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新能源频道 原创]
聊起国内的汽车动力电池厂商,您能说出几个名字?宁德时代、比亚迪,或许还有蜂巢能源,剩下的恐怕就没什么知名度了。在这三家厂商中,宁德时代装机量最大,比亚迪资格最老,而蜂巢能源刚刚成立不到3年,在今年9月刚刚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为何这样一个体量不大的后辈能够与行业龙头相提并论?这与其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是分不开的。
作为市场的后来者,新势力通常比较擅长营销,蜂巢能源也不例外。自去年以来,蜂巢能源俨然已经成为了电池新技术的代言人,“叠片”和“无钴”等新技术都是因为蜂巢能源的宣传而被消费者所了解。在12月2日,蜂巢能源又举办了国内的首个电池日活动。
通常来说,蜂巢能源这类上游供应商的客户都是车企,它们很少主动去向C端的消费者秀技术实力。但是汽车动力电池比较特殊,如果消费者发现一款新车的电池来自不知名厂商,他们就会选择PASS。为了让车企能够放心地来采购电池,蜂巢能源在大规模量产之前就努力树立起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举办电池日活动,也是基于同样的目的。那么在这次的电池日活动上,蜂巢能源带来了什么新技术呢?
在两个多月以前,特斯拉首次举办了电池日活动,发布了全新的4680无极耳电池,带来了新的电池材料和新的生产工艺,这场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是“规模”和“成本”。而在蜂巢能源的电池日上,“安全”是核心,“成本”也被多次提及,此外干电极、硅石墨烯负极展示了蜂巢能源在技术前沿的研究成果。
一、冷蜂方案提升安全性
电池自燃等热失控事故频发,极大动摇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心,安全已经取代续航里程成为了消费者在选购电动汽车时最关心的问题。在此次电池日上,蜂巢能源首次对外发布了热失控系统性解决方案——冷蜂,通过材料、电芯、电池包、监控系统四大层级的技术解决电池系统的热失控问题。
1、无钴材料
无钴电池相比三元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和成本。在安全性方面,以热稳定性为例,无钴电池轻松通过150℃的热箱实验,而三元电池在这样的高温下会起火。在成本方面,钴是一种比较稀有的元素,不断增加的需求和极为有限的储量造成了钴的价格不断上涨。在特斯拉的电池路线当中,无钴材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此次电池日活动上,蜂巢能源正式宣布无钴电池开始接受预定,这也意味着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将进入量产倒计时阶段,它将成为国际上率先实现无钴电池量产的电池企业。据蜂巢透露,其无钴电池产品已经交给特斯拉测试了3个月,有非常好的表现。
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分为E平台和H平台。E平台的电池主要应用在中等里程车型中,电芯循环寿命可达到4000次以上;H平台的电池主要应用于中高端车型,在无模组电池包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800km的续航里程。
2、果冻电池
在电解质材料上,蜂巢能源也进行了创新,研发出一种新型果冻状电解质,它的优点是电导率高、阻燃性好,还具有自愈合的特性。采用无钴正极材料和新型电解质的果冻电池带热温度达到了150℃,在满电(样品)针刺测试中,可实现 “不起火、不冒烟”。
3、热阻隔电池包
在电池包环节,蜂巢能源通过泄压、喷发物控制、降温、报警、隔热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进一步防范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4、蜂云平台
电池的云端监控以及热失控预警是提升电池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在系统监控层级,蜂巢能源开发出了“蜂云平台”,该平台通过对于超9万辆电动汽车的持续监控,分析数据超过16亿条,具备20多项监控项目。 同时,该平台还导入了蜂巢能源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电池内短路预警模型,在电池安全预警的准确率达到90.9%,并可以实现对于内短路提前2个月的预警,充分保障电池系统安全。
二、新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在此次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还介绍了其在电池工艺及制造环节的一系列创新,包括叠片3.0技术、干电极工艺应用、AI与制造的深度结合等,这些创新技术对于动力电池大规模制造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进一步降低,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蜂巢能源的超高速叠片3.0工艺把生产速度从0.45秒/片提升到0.125秒/片,让叠片工艺在生产效率上超越了卷绕工艺,这项技术将在2021年6月投入使用。
同时,蜂巢能源还在积极研发干电极技术,相关的实验室将在2021年1月投入使用。干电极技术不但可以将电池的性能提升5-10%,还可以让生产车间的占地面积减少55%(不再需要占地面积较大的烘箱环节)。另外,蜂巢能源还与西门子等合作伙伴在AI制造方面有多项合作。
蜂巢能源表示,技术的变革将让设备成本降低20%,制造费用降低30.22%,生产工序将从12步减少到6步。
三、无锡118全球锂电创新中心
无锡118全球锂电创新中心是蜂巢能源的研发中心之一,它的名字源于这个研发中心的构成:1个高精度高度自动化的中试基地、1个综合测试分析中心、8大创新实验室。无锡118全球锂电创新中心探索面向未来十年锂电产业相关前沿技术和产品创新,包括全固态电池、胶囊电池、自消气电池、混合正极材料等技术和产品的前期开发。
在电池前沿技术上,蜂巢能源似乎处处与特斯拉对标。特斯拉在电池日上表示要用硅取代石墨作为电池的负极,而蜂巢能源的无锡118全球锂电创新中心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特斯拉的材料是硅纳米线,而蜂巢能源的材料是硅石墨烯。
编辑点评:蜂巢能源的常州工厂刚刚投产几个月,就已经进入了国内装机量前十。随着工厂二三期的陆续完工以及无钴电池等新技术的投产,蜂巢能源还将迎来更快的发展。虽然入场较晚,但是起点高的优势让蜂巢能源有望后来居上,成长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第三极。
精彩内容回顾: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
在探陆刚有雏形那会,合资SUV 的扛把子是汉兰达,那会卖20万以上的都镖着汉兰达比来比去的。东风日产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和方案,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把探路者 Pathfinder 国产化。
之前余总在M7上市时候说了,卖一辆M7要亏2万多元。但余总,您知道我要想置换M8的话,需要多花多少钱吗?我卖车会亏10万,卖M8又得再添 10万,里外里20万。你们觉得我值当去置换吗?评论区给我支支招!
你听说了么,2025款博越L要在今晚首秀了么?官方说了,这次叫第四代博越L了,它将开启智能AI平权时代,我猜啊,应该是为了迎合现在AI时代进行的大换代了
根据消息显示,丰田汽车计划到2027年,期望推出多达1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也包含了雷克萨斯品牌的车型。此外,丰田汽车还规划到2027年,将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每年约100万辆,相比2024年的电动车产量提升至大约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