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 互联网公司和政府在这项巨大变革中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为一项能够颠覆未来人类出行方式的变革,自动驾驶同样是一项涉及范围广、需要各种技术高度协调集成的一项技术。它不仅涉及众多行业领域,而且融合了交通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领域的技术。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技术项目需要如此之多的部门和技术共同协作和配合。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大会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来自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大咖们——这样一项复杂的工程,是大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要参与的各方密切的沟通和协作。
会上,主持人蒋昌建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与会嘉宾在发言时对自动驾驶有着不同的称为,来自中国的嘉宾有称之为“自动驾驶”,也有的称之为“智能网联汽车”;外国同胞有称之为“Autonomous Driving cars”,也有称之为“Automated Driving cars”或者“Self-driving cars”,那么究竟如何定义自动驾驶?
在沃尔沃看来,对其如何定义并不是重点,如何迈出第一步才是关键,这是典型的来自企业实干派的声音。
不仅如此,相比那些同样进军自动驾驶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特斯拉这样充满了互联网思维的汽车公司,沃尔沃在推广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时,也有着不同的出发点。
沃尔沃表示,未来不会生产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因为沃尔沃不会让驾驶员放弃享受驾驶乐趣的权力。而且相比互联网公司,沃尔沃多少显得有些谨慎,因为作为一家传统的汽车企业,推出一项新的技术和举措,不仅要确保技术的绝对成熟,而且同样不能牺牲客户的使用体验。沃尔沃汽车自动驾驶项目总监马库斯·罗瑟夫说了一句值得回味的话:“做一个自动驾驶的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真正做出来一辆车之后,我可以承诺任何事故我可以负责。”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承诺,举一个例子,大家的智能手机和电脑几乎都遭遇过由于内存不足或者程序崩溃导致的死机发生。而作为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其内部的计算处理单元有着同智能手机和电脑相似的结构,但是如果要投入市场,沃尔沃就要保证这套系统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可靠,绝对不会死机,毕竟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沃尔沃需要在全球各地开展自动驾驶项目测试的重要性。
当问到如何看待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时,马库斯·罗瑟夫给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出租车(谷歌工程师们哭晕在厕所)……
的确,互联网公司看重的是在未来汽车共享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巨大利润。鉴于那些“跨界”的互联网大咖们并没有参与到此次讨论,因此这个话题我们先放一放。
而作为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代表来说,这些概念却有着明确的分别:此次大会上使用的Autonomous driving译为自主驾驶,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汽车不依靠任何辅助(包括人及其他设施)从而实现自主驾驶。随着如今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产业和物联网的发展,这个名称则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局限性:因为就目前主流的驾驶辅助系统(诸如及沃尔沃的Pilot Assist半自动驾驶系统)来说,用Autonomous Driving来定义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车辆自身装备的传感器和执行装置。但是,根据对于未来自动驾驶的定义,它属于智能交通的范畴,这就需要依托于互联网以及高速通信设备来实现V to X(车辆同其他设施间通信),甚至可能所有车辆均通过云端服务器来实现控制。这样一来,“自主驾驶”这个定义就有些不准确了,而用Automated Driving(自动驾驶)似乎更加贴切。采用何种定义,不仅关乎人们的认知,而且关乎在日后发展自动驾驶将采用何种技术路线的重大问题。
当然这些并不是与会各方的主要分歧,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点,则恰恰体现出了在自动驾驶中,各方应该扮演的角色:作为汽车企业,在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可靠、稳定的产品;而对于政府及科研机构,则需要制定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统一安全标准、云服务规划、数据安全和V2X通讯协议,并与国际组织和标准对接;而互联网公司,则是依托于自身的优势,开展自动驾驶相关的各种服务。当然,推动自动驾驶的普及,离不开所有参与者共同的合作和努力。
中国能够引领自动驾驶的未来吗?
在中国建立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测试基地,表明了沃尔沃在中国推动自动驾驶项目发展的决心。除此之外,沃尔沃也坚信中国是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推广最为迅速的国家。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依据沃尔沃经过深度调研之后的结论。
根据沃尔沃的研究和判断,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中国的马路已经成为交通拥堵、尾气污染、交通事故的重灾区。自动驾驶不仅可以改善道路拥堵、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更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效率提升,带领人类社会进入更文明的智能交通时代。沃尔沃坚信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将改善困扰中国道路发展的四大问题——即安全、拥挤、污染、时间成本,而中国也将成为在自动驾驶实践中受益最多的国家地区之一。
其次,由于中国交通环境的特殊性,也为自动驾驶的测试工作提供了一块理想的测试场地。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在中国能够通过可行性测试,那么在世界其他地方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又给自动驾驶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同人类驾驶的车辆和平共处?当面对人类违章野蛮驾驶时,自动驾驶车辆还能否保证乘客的安全?
总之,在未来中国应该仍然是世界第一的汽车消费国家,毫无疑问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最大的市场。推广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对于汽车厂商,在国家战略层面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重大项目。谁能够尽早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标准技术体系,就有可能引领世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欣慰的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经开展了密切合作,开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展开了相关研究。
但是,正如沃尔沃在本次会议上呼吁的,如今的当务之急,政府需要尽快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才能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法律的监督与管理下合法上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与其相关法规和标准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来说尤为典型,并且这是自动驾驶在世界范围内都会面临的问题。沃尔沃在研发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时,依据的国际标准仅有一条:ISO26262汽车安全性标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能够引领自动驾驶的未来吗?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市场,这并非没有可能。但或许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为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一个上路许可。
一汽-大众探岳L要来了!根据之前说的,3月就会上市!这两天,有大众销售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探岳L到店了,还发起了价格竞猜,给出了3组盲猜价格,其中选18.98万-24.98万的网友最多,这或说明探岳L的最终价格比现款更便宜,是可以被市场接受的。
腾势2025款N7将于2月18日上市。2月12日(含)前预订25款N7的用户可享3年或4次基础保养(含首保,时间和次数两者以先到为准)。
2月12日,吉利银河L6 EM-i上市,5款版型售价区间8.28万元-10.98万元。3月31日前大定并锁单的用户可享限时先享指导价和6大权益,全系现金优惠3000元,惠后售价区间7.98万元-10.68万元,相当于比先享提车价便宜1万。
这两天,一汽奔腾小马刷爆全网,奔腾也是趁热打铁,上了伶俐马、玲珑马2个新版本。这次新增的10.1英寸中控大屏,不仅支持AI语音助手,还集成了在线音乐、视频资源、软件生态商城、导航及手机投屏交互等。
新车内饰大变样,取消了双联屏,换装更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取消飞机挡杆,改用怀挡,并对空调出风口重新设计。原挡把位置整合越野功能、座椅功能等,提供控制按键及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