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总页数:2

媒体评价说 想开车似乎要以挨饿作为代价

出处: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侯珺 时间:2007-06-13 13:19:43 [ ]

  其实,乙醇汽油热正在遭到全球性的质疑。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二战后最高点,玉米价格两年来翻了一番,世界玉米价格也跟着扶摇直上。面对全球性的乙醇热,经合组织官员已发出警告:如果乙醇占全球燃料消费的10%,就意味着美国、加拿大、欧盟和巴西30%的粮食、油料作物和甘蔗等糖类作物都会为乙醇生产。不久前巴西与美国签署的推广乙醇生产协议,而巴西的不少热带雨林已变成种植玉米的耕地。环保专家担忧,全球乙醇投资热可能会吃掉巴西热带雨林。

  发达国家带动的全球乙醇汽油投资热,已经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极大愤怒。墨西哥的玉米饼价格上升了60%,引起大规模的民众抗议示威活动。委内瑞拉总统说,大量使用乙醇燃料就是以“饿死穷人”的代价去“喂饱汽车”。卡斯特罗则更言词激烈地称,美国引领的乙醇燃料经济是在进行“种族灭绝”。就连美国专家也预言:乙醇汽油热将造成世界8亿机动车主与20亿贫困人口大规模地争夺粮食。由于扩大种植农作物带来的化肥使用量增加,乙醇热也遭到环保主义的质疑,有专家认为乙醇汽油热可能不会带动拉美经济而是损害拉美经济。

  此外,乙醇燃料的绿色燃料美誉还受到科学家的质疑。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以汽车为动力的轿车和卡车相比,以乙醇为燃料的车辆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大气污染。因为乙醇燃料会大大增加空气中的臭氧水平,而臭氧是烟雾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年世界上有80万人死于烟雾中的臭氧等化学物质。专家认为,乙醇含量高的混合燃料对公众健康构成的危险,相当于甚至超过汽油。如果美国按计划到2020年普遍使用乙醇汽油,每年美国哮喘病患者将增加1200人。

  虽然乙醇项目投资热被国家紧急叫停了,但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巨大潜在影响依然会长期存在。享受着国家补贴的大乙醇生产企业因缺少原料在大面积亏损,成为社会沉重的包袱。

  一个出发点可能不错的政策为何会陷入尴尬?因为割断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因为缺少宏观的战略眼光。如果政策制定者更多以民生为本,更多遵循生态链条之间的自然逻辑,法规出台就会少犯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向发达国家学习时,千万不要忘记中国国情,不要忘记子孙后代的利益。因为要大量吞噬对人类非常珍稀的土地资源,乙醇汽油的可再生能源身份应该被打个问号。


分页: 总页数:2
上一篇:POLO迎来新对手 日产骊威和两厢天语导购 下一篇:一汽解放多功能车上市

文章搜索引擎

关键词:

新车推荐07款G35 Sedan


价格[查看详情]
参数[查看详情]
配置[查看详情]
图片[进入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