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为新闻发布会准备好的讲稿几乎没能用上,这让东风本田公司公关部的刘金强着实有点郁闷。
2月26日,东风本田12万辆扩产工程正式建成投产,但与东风本田强调的新工厂在绿色工厂、环保、节能方面对社会的贡献相比,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似乎更关心东本的产能利用率问题,因此,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产能是否过剩、投资回报以及销售方面。
同样的一幕也曾发生在几个月前东风汽车海外上市的路演现场。以至于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徐平回来后感慨地说:“原以为路演主要是推销公司,但我们似乎更多地在推销整个行业。”
在经过短暂的井喷式发展之后,中国的汽车产业陷入产能过剩、利润流失的诘问之中。国家发改委的分析认为,汽车行业的产能目前产大于销200万辆,在建的生产能力还有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如果都建成的话,产能将远远大于市场需求。
![](http://pic.xcar.com.cn/img/Jerris/news_69Llms2Yt91109.jpg)
东本逆市扩产,自然需要正面回答如何消化产能的问题。
2005年,东风本田凭借一款CRV夺得中国SUV细分市场高达13%的市场份额,成为最畅销的中高端SUV车型,去年,东风Honda CR-V虽然只销售了26244辆,但与它3万辆的产能相比,产能利用率接近90%。
这也成为一些汽车业内人士反驳“产能过剩说”的一个例子。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产能不足的危机在国内主力汽车厂商中普遍存在:广州本田已“无产可增”,思域不得已放到了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在实现了从15万辆到23万辆的“高级跳”之后,30万辆的产能决定了今年最多只能做一个7万辆的“中级跳”;而奇瑞则囿于20万的现有产能,每月甩下1000多台订单…… 因此,简单的产能相加是不科学的,“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的“相对过剩”才是国内汽车业的真正现状。
东风公司一位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既然汽车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一定的过剩也就没有充分的竞争,更何况,对于东风本田来说,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的问题。
“目前,东风本田的产能是3万辆,去年它仅仅凭这一款车,产能充实率就达到90%,今年东本将导入本田最畅销的CIVIC(思域)车型,东风本田给总部报了一个2006年年产8万辆的计划,总部认为比较保守,另外由于东风海外上市,今年业绩压力比较大,总部将东本的计划提高到9万辆,这样它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75%,也属比较良性。”这位高层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