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某一天我曾经心血来潮,突然想看看自主A级车的做工到底谁更出色一些,因为之前测试相关车型的时候都是分开来的,时间久了对它们的印象不是很清楚了,而且靠印象判断是很容易出差错的,所以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去跑了市面上能数得着的自主品牌4S店。当时对比的结果现在不提了,有做广告的嫌疑,反正今天的主角V3菱悦之前给我的感觉很不好。
V3菱悦(图片 配置 论坛 车吧 报价)
或许是去年去看车做对比时有些小失望,我一直没有将V3菱悦放在我们评测部门的测试车名单里。前几天在路上看到路边老梧桐树下蛰伏着一辆老蓝瑟,很想拿来操练一番,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把它的替代品——V3菱悦从备选名单里翻了出来。
● 第六代Lancer的多次改版车型
◆谈及V3菱悦的由来我是很有兴致的,因为这会涉及到我亲爱的EVO,神一样的EVO。
六代Lancer
1973年,三菱推出了第一代Lancer,它从上市之初就开始在各种拉力赛上摘金夺银,很是风光。这款车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一直担纲着三菱主力家轿的角色,它在日本多么牛X离我们有点远,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六代Lancer。
拉力赛场上呼风唤雨的第一代Evolution
六代Lancer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是因为三菱在1992年推出了第一辆基于它打造的Evolution性能版车型,后者后来单独分化为一个独立的EVO车系,与日产Skyline GT-R、斯巴鲁翼豹STI等车型并列为日系性能车的代表(我甚至想在这后面多扯一扯EVO,再说一说GT-R、STI甚至是NSX,但与这一篇的调调不搭,就此作罢)。
菱帅
回到正题,六代Lancer之所以值得我们在这里关注,其实是因为台湾裕隆集团控股的中华汽车(跟大陆的华晨一毛钱关系都没)1996年与三菱合资投产了六代Lancer,不过对它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进,同时更名为菱帅(Lioncel)。东南集团国产的菱帅就是2002年从台湾中华汽车那里引进的,当时东南和台湾中华各持有东南汽车50%股权,三菱并没有直接控股东南三菱,所以国产菱帅是没有悬挂三菱Logo的。
蓝瑟
2006年,三菱汽车获得了东南汽车25%的股份,从这时候开始,东南三菱在菱帅的底子上做了一番升级,打造出一款更高级的悬挂三菱LOGO的“新”车——蓝瑟,蓝瑟的定位比菱帅要高一些。
V3菱悦
2007年,菱帅正式停产,三菱旗下缺少一款征战低端A级车市场的车型,于是他们对蓝瑟做了一番简化后,再提高了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从而折腾出了一款主攻8万以内市场的新车型,V3菱悦。
蓝瑟·翼神
延伸着说一下,目前国内在售的三菱蓝瑟·翼神就是Lancer家族的第九代车型,但是与它的壳子相近的EVO性能版并不是第九代了,作为一个独立车系存在的EVO换代频率比LANCER要勤快很多,当前在售的EVO是第十代车型。
● 外部:改款从未动筋骨
日本人不喜欢造大车,目前在售的主流车型中,即使是看起来很肥硕的八代雅阁也将轴距控制在2800mm这个坎上,所以轴距2500mm的V3菱悦确确实实是一款A级车,不过这个数据在现在看来确实有些短了,毕竟,2500mm即使在日本也仅是一款20多年前A级车的轴距(六代LANCER诞生于1991年)。
V3菱悦(图片 配置 论坛 车吧 报价)
V3菱悦的三围分别是4420/1700/1415mm,与锋范相近,后者三围是4422/1695/1470mm,加上之前那个比较迷你的轴距,再加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些注定了V3菱悦的内部空间不会有多可观。
老款(左)、新款(新款)相较,哪种好一些?
