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上市新车 原创]
2019年12月18日,一汽-大众新迈腾家族正式上市,其中新迈腾售价区间为18.69-30.99万元,新迈腾GTE售价区间为25.39-26.89万元。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迈腾延续了海外版车型的造型设计,并针对配置部分进行了升级。作为新迈腾的插电混动版车型,新迈腾GTE也正式引入到国内市场中来。
一汽-大众新迈腾家族 正式上市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280TSI 舒适型 | 18.69 |
280TSI 领先型 | 20.99 |
330TSI 领先型 | 21.99 |
330TSI 豪华型 | 23.39 |
330TSI 尊贵型 | 25.89 |
380TSI 豪华型 | 24.99 |
380TSI 尊贵型 | 26.99 |
380TSI 旗舰型 | 30.99 |
GTE 豪华型 | 25.39 |
GTE 尊贵型 | 26.89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中期改款车型,主要变化集中在前脸及尾部造型;
内饰设计简约大气,中控屏尺寸进一步增大;
新迈腾搭载1.4TSI及高低功率版本2.0TSI发动机;
新迈腾GTE搭载由1.4TSI发动机与电动机、三元锂电池组所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
主要变化集中在前脸及尾部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迈腾与海外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在延续现款车型整体造型设计的同时,主要变化集中在前脸部分,其中进气格栅尽管还是经典的镀铬横向饰条,但是内部加入了雨点阵列式镀铬装饰,搭配全新设计的前包围及全新内部结构的前大灯组,前脸看上去更为精致,辨识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来到车身侧面,凌厉的车身腰线从前翼子板贯穿整个车身延伸至后尾灯,尾部的最大变化在于原本右侧的“Magotan”英文标识移到了品牌Logo的下方,看上去豪华感十足。此外,尾灯组内部同样采用了全新结构,加入了回旋镖式LED光源,夜晚点亮后,拥有不俗的视觉效果。
与新迈腾相比,作为插电混动版车型的新迈腾GTE在外观细节方面有所不同,除了采用蓝色车漆外,前包围两侧加入了C字形日行灯、前格栅配备了充电接口、车身四周还采用了GTE专属标识以彰显自身与众不同的插电混动车型身份。
内饰设计简约大气/中控屏尺寸增大
相比于造型方面的变化,新迈腾内饰部分的变化更为细微,车内采用了更多的直线线条,简约的设计风格带来的依旧是让我们熟悉的商务气息。与现款车型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迈腾采用了全新造型的多功能方向盘,空调控制面板改为了触控式,而中控屏尺寸得到了进一步加大,并且集成了最新多媒体互联系统,拥有更为丰富的功能。
乘坐空间令人满意
乘坐空间方面,身高176cm的体验者坐进前排,将座椅调至最低且合适的坐姿后,此时头部空间剩余四指。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第二排的体验者头部距离车顶两指,腿部有三拳左右的余量,乘坐空间令人满意,特别是后排腿部空间算得上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也是迈腾的一贯优势。
动力选择丰富
动力系统部分,新迈腾继续搭载1.4TSI及高低功率版本2.0TSI发动机,并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传动部分,与1.4TSI发动机匹配的是型号为DQ200的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与2.0TSI发动机匹配的是型号为DQ380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此外,电子手刹+Auto Hold自动驻车、发动机启/停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也配备在了新迈腾车型上。
而新迈腾GTE则搭载由1.4TSI发动机与电动机、三元锂电池组所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155kW(211Ps),综合最大扭矩400Nm。电池组由宁德时代提供。百公里综合油耗1.8L,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56km。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
在探陆刚有雏形那会,合资SUV 的扛把子是汉兰达,那会卖20万以上的都镖着汉兰达比来比去的。东风日产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和方案,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把探路者 Pathfinder 国产化。
之前余总在M7上市时候说了,卖一辆M7要亏2万多元。但余总,您知道我要想置换M8的话,需要多花多少钱吗?我卖车会亏10万,卖M8又得再添 10万,里外里20万。你们觉得我值当去置换吗?评论区给我支支招!
你听说了么,2025款博越L要在今晚首秀了么?官方说了,这次叫第四代博越L了,它将开启智能AI平权时代,我猜啊,应该是为了迎合现在AI时代进行的大换代了
根据消息显示,丰田汽车计划到2027年,期望推出多达1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也包含了雷克萨斯品牌的车型。此外,丰田汽车还规划到2027年,将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每年约100万辆,相比2024年的电动车产量提升至大约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