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科技 原创]
近日,中国新车新车评价规程(C-NCAP)公布了2016年第一期的碰撞测试成绩,7款车中有6款都获得了5星的成绩,这其中就包括了福特的锐界和撼路者。作为本次碰撞中唯一的SUV品牌,它们的实际表现是否像它们的成绩一样优秀?下面就让我们的分析与解读来告诉你。
目前C-NCAP碰撞项目有哪些?
C-NCAP到目前为止其规则已经更新到了第四版,即在2015年发布的最新规则。目前的测试项目沿用了2012版。其测试项目分别是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鞭打试验。2015版的规则对细节进行了补充,评分及星级划分也做了较大调整。
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车辆碰撞时速:50km/h
模拟场景:两车同速对撞
一般情况下,两车完全正面碰撞的情况并不常见,因此像欧洲的E-NCAP,美国的IIHS都已经将正面碰撞取消了,目前保留这个测试的也只有日本J-NCAP。正面碰撞主要考察车辆的整体吸能能力、车辆的结构设计。
目前,C-NCAP的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采用了三个假人的测试方式。驾驶员和前排副驾驶位置分别放置一个HybridIII 型第 50 百分位男性假人,用以测量前排人员受伤害情况。在第二排座椅最左侧座位上放置一个Hybrid III 型第 5 百分位女性假人,最右侧座位上放置一个 P 系列 3 岁儿童假人,用以测量第二排人员受伤害情况。若车辆第二排座椅 ISOFIX 固定点仅设置于左侧,可以将女性假人放置的位置与儿童约束系统及儿童假人调换。
在碰撞结束,测试中心通过对前排的8个测试点进行结构的评价,通过对假人身上的传感器进行假人的健康程度评价。
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车辆碰撞速度:64km/h
模拟场景:两车交错相撞
依据多年的测试结果,在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中,绝大多数的车辆都能拿到优秀的成绩,但在实际车辆事故中,这种情况实在很少,因此相对正面完全碰撞,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就显得更贴近现实。当然,如果C-NCAP能够加入类似IIHS的25%重叠可变形壁障测试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在这项试验中,车辆会以64km/h的速度,在与可变形壁障碰撞重叠宽度在 40%车宽±20mm 的范围内进行碰撞。在前排驾驶员和乘员位置分别放置一个 Hybrid III 型第 50 百分位男性假人,用以测量前排人员受伤害情况。在第二排座椅最左侧座位上放置一个 Hybrid III 型第 5 百分位女性假人,用以测量第二排人员受伤害情况。对于两门单排座车型,仅在前排驾驶员和乘员位置分别放置一个 Hybrid III 型第50 百分位男性假人,用以测量前排人员受伤害情况。通过该试验可以很好地模拟车头一侧与其它车辆、树木或者电线杆发生碰撞后的结果。这项测试也能够比较好的展现车辆的吸能溃缩。
对于承载式车身,轿车和大多数的城市SUV都采用了这种型式。车辆的吸能和安全都与车身结构件息息相关,它相当于人类的骨架,对车身起到支撑和抗冲击的作用。因此,构成车身结构件的钢材或者其他材质都会比车身覆盖件高很多,而且为了在碰撞中有效吸能,这些钢材还会与不同强度的材料焊接在一起并被设计成不同形状,形成有效的溃缩吸能区域。
对于非承载式车身,卡车和专业越野车多采用此种类型。由于非承载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因此整车具有很高的车身强度。钢架也能提高很强的车身刚性,的确有利于提高安全性,但要想在碰撞中取得好的成绩却比承载式车身的车型更难。这主要也是跟车身强度有关,车身强度太高,吸能溃缩就变得困难。一般非承载式车身都会有两条贯穿车身的纵梁,在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中,这两根纵梁可以成为主要的吸能溃缩区,但在40%重叠碰撞中,车辆与壁障接触的范围变少,吸能溃缩会由两根纵梁变为1根,如果碰撞变为25%,甚至能避开纵梁,碰撞能力几乎不受阻隔传递到乘员座舱。
因此在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中,需要对车辆的前悬架、车轮、转向机构、A柱等进行详细监测,考察其对乘客的伤害情况。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车辆碰撞速度:50km/h
模拟场景:车辆侧撞
在这项试验中,移动台车前端加装可变形蜂窝铝,移动壁障行驶方向与试验车辆垂直,碰撞速度为50km/h。在驾驶员位置放置一个 EuroSID II 型假人, 在第二排座椅被撞击侧放置 SID-IIs(D 版)假人,用以测量驾驶员及第二排人员受伤害情况。侧面碰撞主要关注车辆的B柱以及车门的结构和材料类型,对于假人而言,头部是重点测试的部位。
鞭打试验
车辆碰撞速度:15km/h
模拟场景:车辆被追尾
鞭打试验的学名叫: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顾名思义,这项试验就是考察车辆被追尾时的乘员安全情况。试验中,假人被安放在按照原车结构的设计的座椅和约束系内,滑车以15km/h的加速度发射,模拟后碰撞过程。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座椅的头枕对颈部的伤害情况。
除了上述标准的测试项目,C-NCAP还加入了电子稳定系统、侧安全气囊等加分项目。总体而言,如今的C-NCAP的确在进步,碰撞车辆不再完全是厂家送检,C-NCAP自己也在4S店私下购买,原先某些不合理的加分项目也被去除,评定标准也进一步的细致严谨,但跟欧美的测试标准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我认为C-NCAP还需要继续增加测试强度。
2月12日,吉利银河L6 EM-i上市,推出五大版型,限时价7.98万元至10.68万元,以“一步到位”的定价策略和“五大极致新体验”,瞄准A级电混家轿市场。
宏光MINIEV四门版即将上市,新车比现款马卡龙长19.2厘米,轴距长18厘米,支持手机APP远程互联。新增ESC车身稳定系统、4种驾驶模式和3档能量回收可调。
吉利银河L6 EM-i刚上市,L7 EM-i的消息就来了!新车提供探索版与探索+版2款,可选双色车身。与L6 EM-i一样,L7 EM-i也换装了1.5L插电混动系统,油耗更低。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现代Palisade XRT套件版车型谍照图片,新车也可视为“越野”风格套件版车型,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内首发亮相,并有望在同年下半年上市开售。同时其基础款车型或将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销售,而XRT套件版车型也有望在后期导入国内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大众途昂、坦克500以及福特探险者等车型。
目前大众新款高尔夫GTI以及高尔夫R车型已在海外市场上市开售,市场起售价分别为32,445美元(约为24万)、47,100美元(约为35万人民币),其价格相比前身迎来均小幅上涨。同时新车还对配置方面进行大幅调整,高尔夫R车型也将换装升级后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