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肩负着品牌升级的重任,有着沃尔沃基因的领克自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领克01作为这个新锐品牌的首款车型,更是受到广泛热议,市场表现也在逐步提升。相信对这款车感兴趣的朋友不在少数,看过了众多车评人的介绍,你真的就了解这款车了吗?这次我们决定换一个角度带你看看领克01这款车。
关于领克01的常规介绍,您可以点击下面回顾链接来查看,“面子”已经介绍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再多啰嗦了,这次我们有幸见证《牛车网》对领克01进行了一次实车拆解,来看看这款车的“里子”怎么样?(拆解素材取自牛车网牛车实验室)
领克01绝对是中国汽车品牌中当之无愧的网红,极富创造力的外型设计以及沃尔沃的技术参与让这款车充满了话题性。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这款售价15.88万元起并和合资品牌汽车直接对话的中国车取得了8000多辆的销售成绩,这还是在产能受限、经销商门店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完成的,不难看出消费者对这款车的认可度颇高。
领克01基于沃尔沃与吉利联合开发的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架构打造,和即将上市的沃尔沃XC40属于同一平台,在技术先进性上得到了有力支撑。
骨子里有着沃尔沃的基因,在实车上会有怎样的体现?我们拆开来看看。
本次拆解的车型为全系的次低配车型——领克01 型,官方售价为16.88万元。受限于排产,目前在销售终端很难提到全系最低配车型,因此配置更为丰富,价格也没高出多少的领克01 型成了比较走量的一个型号。不同配置的车型仅仅是在车辆功能性方面有所差异,在车体结构上没有太大差别,因此拆解结果对全系车型都有参考意义。
一、发动机舱
平日里很少开启的发动机舱正成为各大汽车品牌的门面,包的越严实就显得越高档,全覆盖式发动机舱已经成为车企讨好消费者的常用手段。
相比发动机直接裸露出来,这样的发动机舱看起来的确更舒服,灰尘清理起来也更容易,当然,对于发动机的噪声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修检起来会更加麻烦。
相比平整的发动机舱盖板来说,发动机本体的线束布置就显得不那么讲究了,大部分线束被波纹管完整的包裹起来,但是也存在部分线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
此外,在发动机舱的防火墙处也布置有较大面积的隔音棉,这对于保持车厢的静谧性有一定帮助。
从发动机舱情况来看,领克01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整体布局合理,尤其是在隔音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这一点在之后的内容上也能得到体现。
二、前后防撞梁
车辆的安全性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这和车辆的整体结构、车身用料以及主被动安全配置关系密切,这些方面相辅相成才能让车辆达到一个较高的安全性。
领克01的前防撞梁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在其表面包裹有一层缓冲泡沫。在长度方面,前防撞梁要比车身宽度略窄,并没有做到完全防护。
在车头的左前部布置有一块独立的小蓄电池,用来给自动启/停电机提供电力,避免主蓄电池寿命衰减过快。蓄电池布置位置靠前,在发生碰撞时比较容易损坏。
铝合金材质的防撞梁一方面重量较轻,另一方面强度较高,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地抵御冲击,但是用料成本相比钢材要高出不少,比较符合领克01给自己的定位。
防撞梁截面采用了“口”字型,内部中空,没有设置额外的强度加强措施。
在防撞梁的一端还设置有零件铭牌,看起来颇有一种工艺品的感觉。
在防撞梁与吸能盒连接的内侧,防撞梁设置了特殊的溃缩结构,当发生较轻的碰撞事故时,梁体本身的变形足以吸收碰撞能量,避免吸能盒发生严重变形。
吸能盒同梁体一样,都采用了铝合金材质。盒体尺寸非常大,并设置有溃缩引导孔。整个吸能盒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纵梁上,发生事故后更换较为方便。
