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 >> 资讯 >> 华晨宝马人事洗牌 中方高管惨遭“清除” |
于2003年成立的“华晨宝马”通过近4年来的历练,在市场中已经得到了不小的成就。去年共销售3系、5系轿车2.2万余辆占宝马在华销售车辆的60%以上,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宝马轿车的身影。但是随着07年华晨宝马CEO、生产、销售等重要职位的人事变化,在这家貌似已经“正常化”和“本土化”的合资企业内部,其实并不那样平静。就在业界依然争论着“话语权”和“代工厂”的时候,可曾有人注意到在华晨宝马这个“合资企业”里,其实已经难觅中方人员的身影了。
一、华晨宝马“洗牌”高管队伍 中方已被“清除出局”
2003年成立的“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可以说完全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无论是双方个持有50%的股份,还是各占三席的董事会架构。虽然那个时候华晨宝马的重要部门依然由宝马方面派出人员,但是中方拥有的三个“高级副总裁”席位依然可以得到“话语权”。只不过当时抱着“学习态度”的华晨汽车,并不在乎是否可以在这个合资企业占据主导,所以华晨宝马所有关键的决策均由宝马来决定。今年3月,吴佩德接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4月戴雷上任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主管销售、营销;5月同样来自德国的柯汉掌管“生产大权”,并任高级副总裁。对于上述高管变化曾唤起了“华晨沦为代工厂的争论”。 然而事情还不止这样简单,原本在华晨宝马占有3个“席位”的中方,截止到目前为止仅剩下主管政府事务的王颖一人,并且该职位的级别也由“高级副总裁”降为“副总裁”。
据华晨宝马内部人士透露:“华晨宝马的核心领导层其实是高级副总裁以上的级别,在目前的组织架构下分管营销、生产、财务等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将直接向CEO吴佩德回报工作,而类似的会议作为主管政府事务的王颖“副总裁”则无法参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大家仍然争论关于“代工厂”和“话语权”的问题时,其实中方早已经被“清除出局”了。
上一篇:2007重庆国际车展之重庆国际车展背景简介 | 下一篇:著名跑车公司保时捷想收购大众汽车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