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预期最有可能采取官方降价的厂家是东风日产,之所以这么判断,依据主要有两点。其一,如上表所述,东风日产今年实现销售目标的希望较小。其二,从东风日产旗下产品的价格来看,骐达、颐达、天籁等车型的实际市场售价与指导价格之间均存在较大偏离,指导价格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因此有望进行调整。然而东风日产的降价短期内也不会出现,由于轩逸刚上市不久,新车上市的效应还没过去,因此短期内轩逸还不至于降价。而轩逸不降价, TIIDA与天籁的降价也便遇到了障碍,因为轩逸的价格正好处于TIIDA与天籁之间,轩逸不同步降价,TIIDA与天籁降价之后便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但是笔者认为,东风日产车型的降价已不可避免,虽然目前尚有阻碍,但相信年终之前还是会出现。
降价可能性第二大的广州本田,原因也基本上和东风日产类似,形势的严峻程度与东风日产不相上下。首先,如上表所述,广本今年的销售目标难于实现,同时产能的浪费也十分严重,根据网上车市的统计,今年前1-8月广本的实际产出只占其产能的38%。其次,从价格偏离情况来看,雅阁的实际市场售价与指导价格之间的偏离也十分严重,根据网上车市的监测结果,目前雅阁各款车型的价格偏离幅度已经处于6%-10%的危险区间,指导价格已经形同虚设,就算能挺过年关,年外必然也得调整。
其三,从上表可以看出,两大韩系车企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今年也基本上难于达到排产计划,但这两大厂家在年内应不会降价。首先北京现代由于在6月和7月先后曾对除途胜之外的所有车型降过一次价,因此官方再度降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可能会采用终端优惠的形式代替厂家降价。再来看看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悦达起亚今年之所以难于完成任务,主要由于千里马的销量下滑十分严重,统计显示,截止到8月底,千里马的销量已经比同期减少了40%,赛拉图的销售势头还是十分旺盛。因此,对于东风悦达来讲,整治的重点在于千里马,整治的方式自然是出新,而非降价;同时赛拉图07款也才刚刚上市,价格在合资品牌中也占有明显优势,因此接下来的这几个月赛拉图自然也不会降价,但当然也不能排除终端优惠继续加大的可能。如果东风悦达非要在年终之前有所表示的话,降价可能性较大的只有嘉华和远舰,这两款车目前市场不是很景气且价格偏离也较为严重。嘉华若要降价,时间应在日产MPV骏逸上市前后。
再来看看东风神龙旗下的标致和雪铁龙,根据表中数据,这两个品牌离实现年度目标均有一段距离,估计待雪铁龙C2上市之后,东风雪铁龙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较大,而东风标致却不容乐观。同时从近期东风标致的公开限价行动可以看出,厂家的销售压力已经显露无疑,所以才会采用这种风险较大的行为。从具体的限价内容来看,厂家已经被迫变相降价,但是这个价格能否取得市场的认可还不好说,因此厂家会不会进一步降价也尚难定论。
上海通用降价是迟早的问题。虽然上海通用极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年度目标,从而登上年度销售冠军的宝座,但其产品价格已经到了亟待调整的阶段。根据网上车市的监测结果,从下层的赛欧、乐风等到中层的凯越,一直到君威,几乎整个产品线的实际售价与指导价格之间均有6%以上的偏离,凯越的偏离幅度已经超过10%。因此笔者认为,通用的降价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而这一时机极有可能是新凯越上市之时。
南北大众年内不会降价。上海大众的主力车型帕萨特领驭和桑塔纳目前均表现出了强劲的销售势头,领驭的供需一直都比较紧凑,而且在中高级市场上占有极大的份额,因此从市场形势来看,领驭尚未到降价的时候。桑塔纳也是如此,而且按照大众中国的整个产品体系来看,桑塔纳如果降价捷达必然也会保持同步,这显然与捷达目前的畅销形势不相融。新上市的POLO虽然外界对其颇有微词,但月销售5000-6000辆的成绩足于令其有信心不降价。再来看看一汽大众,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一汽大众今年的销售压力并不明显,自然降价的压力也不是很大。速腾虽然目前正经受着“减配降价”舆论压力,但笔者认为正是这一负面消息反而促成了速腾的不降价,因为如果速腾降价只会越陷越深,而且降价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一汽大众在速腾等新产品上,只会从产品质量上入手,而不是被动降价。
奇瑞和吉利两大自主品牌降价压力不大。虽然从上表的估计结果来看,这两大品牌能否实现年度目标难于确定,但随着奇瑞的旗云1.3和QQ6的上市,和吉利的金刚和远景的上市,各自实现自己的年度目标应问题不大。
综上所述,在今年的最后4个月内,汽车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已在所难免,总体降幅预计在2%左右;多数厂商难于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可能会有2-3家企业官方降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