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是人为评定,技术人员或者是专业汽车鉴定师在给旧车评价时,一般参考的是汽车的整体技术指标,通过检测汽车的外观、底盘、发动机以及车内电器设备等基本构造综合评定出来一辆二手车的价格,这种价格评定方法虽然科学多了,但是市场上的经纪公司不买账。明明是值5万块钱的车,经纪公司就是按照市场卖价4.5万收购,车主也是左右为难。魏征告诉记者针对二手车价格的认定标准,国内也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基本上是卖车的说了算。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出头,制定一份“蓝图”使其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例如,使用5年的轿车,发动机功率、尾气排放标准、制动系、传动系、转向系、底盘、电器设备等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什么范围内评优、什么范围内评差,以“蓝图”为依据,制定出综合的评定标准,才能有一个较权威的认定。
信息保障是关键
二手车定价科学合理另一方面的保障就是对于二手车信息系统的建设,适时准确地建立一套包括汽车购买注册、使用维修、出卖过户、停用报废等一系列情况的记录查询数据库系统,方便买卖双方进行查询。
业内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国外很多先进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欧美国家已经有关于汽车从生产到报废回炉的整套记录,其中包括某一品牌的汽车何时设计,何时投产,消费者何时购买,维修登记日期,更换机器零部件,是否有交通事故发生等所有档案资料,如同人的户籍管理。建立起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将汽车的使用信息透明化,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二手车在交易时的价格欺诈行为。然而事实上,国内尚无这样一套系统可以登录查询,交管部门只是在购买新车的时候,对消费者的信息资料进行编辑入库,对于汽车以后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都没有记载。这种情况与我国存在众多小的个体汽车修理厂的现实有密切关系,这些个体修理厂大多数不具备建立网络信息共享的能力。
二手车交易流通体系在我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它亟待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大力扶持,并引导其健康发展。而作为二手车最为显著对外标示的差价问题,建立健全的评定标准和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则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