V3菱悦上市以来经过了数次改款,基本上都是小敲小打,其中,2010款车型的变化稍微明显一些,东南汽车给它换了个前脸,只有那次的改款曾涉及到模具上的一些改变,其余的改款什么的都是浮云。比如我们这次测试的所谓新老两款车,只是在车身内外动了点皮毛,我并不觉得新换的前脸有什么好。
在V3菱悦的配置清单上面我们看不到很多国产车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装备,比如这个大灯,即使是顶配车型也不带个透镜的,厂方这样做应该是为了照顾它的兄长蓝瑟,蓝瑟都不带的东西菱悦自然不能带了。
V3菱悦的四只鞋有两种规格的,185/60 R15和195/55 R15,其中,匹配中低配车型的轮胎有佳通和万力两个品牌的,高配车型装备玛吉斯胎。
有个地方让我很蛋疼,前段时间测试逸动时我曾批评过它只配了3颗雷达探头,尼玛,菱悦的尾巴上只能找到两颗啊!真的是两颗啊!现在还有什么车能抠门到这份上?
不知道是我的记忆出了差错,还是东南这两年确确实实进步了,反正摆在面前的测试车比我印象中的V3菱悦做工要好很多。当然,这只是相对那个糟糕的第一印象而言的,在8万以内的自主车型中,V3菱悦的做工大约在中游水准。
● 内部(一):做工水准一般
V3菱悦(图片 配置 论坛 车吧 报价)
到内饰部分了,还是得拿记忆来说一说,去年我去4S店看V3菱悦时,刚刚坐进车内就被呛到了,新车里面充斥着一股廉价塑料的味道,这回没有了,我是在里面折腾了一会才发现这一点的,这是个很大的进步。第一批V3菱悦的内饰十分简陋,基本就是直接从蓝瑟那里复制来的,现在在售车型的内饰与那个比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过在增加了一些烤漆装饰以后中控部分看起来要有层次一些。
V菱悦/蓝瑟/菱帅
虽然增加了一些小装饰,V3菱悦车内值得一看的地方依旧不多,我个人觉得唯一能拿来一说的也就这个新的仪表盘了。东南对V3菱悦做的自主化改进很有限,没有动车身的框架,也就能改改仪表盘这样的小细节,蓝瑟和菱帅仪表盘右侧的油量、水温两个小圆盘被换成了一个与左侧相对称的大一些的指示盘,橘黄色的背光比菱帅的白色、蓝瑟的胭脂色都要动感一些。
菱悦的方向盘全系都是没有皮革包裹的,也不支持前后调节。下图中可以看到的高配车型专属的方向盘多功能按键十分简约,仅能调节音量和曲目(频道)。
现在很多车的内部都喜欢用烤漆装饰,基本上30万以内车型带这种饰料的都有一个通病,整个模块与车身契合得不够密实,按上去都有些松垮且发出吱吱歪歪的声音,所以,V3菱悦这里响是很正常的事。有一个小细节做得还不错,这里的空调出风模式转换开关是电子按键式的,没有像许多同级别车型那样用机械旋钮。
这个价位的车型内部全部以硬质塑料为附着物是标准配置,做工方面依旧不理想,随处能找到小bug,这种做工水准大约和众泰5008这种二线车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做工方面表现不佳可以说得过去,价格在那里,并且它的卖点也不在这方面,但是有一点厂方必须尽快改进,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齿轮是裸露在外面的,万一陷点东西进去咋办?
