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频道 > > 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今年的IDF大会上,英特尔高调推出了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和上网本(Netbook)的概念,前所未有的将移动计算作为其市场重点和发展方向,由此掀开了移动世界的新篇章。

  这之前,移动计算设备无外乎笔记本电脑、UMPC等设备,它们与MID、Netbook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真的有必要使用如此之多的移动设备么?相信不少消费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么,让我们从概念开始,来分析这些不同设备之间的差别,以及它们所适用的环境和群体。

  概念篇

  关于MID、Netbook、UMPC甚至是UMD的概念,的确很难让一般消费者搞清楚。周围不少朋友经常会这么问我:“现在这种设备怎么这么多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怎么看硬件配置都差不多呢?”的确,MID和Netbook在硬件上有很大的相似度,尤其是看配置表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不过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它们之间还是有着不少的区别,例如在是否带有键盘、使用何种操作系统等等;而从设备本身来看,MID与UMPC和UMD之间又非常接近,它们都有着小于7英寸的可触摸控制显示屏、无键盘设计、提供蓝牙和WLAN功能等等。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先搞清楚这些“名词”。

  UMPC-Ultra-Mobile PC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在英特尔提出MID和Netbook概念之后,就立即想到了UMPC,甚至有人直接询问英特尔,当MID推出之后,UMPC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事实上英特尔对此毫不关心,因为UMPC概念的倡导者其实是微软,而不是这家硬件上游厂商。

  也许你不同意这种说法,但事实是:在2006年初,微软提出了名为Origami的计划,他们当时设想的是能够有一款数字随身设备,像折纸一样有着丰富的变化,例如添加GPS功能,能够在你选择商品犹豫不决时用摄像头拍摄,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发给朋友帮你拿主意等等,微软甚至为这个计划制作了一个网站(www.origamiproject.com)。而当英特尔在当年的IDF上提到UMPC时,已经落后于微软了。

  既然一种硬件设备的概念是由一家软件厂商提出来的,那么UMPC并没有得到广大OEM的鼎力支持就不难理解了——尽管微软是软件航母,但她无法从一开始就对OEM厂商们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只能在某些捆绑政策上给予优惠,但显然这是不够的。也许你会说:我看到了很多款UMPC,例如SONY、富士通、方正等等厂家都推出过这类产品,但是不要忘记,MID在发布时前来捧场的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事实上UMPC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我个人甚至认为,MID就是借鉴了UMPC的设计初衷,并在技术允许时对其进行改进而来的:UMPC定义的标准与MID十分类似,只是两者在操作系统和硬件方面有些差异罢了。微软提出这个概念,自然希望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因此早期的UMPC预装的是精简版本的Windows XP Tablet,而随后就变成了Windows Vista;MID自然不能这样,所以英特尔在定义中说明,这种设备应当使用Linux系统。至于硬件,在UMPC推出时还没有专为这种设备制造的处理器,所以只能用Celeron M、Core Solo或超低电压处理器,但现在状况就不同了,英特尔为这类设备研发了凌动处理器技术, 不仅在芯片尺寸上小了不少,而且功耗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存储方面也是个问题,UMPC时代并没有固态存储器的大面积应用作为前提,传统的硬盘显然要比SSD更加费电,也更不利于散热。

  所以,UMPC可以被看作是MID的先驱,正是有了UMPC的试水,加之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环境的成熟,MID才能够在今天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UMD-Ultra mobile devices

  是否应该在这里提及UMD的概念是让我犹豫不决的事情,因为UMD并不像UMPC那样广为人知,不过作为这类设备发展历史上的一部分,我还是将其单独列举出来加以说明。

  UMD的概念是威盛提出来的,在收购了Cyrix这家处理器厂商之后,威盛避开与英特尔和AMD的正面竞争,早在2005年推出C7和C7-M系列处理器伊始,它就大力推广与芯片组整合的低功耗平台。因此当看到UMPC的概念后,一直希望自己的低功耗平台大行其道的威盛也提出了UMD这一概念,只不过UMD所涵盖的设备更多,它泛指当时市面上形态各异的超便携计算产品。

  但是,无论C7还是C7-M,都没有负担起威盛寄予的厚望,它们的确有着当时较低的功耗,但性能也着实差强人意,因此这类设备几乎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印象中了。

  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概念是英特尔在今年的IDF大会上推出的,英特尔希望能够有这样一种设备来丰富人们的使用体验:它应该尽量小巧,轻薄,因此其屏幕尺寸为4-6英寸;为了便于随身携带,其重量不应超过300克;同时电池使用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它应该使用英特尔专门为其设计的凌动处理器技术;最后,由于应用模式远比PC简单,加上低功耗的凌动处理器所能提供的性能表现,MID应该使用Linux系统。

