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波折
事实上,与吉利达成意向协议之前,英国锰铜和它的伦敦黑色出租车在中国门外已经徘徊了5年之久。
早在5年多前,英国锰铜就曾与仰融当政时期的华晨接触。2001年3月,华晨旗下申华控股(600653)孙晓波(时任总经理)与英国锰铜曾签订过在宁波制造伦敦黑色出租车的协议。据英国锰铜高层后来透露,由于华晨方面随后出现财务困难,双方合作被迫终止。
与华晨合作告吹的两年后,在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牵线下,英国锰铜找上了蓝星集团(现为中国化工集团)。2003年1月,蓝星集团中车公司总经理张肃泉和英国锰铜高层组成的考察团在兰州考察了投资汽车制造项目。虽然考察组认为兰州在汽车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但据悉,2004年初蓝星还是与英国锰铜签署了初步协议。
在甘肃方面的支持下,蓝星划了1000多亩地的厂区,号称建立“中国第一流的汽车制造厂”。但始料不及的是,当年下半年在宏观调控的指导下,汽车产业政策突然收紧,蓝星谋划的黑色出租车项目一直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英国锰铜再度铩羽。
“与吉利合作的项目是英国公司主动与吉利联系的,英国公司态度很主动。”知情人如此透露。更确切地说,在与蓝星合作遇阻后,不死心的英国锰铜开始物色其他中国汽车企业。在他们看来,合作伙伴必须拥有一定现成产能、生产条件和销售网络。当然,吉利就在其重点物色之列。
“英国锰铜在英国生产黑色出租车,无疑碰到几个瓶颈。成本是最大的问题,在英国生产成本太高,这制约了它的产量和海外市场的拓展。”银河证券汽车分析员赵胜利表示。
根据公开资料,自1948年黑色出租车诞生至今的58年里,英国锰铜总共仅生产了12万辆出租车,2005年全年,伦敦黑色出租车销量仅为2412辆。
伦敦黑色出租车虽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出租车品牌之一,但目前其市场主要在英国国内,整个亚洲市场也只有泰国一个CKD组装厂,成本难以大幅降低,至今价格仍然高达2.2万英镑到3万英镑(折合32万人民币到48万人民币),难以有所作为,经营已然显出颓势。
“在中国生产能显著降低黑色出租车的成本。”对此,英国锰铜财务主任弗莱坦言。他表示,中国目前的出租车超过一百万辆,伦敦黑色出租车将拥有一定市场。他说,吉利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1000多名经销商,与吉利的合作可面向整个中国市场。
为了与吉利顺利合作,英国锰铜还有可能邀请吉利参股。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英国锰铜可能向吉利发行新股,令其成为大股东之一。
如意算盘
与吉利合资能有利于英国锰铜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有利于其在本土考文垂工厂的稳定,同样对于吉利来说,拿到伦敦出租车的合资生产权不啻于一个如意算盘。
据外电报道,在10月4日签约现场,吉利汽车董事会主席李书福兴奋地说:“伦敦黑色出租车是偶像级出租车,我们相信合资企业将为双方股东创造可观的价值。”
也难怪李书福兴奋,对于完善吉利旗下的中级车平台,伦敦出租车无疑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吉利旗下吉利汽车和上海华普有不同的分工。吉利汽车主攻经济型轿车市场,上海华普则被寄望拓展中级车。为了不影响华普的品牌形象,李书福甚至在公开场合极少将吉利和华普联系在一起。
上海华普已拥有海域、海迅、海尚三大系列,如果加上伦敦出租车,产品线无疑趋于完整。不仅如此,高贵的伦敦黑色出租车对于华普汽车的形象也有较大提升,对华普汽车出口大有裨益。
“华普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扩至30万辆,这些都有可能成为黑色出租车未来的生产条件。”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董建华评价说。
尽管正式合同还未签订,但上海华普已经迫不及待。10月9日下午,上海华普销售接线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将引进的伦敦出租车不只有黑色,还有深蓝和银白等颜色,目前可以接受经销商关于该车的咨询。
事实上,吉利还有个如意算盘,就是在香港再融资方面。记者了解到,在双方签署的备忘录中,吉利约定旗下吉利汽车(0175HK)有优先权购买其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吉利汽车作为吉利控股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也就是说,一旦出租车合资公司运转后,当吉利需要庞大资金支持时,就可以把合资公司股权装入上市公司,以增发新股或配股募资。
10月5日,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吉利汽车的股价曾大涨7%,香港投资者对此计划非常追捧。加上今年前9月,浙江吉利和上海华普总销售量同比上升43.7%的良好势头,再融资方案实施难度不大。
★链接
英国伦敦黑色出租车被叫做“Black Taxi”,1948年诞生,在英售价2.2万英镑到3万英镑。车型宽大典雅,车内宽敞舒适,且设置了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乘坐的特殊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