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深度观察 原创]
2020年已进入尾声,各车企已经为即将到来的2021年做好了准备。据中期协预测,今年我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大约为2530万辆,同比下滑2%;2021年总销量预计为2630万辆,同比增长4%。明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几名重量级的新生,包括上汽奥迪、光束汽车以及刚成立不久的智己汽车,而他们之中谁拥有搅动市场的能量呢?
上汽奥迪
关注点:产品定价/渠道问题
上汽大众和奥迪的合作可谓是一波三折,如今距离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已经过去了4年。今年6月份,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公司2019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上汽奥迪正在推进过程中,具体操作方案的制定已接近尾声,很快就会进入实施阶段。未来,上汽奥迪的营销渠道会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上汽奥迪A7L将落户上汽大众安亭三厂,规划年产能为6万辆。按照此前报道的消息,这款车应该在2020年实现量产,SOP(量产下线)时间为8月份。但是显然,今年我们并没有等来这一刻。今年9月份,网络上传出上汽奥迪A7L的白车身图片。2021年,上汽奥迪以及国产版的A7L有望迎来正式亮相。
上汽奥迪A7L究竟会如何定价,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一件事。目前在售的进口奥迪A7售价区间为57.38-70.48万元,国产版的A7L推出后,起售价格有望下探至50万左右,这样的价格与一汽-大众奥迪A6L、北京奔驰E级、华晨宝马5系会产生很大的重叠。如果仅从这一点来看,上汽奥迪A7L很可能会成为中大型豪华车市场的搅局者。
另外,上汽奥迪落地后,也将对国内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豪华品牌在中国拥有两家合资公司。如果能够处理好一汽-大众奥迪和上汽奥迪之间的关系,那么奥迪很有希望从宝马和奔驰手中夺回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冠军的称号。不过目前来看,还有一些疑问摆在面前。
2017年初,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三亚声明》,着重提到了2020年达到100万销量目标和580家网络规划的事情。随后在同年5月,奥迪经销商联会、中国一汽、一汽-大众和奥迪根据“三亚声明”达成协议:未来将施行一个销售公司和一个网络的经营体系,确保2022年实现9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上汽奥迪在2022年1月之前不会正式销售产品。
数据显示,一汽-大众奥迪2019年累计销量为68.89万辆,同比增长4.2%;今年前11个月的累计销量为61.8万辆,同比增长3.7%。按照这样的增速,90万的销量目标到2030年也实现不了。那么上汽奥迪项目会搁浅吗?显然不会。因为在2018年6月份,奥迪以1.15亿元从大众集团手中认购了1%的上汽大众股份,上汽大众已经拥有了生产和销售奥迪产品的资质,箭已在弦。
如今最大的疑问就是渠道问题,三亚声明中提到将施行一个销售公司和一个网络的经营体系。试想一下,如果让上汽奥迪采用一汽-大众奥迪的渠道,显然这是前者无法接受的。而另外一则消息就显得更加“靠谱”一些,那就是奥迪将在中国建立全新的销售公司,统一管理销售渠道,一汽-大众奥迪和上汽奥迪都将在新公司持有股份。
但是在2018年3月,中国一汽、大众汽车和奥迪签订了两份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一份是计划在华成立一汽-奥迪销售公司。不久前,“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企业名称已经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批准。这也就表明,日后在与上汽奥迪的博弈中,一汽奥迪能够占据更多主动权。那么,上汽奥迪究竟会采用哪种方式进行销售,是产品定价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在两月前,中国一汽与奥迪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成立一家纯电动汽车合资公司,引入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PPE高端电动车平台。显然,不过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汽都是奥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上汽到底能够获得多少支持,恐怕要给出一个问号。尽管近两年国内豪华车市场始终保持增长,但是摆在上汽奥迪眼前的并非坦途。
光束汽车
关注点:品牌名称及定位
这是宝马集团在中国的第二家合资公司,但是并不涉及BMW品牌的产品,所以与上汽奥迪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光束汽车或许对于长城来说要更加重要,因为这是国内第一个民营企业合资整车项目,也是国内第一家使用自有品牌的合资企业,还是第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合资整车企业。同时,作为中国放开合资股比后签约的第一家合资整车企业,光束汽车突破了传统的合资模式,自诞生起就备受关注。
2018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签署了一份合资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生产MINI品牌的电动汽车。随后,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诞生。合资公司的工厂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规划年产能16万辆。2019年11月,光束汽车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为51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产。