  那么,细心的读者可能又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手机已经具备不错的性能,较大的屏幕了,加上奥运期间北京对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并不像以前那样敏感,那么MID会不会面临着手机的直面竞争呢?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MID有着手机难以媲美的优势。首先,即便是iPhone这样的产品,手机屏幕也远远小于MID,这样在使用体验上就有一定的差别;其次,MID的性能要比手机强大很多,如果你不是特别挑剔的话,MID可以为你“比较流畅”地播放高清视频,甚至还能够玩网络游戏,手机则不可能让你坐在公共汽车上打《魔兽世界》——不要认为MID也做不到,事实上英特尔已经给我们作了现场演示。

  不过,目前的MID产品大都没有提供语音通话功能,这不是因为MID不想侵占手机的地盘,而是技术原因限定的。当前的MID一旦进入来电状态,激活语音通话功能,那么设备将被整体激活,功耗相对较大,导致待机时间缩短。英特尔已经说明,下一代MID平台“Moorestown”能够将待机功耗降低为原来的10%,将有效延长待机时间,同时也会在激活语音通信模块的同时保持其他模块仍处于休眠状态。由此可见,也许不久的将来,MID就会像之前的PDA那样,与手机结合起来。

  Netbook

  Netbook,“上网本”这一概念也是英特尔在2008年IDF大会上提出的。在这之前,英特尔有一个“学生PC”计划,并生产过名为ClassMate PC的产品, ClassMate PC是一种经济实惠、全功能、结实耐用的和以互联网应用为中心的计算机平台,它们易于使用,具备无线上网、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这种产品可以处理上网浏览、视频播放、网络社交和电化教学等任务,推出伊始面向的行业就是教育——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强大的性能和大容量存储空间在课件面前有些浪费,但是学生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却很可能导致机械硬盘频繁损坏,因此ClassMate PC有着防水键盘和更强的防震功能。

  英特尔将其第二代ClassMate PC产品称作Netbook。我们已经说过,Classmate PC有着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和很强的防震功能,那么Netbook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固态存储设备来代替传统硬盘,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Netbook几乎清一色使用了4GB、8GB的SSD存储器,处理器也应用了Celeron M,但是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Netbook有着更大的存储空间,往往在8GB-16GB,有些甚至使用了笔记本硬盘,处理器也更换为凌动平台。

  说到Netbook,就不得不提及ASUS。ASUS是让Netbook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功臣——在其他厂家还犹豫不决的时候,ASUS就生产出了自己的Netbook产品,并将其命名为eeePC,中文名称为“易PC”,并进行大力推广。最早的eeePC售价仅为1999元,却有着超便携笔记本的外形,甚至更加小巧。因此几乎在瞬间这款产品就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有着令人瞠目的销售业绩。在此之后,ASUS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更新着自己的eeePC产品线,而其他厂家也看到了希望,纷纷推出各自的Netbook产品。直到现在,还有些消费者直接用易PC的名称来称呼Netbook,由此可见ASUS功劳的确不小。

  由于众多厂商的跟进,因此Netbook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功能和配置上越来越接近笔记本电脑的Netbook,诸如应用了120GB或160GB硬盘、预装Windows XP、Windows Vista系统的产品,或是使用了LED屏幕的Netbook等等。Netbook的快速发展是来自于OEM厂商们看到了这块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以前的高利润高回报早就变成了激烈的白热化竞争,消费者们在选购笔记本时第一考虑的因素依然是价格,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一台携带方便的小巧的笔记本,不少厂商选择了Netbook作为解决方案来提供给这类用户,甚至有些厂商直接在资料中说自己的Netbook是“售价仅为1999元的笔记本电脑”。当然,这种做法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但从此也可以看出,Netbook也许是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新概念、新产品”。

  差别篇

  既然从概念上我们已经对MID、Netbook、笔记本电脑和UMPC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看看它们之间的差别了。本文即将谈到的这类差别并不是指硬件配置上的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将重点放在相似的两种设备之间——UMPC和MID、Netbook和笔记本电脑,从根本上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对这些设备有个清晰的认识。

  UMPC vs. MID

  我们已经在前面用不少文字说明了UMPC和MID的渊源,但是如果非要说明UMPC和MID之间的差别的话,那么首先,从命名上来看,UMPC是一台“PC”,无论其体积如何,是否带有键盘,从硬件到软件上它都是一台具备完整PC功能的产品;MID则直接说明了这是一款便于携带的,主要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设备,换句话说,就是MID并不一定要具备一台PC所应具备的功能和配置。

