,0-100km/h加速4.9s。广汽埃安还公布未来将推出双电机版本,相信在双电机的加持下,Hyper GT的性能也将更上一层楼。
· 奇瑞iCAR-GT
同样是在上海车展上,奇瑞汽车正式发布了独立新能源品牌——iCAR品牌。与此同时,还亮相了旗下一款概念跑车——iCAR-GT。iCAR品牌将与奇瑞新能源形成两道独立平行的产品线,主要面向15-40万元主流消费区间。尽管目前并没有公布iCAR-GT的更多信息,但能够看出,未来它将成为市场中又一款拥有极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跑车。
新能源跑车的赛道将会越来越拥挤?
不可否认,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内卷”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将涌向新能源跑车这个细分赛道。毕竟通过新赛道的发掘,造车新势力有可能实现“以小博大”的效果。这样的案例在内燃机主导的时代就有成功的案例。以运动著称的马自达在当年就是通过相对亲民的价格、兼顾空间和燃油经济性等较为突出的产品卖点在全球实现百万的年销量。要知道,在马自达的巅峰时期,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就接近30万辆。
对于造车新势力们来说,能够有机会率先切入新能源跑车这个细分市场,就值得冒险。况且,相比燃油车时代,在新能源时代打造跑车更加容易。新能源车天生的低重心、强扭矩等优势让造车新势力们仅需在普通新能源车基础上稍加改动,便能推出看起来更加运动的跑车车型。智能化的优势又能让电动时代的跑车与传统燃油跑车明显区隔开来。
新能源跑车是发展趋势?还是炒概念?
国内的消费者都有跑车梦不假,但大多数消费者依然抱着“只看不买”的态度,毕竟这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细分市场。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由于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主打个性的车型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主打实用的车型成为消费者更为青睐的选择。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自主品牌不约而同攻向新能源跑车市场也引来了不同的观点。
支持的观点认为,新能源跑车相比燃油跑车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更低的技术门槛,这使得新能源跑车的消费群体更为广泛,车企也能够更加轻松地切入这个全新的赛道。反对的观点则认为,自主品牌推出新能源跑车无非是借用跑车的概念,目的是在博人眼球的同时突出产品的运动感和差异化。不可否认,像广汽埃安Hyper GT这样“家用车叠加双门跑车造型”的结合体在电动时代并不少见,无论是小鹏P7i、蔚来ET7、智己L7等车型都采用了类似轿跑的溜背式线条设计,然而,这样的设计并非为了标榜运动而来,降低风阻系数让这样的设计成为英雄所见略同。因此,新能源的跑车化注定将成为趋势,而推出新能源跑车不仅可以丰富车企的产品矩阵,也能助力品牌向上,提高产品利润率。
全文总结:中国的跑车梦终于在新能源时代即将梦想成真。或许还有人会认为中国的新能源跑车无非是在新能源轿车的基础上换装更大功率的电机,再套上跑车的外壳。不可否认,新能源时代的跑车与轿车的差别不再像燃油车时代那样巨大,这是新能源车的自身特点所造就的。然而,中国车企并不满足于此,像比亚迪云辇智能车身控制技术、广汽埃安AICS智能底盘系统等智能化底盘装备的到来,将新能源跑车的较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未来,相信这也将是一条“内卷”的赛道,与“内卷”一同到来的还有中国跑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