● 内部(二):乘坐舒适性偏低
亲民版V3菱悦
东南汽车近期推出了一批“亲民版”V3菱悦,虽然厂方没有明确表示这一批车是用来替代之前车型的,但从亲民版车型的分布区间来看,此前在售的2012款车型肯定是停产的了。所谓的“亲民版”就是将部分车款的配置降一些价格降一些重新打个旗号推出来,也有增配的,比如中控锁(似乎也仅有中控锁,也许东南增加了,反正我是没看到)。
座椅周边也就那个能调节高低的安全带扣子稍微有特色一些
我说它简配了,自然得举些实例出来,以售价6.38万元的亲民1.5L手动豪华版车型为例,它比老款的豪华版车型少了皮质座椅、副驾驶安全气囊,价格也降了3000元,如果它其它隐性地方的装备没有缩水的话,用这两件换3000元还是值得的。但问题是,好歹也是一款卖到6万多的车了,这配置缩缩就跟面包车一个级别了。
2500mm的轴距在现在在售的车型中,也只能和飞度这样的A0小车比一比了,而且受了独立后悬架的限制,它的内部空间很比较局促,在我们最终的评定结果中,它打下了一片土黄色的江山,在我近期测试的车型中,只有哈弗m4与它比肩。
● 内部(三):储物部分表现一般
V3菱悦(图片 配置 论坛 车吧 报价)
接下来看看储物部分的,V3菱悦的门板储物槽很不给力,前门板槽只能用来放放杂志,还得是比较薄的,后门板上直接光碌碌的,一个坑也没有留下。方向盘左下角的储物盒分成了两层,这算是个比较实用的设计,可以分开放置一些小物件。中央扶手箱处没有盖子,底部设置了两个杯槽,平时可以放置物件,也能给后排乘客放放杯子。用现在的眼光来看,V3菱悦的后备箱确实有些小了,它的后排座椅也不能放倒。
● 安全操控:底盘扎实/动力好使
从前面几个环节来看,除了便宜,V3菱悦几乎是一无是处,但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存在的总是有价值的,不然它直接被淘汰了。V3菱悦的亮点有两个,都在这个环节里。
4A91发动机
V3菱悦配备了两款发动机,分别为东安三菱投产的4G15M和航天三菱投产的4A91,绝大部分车型匹配的都是后面的机型,它属于三菱旗下最新的4A9发动机序列,奔驰也曾为这个系列的发动机提供过技术支持,在奔驰smart、三菱Colt等车型上都能见到4A9系列机型的身影。
5款在售1.5L车型升功率对比 | |||||
车型 | V3菱悦 | 奇瑞e5 | 宝骏630 | 长城C30 | 和悦 |
升功率(Kw/L) | 12.55 | 16.06 | 14.09 | 14.42 | 15.96 |
这款4A9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88Kw,升功率约为59Kw/L,目前同价位的1.5L车型中,这款发动机是最强悍的。V3菱悦在100km/h内可谓是动静自如,舍得踩油门速度马上就上去了,这是概况,分类具体一些是:在60km/h以内可以既快捷又省油,保持发动机转速一直在3000rpm以内都可以很激情,过了60km/h就得大脚油门才能将激情继续保持下去了。
我们取了几款售价区间相近的1.5L车型做了下对比(仅对比同排量的,和悦1.8L车型没有拉进来对比),V3菱悦12.55kg/kw的功率质量比所向披靡。东南给V3菱悦配备了5速手动和6速CVT手自一体两款变速器,对于大部分有意或者已购买V3菱悦的消费者来说,手动变速器才是王道,所以这里讲的都是手动车型。
虽然6代Lancer的底子比较老了,但是在当前自主厂商还没有能力打造底盘的情况下,这套底盘还是很先进的,在同价位更是无敌的存在。之前一直让菱悦处于劣势的尺寸在这时候终于展示了双刃剑的另外一面,紧凑的车身加上扎实的底盘在玩一些激烈动作时给人的信心很足(行程仅有2圈半的方向盘也功不可没),至少常规状态下搞搞60km/h过弯没有任何压力,侧倾始终被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请不要对我喷饭,请不要笑话我没什么胆色没搞个100Km/h遛弯,这个档次的车干的不是那类高端的事儿)。不过跑烂路时偏硬的悬架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颠簸,这是轻车身硬底盘车型的通病。
目前C-NCAP尚没有对它做工碰撞测试,我们找到了E-NCAP在1998年对六代Lancer做的碰撞测试结果,现在能查到的只有前排假人的相关信息,驾驶员的结果还可以,副驾驶基本是毁了。有个小细节值得我们注意一下,当时测试的Lancer只有单安全气囊和预紧式安全带两项装备,V3菱悦在这一点上贯彻前辈的传统做得很好,简配的亲民版车型绝大部分车款都被阉割掉了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只剩下一个了,尼玛,那是十几年前啊!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觉得现在的V3菱悦在安全方面会比六代LANCER表现得更好。
● 车型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