  从实际的使用角度来看,UMPC难以与MID正面竞争,尽管它有着一台PC具备的所有功能,但是夹在笔记本电脑和MID之间的滋味着实不好受——如果用户希望能够得到完整的移动计算体验的话,那么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扩展性也更强;如果消费者仅仅需要在某些时候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例如上网、GPS定位、拍摄简单的照片与朋友分享等等,那么一台MID就足够了。况且,从成本角度来说,UMPC由于架构和定义的原因,售价要远远高于MID。

  但这并不是说UMPC一无是处,甚至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我个人为UMPC能够提供介于笔记本电脑和MID之间的功能。事实是,在MID出来之后,将UMPC划归为笔记本电脑的范畴之内会更好,我们本期测试的富士通Lifebook U2010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算是一款UMPC产品,但是富士通将其称为自己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这就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它直接将UMPC与笔记本电脑进行比较,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具备了更小于笔记本电脑的体积、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更宽容的携带需求、更丰富的功能(U2010内置了GPS功能,并提供车载附件)和更便宜的价格(相对超便携笔记本而言),而避开了与MID相提并论的不公平局面——毕竟,UMPC是一台完整意义上的PC,而MID只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设备。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UMPC是能够提供完整移动计算体验的,而MID则是面向应用层面的设备。

  Netbook vs.笔记本电脑

  前不久我接到一个邀请函,内容是邀请我参加一个新的笔记本品牌进入市场的发布会,这令我惊讶不已,我好奇的是在竞争如此激烈,有着无数成熟和强大对手的前提下,这个品牌到底有何等功力“染指”这个领域?但是当我到了发布会现场之后却大失所望,原来这个品牌推出的产品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Netbook,它将一种模具和配置下的Netbook在外形上加以区分,从而有了数十种Netbook产品,有的采用了不同的色彩,有的则覆盖了牛仔布料……如果你当这是一个笑话的话,那么我很高兴能够在这种“长篇大论”的文章中有让你露出笑容的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厂家如何宣传,无论Netbook看上去与笔记本电脑如何相似,它们始终都是两种不同的设备,这种差别是根本上的。如果你对这种说法有异议,觉得Netbook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笔记本电脑只不过比Netbook“体积大了一些、价格高了一些、性能好了一些”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名词——生产力,或者说是创造力。

  在Netbook刚刚推出时,很多消费者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认为笔记本电脑终于从昔日王谢堂前燕,到现在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厂商们也尽量避开Netbook这个名词,分别以笔记本电脑或是什么别的词汇来代替上网本的说法,但无论他们怎么做,笔记本电脑始终有一个Netbook难以逾越的壁垒所在,那就是笔记本电脑是具备生产力的产品,Netbook则不是。

  这里提及的生产力并不是指Netbook不能帮助你盈利,对于行业用户来讲,比如保险业,他们的从业人员携带一款Netbook向用户展示保险条文,从而获得订单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而编辑们也可以用Netbook撰写稿件来完成工作。所以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是在说创造价值。

  笔记本电脑是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的,而Netbook则是一种消费品。使用笔记本电脑可以将你的想象力或创意变成产品,无论你是进行视频处理,还是编写程序,无论你使用笔记本电脑制作自己的网站,还是仅仅通过复制光盘来获取微薄利益,笔记本电脑都能让你创造出产品;而Netbook则直接面向应用,购买Netbook之后你所能做的就是“消费它”,你可以进行文字处理,也可以上网聊天,或者欣赏照片,但这些都属于消费型使用模式,你使用Netbook做的只是应用而已。

  这就是笔记本电脑与Netbook之间的差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笔记本电脑有生产力和创造力,Netbook则只是一种消费品,它能给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非创造。

  格局篇

  现在,你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各种移动计算产品,诸如Netbook、UMPC、笔记本电脑和MID;你也已经知道了它们从概念到实质的差异所在,那么,你到底需要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呢?

  最好的说明方式莫过于举例了。对我来说,也许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不会去购买UMPC、Netbook和MID,而只需要一台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就足够了,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我属于 “保守派”的消费者,但我的确对其他设备没有需求:我是一位驾驶员,但在GPS设备流行之前我就开始在北京驾车了,对路线和地点比较熟悉,况且绝大部分时间驾车来往之处都是我熟知的;我喜欢看电影,但是我无法在开车的同时做这件事情;我比较依赖网络,但是我主要的应用是查阅资料,玩游戏和下载,所以上面说的那些设备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帮助。

