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症结一:技术路线不明确
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间,苹果造车项目先后换了四位负责人,技术路线也在整车、自动驾驶技术之间反复横跳,长期内斗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同时管理层频繁的更迭也造成了大量苹果高薪聘请的人才白白流失。更加不利的是,时至今日,苹果仍在成为独立整车制造商或成为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之间摇摆不定。
根据苹果注册的“可变透光度”全景天窗的技术专利图,驾驶者不仅可以在车内调节全景天幕的透光度,该天窗还可以根据车窗开启的大小和位置自行调整,满足车内通风和采光需求。
苹果造车症结二:强迫症重度患者
从某种程度上讲,苹果对产品一项的高要求也成为了阻碍苹果汽车迅速落地的部分原因。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目前已经完成申报的苹果汽车相关专利,来看看苹果对其汽车产品的严苛的标准。首先,为了保证车辆电池的安全性的续航里程表现,该公司研发了单体电池(Monocell)技术——即所有电芯直接融合到一起,从而消除传统电池组各个电芯之间封装、布线造成的空间浪费。这样一来,在同等空间下,就能提升电池密度,实现更大的续航。此外,电池还将使用磷酸铁锂作为电池型号,相比于三元锂,由于不易发热,因此搭载磷酸铁锂车辆更发生热失控、自燃的风险大幅降低。
根据目前披露的设计图,Apple Car将是一辆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内部甚至会取消方向盘和踏板,仅保留一个中控屏幕作为安全冗余,用于紧急状况下的人为驾驶。
另外,苹果还注册了“可变透光度”全景天窗的技术专利,驾驶者可以在车内调节全景天幕的透光度。根据目前披露的设计图,Apple Car将是一辆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内部甚至会取消方向盘和踏板,仅保留一个中控屏幕作为安全冗余,用于紧急状况下的人为驾驶。这样的超前设计,即使是目前头部的车企实现量产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至于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经验、一向重度依靠供应商制造硬件的苹果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2021年曾传出消息苹果要与现代共享E-GMP纯电平台造车,随后路透社又曝出苹果将向现代旗下品牌起亚注资36亿美元用于生产电动车,但这些消息不久都被现代集团单方面矢口否认了。
苹果造车症结三:供应商危机
说到代工厂,可以说是苹果造车路上的又一障碍。从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到大众、丰田,苹果与这些巨头的合作计划基本都上演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标准剧情。时间最近的一次传言是苹果要与现代共享E-GMP纯电平台造车,随后路透社又曝出苹果将向现代旗下品牌起亚注资36亿美元用于生产电动车,但这些消息不久都被现代集团单方面矢口否认了。
归其原因,主要还是苹果总想套用自己在电子产品中的成功经验——即合作方唯一的利润来源是代工费,从芯片设计、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内的核心技术则全部由苹果自己掌握,合作方只能参与联合开发,却没有共享技术的资格。对于苹果有意图合作的厂商来说,这样的合作模式显然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在缺芯、疫情等综合影响下的现在,各主流车厂自身产能尚不能完全满足新车交付需求,又怎么可能单独为苹果腾出产能搞代工、以降低自身品牌形象的代价获取微薄的代工利润呢?
为了拿下苹果汽车的订单,富士康在2021年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并一口气发布了中型SUV Model C、中大型轿车Model E及电动大巴Model T,不过,这番对苹果的“疯狂暗示”并未得到期待中的回应。
至于此前的“老伙伴”——以富士康和立讯精密为首的老牌代工企业,尽管可以满足苹果所提出了北美建厂、输出产品设计等一系列苛刻条件,但由于这些企业在造车方面都是刚刚起步的行业新人,并不能补齐苹果在整车制造方面的短板,因此很难获得苹果的垂青。
编辑总结:对于目前的苹果而言,如果解决上述难题并按原计划完成2025量产的既定目标绝非易事。因此,苹果大概率会再次延后造车计划。有业内人士预测,其量产车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028年。但到那时,以特斯拉、“蔚小理”为首的智能电动车生产商和投入巨额资金完成电动化的传统车企还能为苹果留下多少空间,目前还是未知。
另一方面,目前留给苹果的造车路径,大概只剩下两条可选,要么尽快完成研发团队重组,并通过收购现有车企,补齐短板,整合自身在软件、研发方面的优势造车;要么干脆放弃整车制造,转而利用自身技术成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供应商。
由外媒绘制的另一版苹果汽车假想图,抛开过于概念化的外观不谈,图上展示出的球形轮胎、可变透光比的玻璃车顶确实都是苹果在近些年在汽车领域的研发成果。
相比于苹果造车计划的摇摆不定,另一家科技巨头——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路径则要稳健的多,从车载互联、自动驾驶等容易发挥自身“特长”的领域入手,到参与整车研发的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和赛里斯华为智选SF5,再到如今的深度参与研发的问界M5,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多线条发展已经显露雏形。相比于在汽车领域“求胜心切”的苹果,为何华为就可以将规划目标一步步落地呢?答案就在本文下期《同是跨界造车 苹果华为谁能走的更远?》中。
五菱又一辆爆款小车来了!宏光MINIEV四门版售价区间4.48万-5.08万,起售价比两门版(对比车型续航均超200km)贵了4000元;购车可享3000元置换补贴、免费3.5kW充电桩等。新车基于天舆架构-S平台打造,车长较现款马卡龙增加19.2厘米,轴距增加18厘米,CLTC工况续航205km。
奇瑞风云T8上市了!官方售价区间10.39万-15.09万,比预售价便宜了0.6-1万不等;现在购车可享限时红包4000元,惠后售价区间9.99万-14.69万。风云T8搭载奇瑞超能混动C-DM 5.0技术,提供5座、7座可选,馈电油耗低至2.95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000km。
汽油版官方指导价24.98万,柴油版官方指导价26.48万,分别比Hi4-T便宜3.6万、2.1万。新车车高较Hi4-T增加5mm,配备固定式侧踏板。
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将于3月1日上市!经销商销售透露,380TSI四驱R-Line版(顶配)的疑似指导价为26.7万,上市后终端可能会优惠5万。新车基于MQB EVO平台打造,车身、轴距相比探岳分别增加10.3厘米、6厘米,科技、智能配置全面升级。
2月21日,豹5智驾版上市,共4款版型,售价与老款一致,天神智驾版售价分别为23.98万元和25.98万元;激光乾崑智驾版售价分别为28.48万元和32.98万元。豹5智驾版延续非承载式硬派车身,天神智驾版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激光乾崑版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可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还配备AI智能座舱、DMO电驱越野开创平台、云辇-P液压悬架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