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行业新闻 原创]
近日,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首次举行了针对SUV车型的安全带警示评估,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26款参与评测的车型中,只有两款车型获得了优秀评级,获得良好评级的车型也仅有五款,七款车型获评一般,而被评级为差的车型多达12款,其中涉及包括奥迪、大众、沃尔沃等诸多车企旗下的SUV车型。究竟是什么样的项目让这么多车型面临不合格的评估结果?又是哪些车型能够脱颖而出?
安全带警示有多重要?
从三点式安全带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绝大多数的驾驶者已经养成了使用安全带的习惯。然而在美国,每年依然有大约1500人因为不系安全带而在事故中丧生。IIHS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安全带警示系统将挽救这1500人的生命,而汽车制造商只需要将警示标识提醒的时间延长,或者加大警示音的音量,或者延长警示音的持续时间。
IIHS以往的测试中显示当发生碰撞时,不系安全带的后排乘客将对前排乘客构成极大的威胁。
美国的联邦法律规定,安全带警示提醒必须包括总共持续时间4-8秒的警示音和在驾驶员解开安全带之后持续至少60秒的警示标识。尽管几乎所有车型在出厂前都能满足联邦法律的要求,但IIHS认为,更明显和更持久的警报可以增加那些不系安全带的驾乘者更多的使用率、简单来说就是,不系安全带,系统就“吵”到你系上为止。
不系安全带后排乘客不仅会严重挤压前排乘客的生存空间,自身也会因惯性在车内发生碰撞。
↑ IIHS对于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的碰撞测试
当下类似滴滴、Uber这样的打车应用开发商日益繁荣,大多数使用者选择坐在后排,从而避免坐在副驾需要系安全带的麻烦。殊不知,在发生事故时,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同样会导致严重后果。唯有汽车制造商加大警示音的音量和持续时间,方能促使乘客使用安全带。
根据IIHS公布的视频可以看出,安全带警示评估是在一个封闭场地里进行的。
IIHS是如何进行安全带警示评级的?
为了鼓励汽车品牌采用更加有效且一致的标准,新的IIHS协议主要根据报警音的音量、报警音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对安全带提醒功能进行评判,按照评判结果的不同分为“G”、“A”、“M”、“P”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了优秀、良好、一般和差。
测试人员会坐在在测试车辆的前排和后排尝试解开安全带,记录警示的持续时间。
想要获得等级为优秀的评级结果,需要车辆以约10km/h(6mph)的速度行驶时当系统监测到任何一位乘客未系安全带时,安全带未系提醒标识出现在仪表盘、车顶面板或中控台明显位置,与此同时警示音也应该随之而来。
除了记录警示的持续时间,测试人员也会记录警示音的大小,并与环境音进行比对。
对于警示音,IIHS也作出了明确说明。警示音必须足够响亮,至少在嘈杂的环境中能第一时间被驾乘者听到。如果监测到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警示标识和警示音必须持续至少90秒。如果之前已系安全带的第二排乘客解开安全带,警示必须持续至少30秒,与此同时,也需要为第二排乘客提供未系安全带的警示标识。
满足前排所有要求但未达到第二排安全带警示要求的车辆将获得良好评级,但凡有针对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的警示要求没有达到,但针对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的警示音时长等于或长于8秒,那么将获得一般的评级,如果警示音的时长小于8秒,那么无论是否符合其他条件,都将获得差评。
↑ IIHS安全带警示评估官方视频之一(带字幕)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有两款车型能够获得优秀的评级结果了,因为想要获得优秀的评级结果,势必需要在车内明显位置有一块专门警示安全带是否系好的提示器。恰好在很多斯巴鲁车型的车顶上都有类似的配置,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此次评级中获得优秀评级的两款车型均为斯巴鲁了。
这些车型的表现如何?
在参与评测的26款中小型SUV中,只有斯巴鲁的Ascent和森林人获得了优秀的评级。另外5款车型获得了良好的评价,这5款车型分别是现代Palisade和途胜、日产楼兰、Pathfinder和Rogue。此外,7款车型获得了一般的评价,分别是Jeep指南者、自由侠和牧马人、马自达CX-5和CX-9、丰田荣放RAV4和汉兰达。剩下的就是12款评级为差的车型,分别是奥迪Q3、别克昂科拉、雪佛兰Equinox和Traverse、本田CR-V、HR-V和Pilot、三菱Eclipse Cross、大众Atlas和沃尔沃XC40。
这26款车型的未系安全带报警音的形式都符合IIHS的要求,但其他方面都有没有达到标准的地方。12款评级为差的车型中有11款的警示音要么时长不够,要么音量太小。唯一款警示音时长和音量都达到标准的三菱Eclipse Cross,但却仅限驾驶席,当前排乘客解开安全带的时候,不会发出报警声,只会出现一个警示标识。
7款获得一般评级的车型中只有四款车型符合警示音量和持续时间的要求。
7款获得一般评级的车型中有4款车型其实符合警示音音量以及持续时间的要求,但由于诸如没有足够及时地开启警示音等原因错过了获得良好的机会,另外三款车型则是输在了警示音音量不足的问题上。
5款评价为良好的车型中,现代途胜和日产楼兰第二排没有安全带警示提醒,日产Rogue、Pathfinder和现代Palisade都因为第二排未系安全带警示时间太短,所以错失了优秀的评级。
↑ IIHS安全带警示评估官方视频之二(带字幕)
唯一满足所有要求的只剩下斯巴鲁的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在规定的测试车速下,当监测到有驾乘者没系安全带,车辆将发出四倍于行驶噪音音量的警示音,并且在系好安全带之前,无论警示标识还是警示音都不会停止,直到满足车内所有乘员均已系好安全带的条件。
根据IIHS官方的介绍,想要获得良好的评级其实并不难,也不会给车企带来成本上的增加,即便是在评价为差的车型上,绝大部分车型通过简单延长警示音的持续时间便能将评级结果上调到一般。
很多车型也都有第二排乘客安全带警示功能,不过大部分都只是出现在仪表盘中,仅为警示驾驶者准备。
结语:或许有人要说IIHS对安全带警示的评估过于吹毛求疵,但安全无小事,任何能够提升安全性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不可否认,IIHS通过对安全带警示进行评估确实能够给汽车制造商传递一定的压力,迫使汽车制造商采用更加苛刻的安全带警示系统,而更大的提示音和更长的警示时间确实能够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不过也从另一个层面推进了安全带插扣(一种常年让车辆误以为安全带已经扣上的装置)的使用。如果是那样的话,希望汽车制造商在安全带警示系统的逻辑中加入对于座椅重力的判断:如果安全带常年处于扣上状态,当监测到座位坐人之后依然继续警示,而只有当座位坐人之后,安全带才被扣上,这才是正确使用安全带的逻辑。
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