  我的同事张越则是UMPC或MID的爱好者,几乎每一款来到实验室的此类设备他都会仔细研究。由于距离单位较近,因此他的车绝大部分时间是由夫人开的,喜欢郊游的他希望有一款GPS设备放在车里;而网络购物和拍卖的爱好则决定了他需要一个能带在身边,随时联网的设备。此外,他热衷于炒股,MID或是UMPC也能够帮助他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行情。

  像我母亲这类用户则需要一台Netbook,她乐于随时欣赏自己和朋友们去公园拍摄的照片,闲暇时放松的项目无非是一些小的游戏,如纸牌、扫雷等。偶尔上网也只是找我或是朋友聊聊天而已,如果专门为她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无疑是浪费的,而MID和UMPC又没有键盘,不方便输入,况且它们的屏幕实在是太小了。

  由此可见,选择产品是由你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模式来决定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可以超越所有其他移动设备,这是无庸置疑的; MID和UMPC能够为你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显而易见。但是如果你只有简单的消费需求,却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你每天都开车往返于办公室和家里,即便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没有网络应用环境的话,那么买MID或是UMPC就不太合适了,也许你会想在地铁或是公共汽车上看看小说和电影,但这种需求一款MP4或是PSP就足够了,它们的价格会更便宜。

  所以,在作出决定之前,首先考虑清楚你的应用模式,以及是否有实际需求是必要的。当然,有不少消费者热衷于追随时尚潮流,是不折不扣的数码爱好者,但对多数人来说,花费一笔预算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都是明智之举。

  最后,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谈到移动计算,就必须考虑环境问题。尽管在目前北京部分地域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的部署,但在这些地方上网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不仅速率无法保证,而且还存在断续现象。因此,“随时随地上网”的美好愿望在目前还是由GPRS或是CDMA来实现的,而这种联网方式不仅需要较多的花费,而且速度也无法实现在线视频、下载等应用。综合考虑所处的大环境以及个体的需求之后,相信我们的读者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微信
微博 QQ空间
 

最新文章

长安第4代CS75 PLUS街拍!取消双联屏-内饰更漂亮
长安第4代CS75 PLUS街拍!取消双联屏-内饰更漂亮

长安第4代CS75 PLUS已开始路试,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新车取消双联屏,更换悬浮式仪表+竖置大尺寸中控屏,配备4幅多功能方向盘及一体化运动座椅,仪表台增加木纹装饰板,增强内饰质感;中岛区域挡把后方采用旋钮调节,右侧配备杯架,下方采用镂空设计,方便储物。

爱卡汽车作者:爱卡汽车 32024-06-26

上汽飞凡RC7内饰曝光!销售:7月上市,卖15万?
上汽飞凡RC7内饰曝光!销售:7月上市,卖15万?

上汽飞凡全新SUV RC7内饰图片曝光,其配备与理想L6类似的双联屏+窄条内嵌式仪表盘。上汽飞凡销售透露,RC7将于7月上市,预计售价在15万元左右。

爱卡汽车作者:爱卡汽车 62024-06-26

宝马第7代M5全球首发!换搭4.4T插混 8月30日上市
宝马第7代M5全球首发!换搭4.4T插混 8月30日上市

6月26日,宝马第7代M5迎来全球首发,新车采用M家族专属外观、内饰设计,尺寸全面提升,搭载性能更强的4.4T V8发动机+单电机,百公里加速3.5s。销售员表示,全新M5现已接受预定,将在8月30日开幕的成都车展上市,预计4季度(10月到店)交付。

爱卡汽车作者:爱卡汽车 72024-06-26

现代第五代胜达开售!尺寸缩水/内饰设计酷似路虎
现代第五代胜达开售!尺寸缩水/内饰设计酷似路虎

目前现代第五代胜达车型已在西班牙市场上市开售,新车共计推出10款车型供消费者选购,海外市场起售价为51,210欧元(约为40万人民币),最快将于今年三季度陆续开启交付工作。同时国产第五代胜达车型,预计将在8月30日开幕的成都车展正式上市,市场起售价或将为18.98万元起,顶配大约在25万元,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大众途观L Pro、丰田汉兰达等车型。

爱卡汽车作者:爱卡汽车 42024-06-26

大众全新高尔夫R首发!换新前脸格栅/年底前引入
大众全新高尔夫R首发!换新前脸格栅/年底前引入

据悉大众新款高尔夫R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新车目前已在本月于欧洲市场上市开售,并计划将于2025年登陆美国市场销售。同时新车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并作为细分市场车型与本田思域TYPE R等高性能车型展开竞争。

爱卡汽车作者:爱卡汽车 62024-06-26

热门车关注排行TOP10 更多 >

相关文章

×爱卡官方微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爱卡汽车为好友
您可以在微信上找车型、看热帖、读资讯,还能参加各种好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