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6日,北京的气候乍暖还寒,然而让汽车消费者感觉更冷的是这一天汽油价格又上涨了。尽管如此,北京昆泰酒店的会议大厅却是一片春意盎然,这份春意属于中国节能环保业,属于中国汽车业,也属于中国每一个汽车消费者。因为,历经半年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所做的关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课题研究终于初见成果,研讨会在这里如期举行。在汽油价格再次上调的背景下,此次研讨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冯飞介绍了研究成果,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汽车报社、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汽车厂商的与会专家围绕“国外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政策支持”、“我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方式”等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国外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课题的日趋严重,节能环保汽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汽车厂商及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节能环保汽车正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着。冯飞部长在介绍此次“研究成果”时首先指出:现在,全球汽车产业正孕育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那就是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壮大,这是多元化发展的技术革命,从国际看,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多元化发展。如丰田全球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十几年前开始推广的柴油技术,这些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节约效果,之所以说目前处在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一个例子就是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全球领先,但也在做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第二是多种技术相互融合。如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的混合、柴油和电动的混合等。
第三是阶段性的不均衡发展。短期先进柴油技术相对成熟,混合动力车已经初步进入商业化阶段,丰田累计生产、销售5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就是最好的例证,到2010年左右,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阶段,2020年以后,燃料电池有可能进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
第四是汽车厂商强强联合。如通用、戴克、宝马在混合动力汽车研发上组成技术联盟,丰田为日产、福特提供混合动力技术支持,戴克、福特合作研发燃料电池汽车;通用与丰田合作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等等。
第五是政府大力支持。在这方面,丹麦是典型的例子,此外,日本采取了“绿色税制”和补助金政策,对混合动力汽车有高达6万元的补贴;美国也实行一些税收返还政策,比如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给予混合动力车和先进柴油车最高达3400万美金的补贴,补贴价减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