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上市新车 原创]
2019年10月16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宏光PLUS车型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6.58-7.98万元。五菱宏光PLUS外观及内饰均采用了家族最新设计风格,更加年轻时尚。此外,其内饰搭载了8英寸中控大屏,并且多处细节质感也得到显著提升。作为一款MPV车型,五菱宏光PLUS提供2+2+3、2+3+3两种座椅布局。动力方面,五菱宏光PLUS搭载了当下比较主流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08kW(147Ps),峰值扭矩250Nm。
五菱宏光PLUS官方指导价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1.5T 手动标准型 | 6.58 |
1.5T 手动舒适型 | 7.18 |
1.5T 手动豪华型 | 7.98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五菱宏光PLUS采用家族最新的“平行矩形,简约硬朗”设计语言,更年轻时尚;
内饰配备8英寸中控大屏,质感提升;
提供2+2+3、2+3+3两种座椅布局;
动力搭载1.5T发动机。
外观方面,五菱宏光PLUS采用了“平行矩形,简约硬朗”的设计元素,“鼎”字形高亮前格栅搭配平行双镀铬线条设计,进一步演化五菱家族化前脸,提高了识别度。越野风格的发动机盖更显霸气,雾灯处线条很有力量感,让前脸的视觉冲击更为强烈。
车身侧面,五菱宏光PLUS侧面采用了平行线条的组合,上下腰线呼应,简洁而具有力量感,看上去更加简约、干练。车顶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搭配撞色的设计,整车层次感更加分明。在车身尺寸方面,五菱宏光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720mm/1840mm/ 1810mm,轴距达到2800mm。
尾部方面,五菱宏光PLUS车身尾部整体造型具有设计感,尾灯在造型上延续了五菱系列一贯的竖式风格,尾部扰流板和横条式的刹车灯也颇有现代化气息。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宏光PLUS配备了16寸的铝合金轮圈。
内饰方面,五菱宏光PLUS的内饰设计延续了“平行矩形、简约硬朗”的设计元素,平行流畅的线条将各个模块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搭配米、黑、灰的经典色调,营造了极简硬朗又具有设计感的内部氛围。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宏光PLUS采用了8英寸大屏中控面板,与下方空调控制面板采用一体化设计,中间“WULING”字样的设计,搭配“高亮黑”的玻璃质感,在视觉上拓展了屏幕的边际,提升了整个中控内饰的豪华感。
五菱宏光PLUS高亮黑副仪表板上精心设计了按压式储物格,对车上储物空间多了一层贴心设置,仪表板搭配大面积激光雕刻仿布纹面料,防刮耐磨的同时兼具功能与美学设计。悬浮式空调出风口与双炮筒仪表也通过平行线条有机结合在一起,多功能浮动式方向盘采用平底运动风格设计,让驾驶者充满驾驶欲望与激情,“秋名山神话”已成为现实。
在门板造型设计上,设计师采用平行线条作为设计元素,跟整车的线条相呼应,内开拉手使用了“一”字型的设计,干净利落。门板扶手使用了软包材料,舒适性和品质感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种简约的功能美学,不但设计感十足,也让车内空间显得更大。
据了解,五菱宏光PLUS将提供2+2+3、2+3+3两种座椅布局。动力系统也是新车的亮点所在,五菱宏光PLUS搭载了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08kW(147Ps),峰值扭矩250Nm,传动6速手动变速箱。
空间测试
体验者身高175cm,将座椅调至最低时,可获得超过一掌的头部空间,这也是MPV车型的优势所在。
前排为驾驶者坐姿,此时后排调至最后位置,可获得两拳的头部空间和两拳的腿部空间。
第二排头部配备了四个单独可调节方向的空调出风口,并可通过左侧单独控制风量。
将第二排座椅调至最后位置,此时第三排还可获得比较舒适的空间。看来五菱宏光“PLUS”还是很有必要的。
据悉,福特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底特律车展期间透露,尽管目前中国市场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2024年期间仍然实现约44.09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小鹏新X9已完成申报,共4款版型(两/四驱各2款),外观、尺寸与现款一致,标配19英寸轮毂,可选20英寸,新轮圈造型与右舵版相同,高配版取消激光雷达,用黑色装饰板代替。新X9标续版将匹配中创新航磷酸铁锂电池(现款 亿纬动力),长续航版匹配中创新航三元锂电池,整备质量较现款增加,预计电池容量调整。
比亚迪新元PLUS已完成变更扩展申报,采用运动化包围+大尺寸格栅,升级三目摄像头、侧翼子板摄像头、新运动轮圈和D柱装饰板等,看起来比现款精致不少。
目前斯巴鲁WRX STI S210特别版车型,已在日本东京汽车沙龙上首发亮相,新车计划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开售,并限量推出500台供消费者选购。据悉,限量版S210车型,也被官方誉为“STI整车的巅峰之作”,性能、底盘和造型相比基础款车型均有所升级。
目前丰田全新GR Yaris车型已在日本东京汽车展上首发亮相,新车也可视为“小号卡罗拉”高性能运动版车型。据悉,新车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前首发亮相,并有望在2026年初上市开售,后期也将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 市场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