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国内新车 原创]
9月28日,零跑C11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5.98-19.98万元。作为零跑推出的第三款量产车型,零跑C11定位为一款纯电中型SUV。在续航里程方面,零跑C11的单电机后驱版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80km和600km,双电机四驱版续航里程为550km。
零跑C11厂商指导售价 | |
车型 | 补贴后售价(万元) |
豪华版 | 15.98 |
尊享版 | 17.98 |
性能版 | 19.98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零跑C11基于零跑C-more概念车打造,进气格栅采用了电动车一贯的封闭式设计,两侧的大灯组由一条灯带相连接,拉宽了前脸的视觉宽度,矩阵式前大灯由三条LED光源组成,内部结构精致,上下分成两层光源,比较富有设计感。前包围位置为进风口,没有夸张的造型,只保留了功能性和实用性。前车牌下方配备了摄像头,前包围中央为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用来实现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
在车身侧面,零跑C11的车身侧面设计较为前卫,前后悬较短,符合纯电动车的设计理念,饱满圆润的线条使车辆看上去更有亲和力,上扬的腰线则增添了几分运动感。零跑C11采用了隐藏式的门把手。在车身尺寸方面,零跑C11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05/1650mm,轴距为2930mm。
在尾部方面,零跑C11的车尾设计中规中矩,圆润的造型与整车设计风格相呼应。需要注意的是,后车窗雨刮隐藏在上方扰流板内,使得后车窗看上去更加干净纯粹。贯穿式尾灯是尾部设计与前大灯组相呼应,同时新车的尾灯组也保持了圆润的造型,圆角矩形形状的尾灯搭配笔直的贯穿灯带,营造出更具活力的风格,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此外,快充、慢充接口都位于车辆的右后方,方便以倒车入库的方式进入充电位充电。
在内饰方面,零跑C11的内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T型中控台布局让车内看上去更加宽敞,并通过皮质、塑料饰板和复合材料等多种材质,提升了内饰的精致感。作为内饰中的亮点,零跑C11配备了三块大屏,通过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12.8英寸中控触摸屏加专为副驾驶设计的10.25英寸触控屏,更彰显了车内的科技化氛围。
零跑C11的中控触摸屏可实现智能语音控制、在线地图导航、在线听音乐、汽车数字钥匙、手机远程控制、爱奇艺视频和智能家居互联等丰富的功能。此外,通过中控大屏,还可对座椅、车窗、灯光、空调和PM2.5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设置,同时,车道偏离预警、前方碰撞预警、超速预警、疲劳预警和车道变换预警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可以通过中控屏来操作。
值得关注的是,零跑C11的车内左侧A柱的位置上设计了人脸识别传感器,在识别了驾驶员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建立好的Face ID来自动调节座椅、空调和多媒体信息等设置。这项配置其实有些朋友并不陌生,这也是车辆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零跑C11搭载两颗全自主研发的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达到8.4Tops,可接入12路摄像头实现2.5D的360°环视、自动泊车、ADAS域控制以及近L3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零跑C11从芯片级打通整个智能驾驶系统,采用整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用户可通过OTA享受快速迭代。
零跑C11将采用双电机四驱和单电机后驱两种布局,其中双电机四驱车型最大功率400kW(544马力),峰值扭矩720Nm,NEDC续航里程550km,0-100km/s加速低于4.9秒。单电机后驱车型最大功率200kW(272马力),峰值扭矩360Nm,NEDC续航里程为480km和600km,0-100km/s加速低于7.9秒。
精彩内容回顾: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
在探陆刚有雏形那会,合资SUV 的扛把子是汉兰达,那会卖20万以上的都镖着汉兰达比来比去的。东风日产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和方案,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把探路者 Pathfinder 国产化。
之前余总在M7上市时候说了,卖一辆M7要亏2万多元。但余总,您知道我要想置换M8的话,需要多花多少钱吗?我卖车会亏10万,卖M8又得再添 10万,里外里20万。你们觉得我值当去置换吗?评论区给我支支招!
你听说了么,2025款博越L要在今晚首秀了么?官方说了,这次叫第四代博越L了,它将开启智能AI平权时代,我猜啊,应该是为了迎合现在AI时代进行的大换代了
根据消息显示,丰田汽车计划到2027年,期望推出多达1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也包含了雷克萨斯品牌的车型。此外,丰田汽车还规划到2027年,将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每年约100万辆,相比2024年的电动车产量提升至大约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