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点评:不论是自研还是找人合作,本土化都是关键所在。
中国品牌的发动机不行,变速箱不行,名声好比中国足球。但是说起车载系统,国人完全可以挺直腰杆。合资品牌的不少成功车型现在被吐槽最多的往往就是落后的车载系统。中国品牌向国际巨头学习、借鉴发动机、变速箱,现在轮到合资品牌找中国企业学习、借鉴车载系统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未来本田的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将能够实现车内购物等功能。
奥迪的Holoride功能为后座乘客提供了VR服务,再也不用担心坐车无聊了。
前面说到的本田、大众都在找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研发车载系统。奔驰的MBUX系统进一步本土化;奥迪则玩起了车内VR,Holoride把车载娱乐系统带到了新的高度。
相关文章:《大众问问进场 体验大众未来车型新车机》
一句话点评:五菱宏光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90后和00后们或许不知道,小面(不是重庆小面,而是面包车,学名大概是VAN)曾在中国盛极一时。但是随着私人购车时代的来临,小面迅速被三厢车取代。虽然有五菱神车苦苦支撑,但是小面终究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火热,小面重出江湖了。
在今年的CES Asia上,大陆、红旗、百度都推出了小面造型的自动驾驶车型。而在展馆之外,丰田、大众、ZF等各大厂商也都推出过类似的车型。为何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面能大行其道?这其实是新能源、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这三大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陆的CUbE是一个自动驾驶开发平台,鲜艳的黄色和方正的造型让我们想起了中国90年代的小面。
自动驾驶小面的造型大同小异。未来的电动汽车将越来越趋于单厢的造型。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体积大幅缩减,车辆不在需要长长的车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纯电动新车的前后悬往往都很短。随着轮毂电机技术的发展,今后的电动汽车单厢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最终都成了小面。另一方面,当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后,司机不再是必备的,车内空间布置越来越灵活,同时共享出行也对车辆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小面方正的造型无疑为车内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句话点评:大象虽然转身不易,但是它一跺脚,市场也会抖三抖。
在CES Asia这样的科技展上少不了Tier 1供应商的身影。它们是车企背后的巨无霸,却也在新的时代面临比车企更大的挑战。这些供应商会如何转型?
大陆集团的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是排名前五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今年的CES Asia上,大陆展出了CUbE自动驾驶开发平台、曲面屏仪表盘、AR HUD、集成化的空气悬挂模块等产品。总的来说,大陆依然在沿着既定的轨迹小步快跑。这种策略不难理解,Tier 1供应商与车企是深度捆绑的,它们更加专注于改进,而不是变革。
大陆展出的曲面仪表盘有望成为行业的趋势。不过,见识过折叠屏幕手机的我们对此并不会感到惊奇。
AR HUD是一项比较实用的功能,但是它距离量产还有一段距离。
来自日本的电装同样是排名前五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的主要客户是日系品牌。此次CES Asia上电装带来的都是电驱动系统方面的产品,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充电机、电机等等。虽然新能源的势头很猛,但是在一个科技展上,这些展品就不太能吸引人了。
电装的展品与消费电子展的主题格格不入,却正好迎合了日系品牌的市场策略。
其实电装的展品要配合日系厂商的市场策略来看,现在丰田、本田不再固守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都要在华推出纯电动车型。至于更加前沿的科技,车企没有动作,电装也就不好喧宾夺主了。
编辑点评:国内的各大车展都有沦为汽车展销会的趋势,CES Asia反倒成了一股清流。虽然并没有那么多的“黑科技”,但是远离了车展的喧嚣,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汽-大众探岳L要来了!根据之前说的,3月就会上市!这两天,有大众销售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探岳L到店了,还发起了价格竞猜,给出了3组盲猜价格,其中选18.98万-24.98万的网友最多,这或说明探岳L的最终价格比现款更便宜,是可以被市场接受的。
腾势2025款N7将于2月18日上市。2月12日(含)前预订25款N7的用户可享3年或4次基础保养(含首保,时间和次数两者以先到为准)。
2月12日,吉利银河L6 EM-i上市,5款版型售价区间8.28万元-10.98万元。3月31日前大定并锁单的用户可享限时先享指导价和6大权益,全系现金优惠3000元,惠后售价区间7.98万元-10.68万元,相当于比先享提车价便宜1万。
这两天,一汽奔腾小马刷爆全网,奔腾也是趁热打铁,上了伶俐马、玲珑马2个新版本。这次新增的10.1英寸中控大屏,不仅支持AI语音助手,还集成了在线音乐、视频资源、软件生态商城、导航及手机投屏交互等。
新车内饰大变样,取消了双联屏,换装更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取消飞机挡杆,改用怀挡,并对空调出风口重新设计。原挡把位置整合越野功能、座椅功能等,提供控制按键及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