根据原来的规划,光束汽车首款产品将会是一款紧凑型的纯电动SUV,续航里程达到500km 以上。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知道这款产品将会采用一个全新的品牌,至于品牌名称和品牌LOGO是什么,答案预计会在2021年正式揭晓。而光束汽车的第二款产品则是MINI COOPER S纯电动版车型,至于国产后是否会悬挂MINI的LOGO暂时也是未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等待久一些。
外界普遍看好这桩“联姻”,对于宝马集团来说,光束汽车将与BMW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一个很好的补充。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光束汽车将成为其全球化战略强有力的支撑。另外,长城汽车成立30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独立发展,而长安、广汽等自主品牌都有合资公司进行支撑,吉利也通过收购沃尔沃获益颇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光束汽车能够帮助长城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
当然,外界对于光束汽车也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今年6月份,长城汽车与光束汽车签订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2020-2027年期间,长城汽车及控股子公司将向光束汽车提供研发、采购、工厂建设管理、生产工艺开发、咨询等服务,总交易金额达45亿元。这看上去与以往“用市场换技术”的传统戏码非常相像。另外,光束汽车的产品将按照品牌划分,分别进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各自的销售服务网络,这也让张家港工厂看起来更像是宝马集团用来生产MINI的代工厂。
但是,光束汽车与其他合资项目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股东双方将进行纯电动汽车的联合研发和生产。联合研发显然是长城更为看重的,毕竟宝马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不但长城在光束汽车投产的产品将会拥有宝马的技术作为背书,欧拉品牌也有望从中受益,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也将得获取新的赋能。
另外,光束汽车的经营范围之中,除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还包含内燃机汽车的研发、生产、全出口销售。没错,虽然光束不可以在国内销售内燃机汽车,但是可以进行生产研发,随后出口到其他国家销售,这对于近两年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长城来说,手中无疑有多了一张好牌。长城可以学习宝马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经验,然后通过光束汽车生产WEY品牌的产品进行出口,有利于将这个品牌打入全球市场。
但是光束汽车同样也会面对一些问题。首先说产品,先不提首款紧凑型纯电动SUV,哪怕是随后的MINI COOPER S纯电动版车型,恐怕在当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也没有多大的优势。没有了蓝天白云LOGO的加持,还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买单,就算最后悬挂的是MINI的LOGO,但是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用户基础也不高。
另外,经过2年多的发展,国内自主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大踏步前进,蔚来、比亚迪、小鹏等品牌的产品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与之相比,宝马在技术上还有多少优势?恐怕随着光束汽车的“珊珊来迟”,优势也将逐渐缩小。毕竟就目前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模样。
不久前,长城汽车将打造一个高端智能电动车新品牌的消息获得了长城汽车高层的确认。随后,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法人代表为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据了解,沙龙智行项目将对标蔚来、岚图等品牌,由长城汽车现有工厂进行代工。沙龙智行项目的出现,对于光束汽车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若不想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他们需要加快项目的推进速度。
2月11日,长安启源A07加推625智驾豪华型,指导价14.29万,比625智驾旗舰型便宜1.1万。新车支持APA高级智能泊车系统,可停垂直、侧方、鱼骨车位,可实现车内泊车、车外手机遥控泊车、50米循迹倒车三大功能。
之前说P7会在一季度上市,估摸着就这一两个月的事儿,价格可能在18万-22万之间。这两天有销售又出来剧透了,如果广汽本田为快速抢占市场的话,很有可能出一个低配版(不要电子外后视镜、缩小电池容量),价格极有可能下探到16万上下。
比亚迪宣布了全民智驾战略之后,零跑也坐不住了。零跑表示:B10接棒而来,15万内首搭激光雷达城区智驾,将于3月10日预售。B10看着眼熟吧,这就对了。其延续家族设计,可视为小号“C10”,长4.515米,轴距2.735米,比比亚迪元PLUS大一圈。新车提供低/高功率电机,匹配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续航超600km。销售表示,B10试装车已到店,预计售价10万-15万元。
吉利银河L6 EM-i将于2月12日上市。虽然只是个改款,改动之大不亚于全新车。新款全系换装14.6英寸窄边框中控屏,配备Flyme Auto车机系统,像手机互联、蓝牙钥匙和50W手机无线快充也没有缺席。新车搭载1.5L插混系统+1挡DHT变速箱动力组合,替代老款搭载的1.5T插混系统+3挡DHT变速箱,油耗更低。销售透露,现在提银河L6 EM-i在预售价的基础上减7000元,预计售价区间8.28万元-10.98万元。
目前雷克萨斯新款LX车型已在海外市场上市开售,新车将取消原入门级车型,市场起售价由92,915美元上涨至106,850美元(约为79万人民币)。而LX 700h车型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宝马X7、奔驰GLS以及凯迪拉克凯雷德等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