在吸能盒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如此大型的吸能盒在同级别车型上还是非常少见的。
前防撞梁位置相对靠前,在发生轻微碰撞事故时可以有效保护大灯等部件。
梁体本身采用了“弓”字设计以增加强度,这也是后防撞梁常见的设计方式。
吸能盒同样采用高强度钢材质,并设置有溃缩引导槽和溃缩孔。左侧吸能盒设置了一条溃缩引导槽,右侧吸能盒设置有两条溃缩引导槽。
在翼子板结构方面,领克01采用了一体式设计,相比常见的拼接设计,这种设计强度无疑会更好。但是在其腔体内部并没有设置吸音材质,这一点和领克所追求的NVH性能不太相符。
车身焊点方面,领克01前门框处焊点并没有采用等间距布局,相比车身其他处焊点来看,布置较为稀疏。这样的设计在不少德系车上都有采用,如此设计都经过专业的测试和分析,安全性不必担心。
三、车身细节与内饰
在车门设计以及车厢内部用料方面,领克01表现不错,一体式冲压车门、车门一体式防水层、采用环保型吸音隔震材料等,不少设计细节都向更高级别的豪华品牌车型看齐。但是在一些细节处理上,领克01还有进步的空间,相比整体设计与用料品质,这些小瑕疵显得格外抢眼。
领克01的翼子板覆盖件采用了钢板材质,内部设置有泡沫隔音板以及沥青止震贴。
整个车门一体冲压成型,防水层采用了一体式树脂材料,相比普通车型的塑料薄膜隔水层要强出不少。
门内板布置有较大面积的隔音棉,由原生棉材质制成,环保性与隔音性都比较好。
在前门设置有一条U型防撞梁以及一条加强筋,有效地提高了车门的强度,当发生侧面撞击时,这两根梁可以确保车门能够顺利打开。车门钢板还贴合有止震贴,由成本较高且环保的丁基胶材质制成。
车厢地板覆盖了一层一体成型发泡泡沫,材质环保无异味,另外对于来自车底的噪声也有比较好的隔绝作用。除此之外,地板处并没有再设置常见的止震贴。
在线束保护方面,领克01做得还有欠缺,车厢底部有大量线束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在车厢A柱处没有设置吸音棉,而是布置了几块黑色泡沫,其作用更多是固定线束,隔音性能一般。
车顶覆盖物采用了一体式设计,但是材质较为普通,并没有格外覆盖吸音材质,车顶线束都通过一次性粘胶固定在顶棚覆盖板上,布置较为随意。
车辆采用了全景式天窗,因此车顶四周都进行了结构加强,焊点密集并布置有加强钢板。
四、车辆底盘结构
领克01的底盘确实展现出了高端车应有的设计水准,底盘防护异常出色,采用了护板+装甲双层防护,同级罕见。整体设计非常平整,线路布局合理,隔热防护做到了前后贯通。
领克01的底盘设计非常平整,塑料材质的防护板几乎做到了全面覆盖,虽然防护作用有限,但是能有效梳理流经车底的气流。
发动机护板设置有导风槽,但是没有设置维修孔,车辆维修保养时较为不便。发动机护板表面贴合了一层隔音棉。
拆除防护板之后,发现车辆底盘还喷涂有一层底盘装甲,这种双重防护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油管线束等布置在底盘纵梁之间,并覆盖有底盘护板,防护非常到位。
排气管悬置采用了橡胶吊耳设计,可以有效抑制排气管震动传递到车身。
前部副车架看似采用了全框式设计,但是绿色部分作用仅仅是支撑前保险杠。其通过螺栓与C型副车架连接在一起,可以断定副车架为常见的元宝梁式设计。
发动机的油底壳采用了成本较高的铝合金材质,轻量化与散热性能更好。
控制臂与转向节之间的球头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并采用了分体式设计,维修更换较为方便。
转向节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强度更高,轻量化也更好,有利于降低簧下质量,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后悬挂采用了这个级别常见的四连杆式设计,控制臂全部采用合金钢材质,轴承座采用铝合金材质。
下控制臂包裹有一层塑料防护板,但是其表面并没有设置任何导风结构。
编辑点评:作为CMA架构下的产物,领克01表现出了强大的产品实力,无论是从实车体验还是从拆解情况来看,领克01确实达到了与之定位相符的水平。作为吉利汽车寻求品牌突破的第一步,领克显然是成功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后续发展状况如何还要看领克能否快速查漏补缺,不断自身优化。
相关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