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总页数:2

购车参考:车辆前驱和后驱的差异化分析

出处:爱卡汽车网 责任编辑:彭彭 时间:2007-06-27 17:53:02 [ ]

  有关汽车前驱、后驱各自驱动方式的优越性争论由来已久,有的人极力推崇后驱,认为它是“高档轿车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驱技术其实是“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当今大多数轿车都采用前驱便是最好的证明。前驱、后驱到底哪一个更好呢?今天我们暂且不做公论,在这里我们仅仅针对前驱相对于后驱的优势进行详细说明,希望能给广大消费者购车提供有效的参考。

  驱动方式的发展历史

  要把驱动的问题说明白,就得先从驱动的发展历史说起。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卡尔•奔驰在1886年发明的,这辆车实际是由辆内燃机驱动的三轮马车,它的前轮用于转向,位于车厢后部的发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尺寸更大的后轮而推动马车行走。这可以算是最早的后驱了,当时的设计思路完全是因为这样一来传动路线最短、结构也最简单。1891年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率先发明了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传动结构奠定了汽车设计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效仿。

  后驱车独霸天下的局面在几十年后才有所改变,1931年,奥迪公司的前身之一DKW品牌率先推出了采用前轮驱动的DKW F1车型,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前驱轿车。1934年,法国雪铁龙公司也推出了前轮驱动汽车——“Traction Avant”,并将其投入批量生产。但当时前驱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因为相对于后轮驱动来说,前驱的结构比较紧凑,从开发角度来看它的设计和计算难度都较大,在计算机技术在汽车设计和研发领域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它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但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开发水平也突飞猛进,前驱设计很快得到实现和推广,尤其是在中小型车领域。现在前驱技术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了。

  前驱车更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汽车是个消费品,购车时不光要考虑购车时的成本,还需要考虑今后日常用车成本,这就是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从实际使用成本来说,前驱车传动路线比较简单,传动效率更高,整备质量相对也轻一点,它的燃油经济性比后驱车要好,也就是说,前驱车型可以更加省油。还有一个是养护成本,这牵扯到车辆维修养护便利性的问题。以前的观念认为,前驱结构比较紧凑,一旦发生故障不方便下手,拆卸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起来麻烦而且成本高,这些在前驱设计尚未成熟、部件故障率较高的过去,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现在看来前驱、后驱已经没有明显的养护成本区别,后驱结构虽然看上去部件分散更方便维修,但本身复杂的结构反倒增加了故障率。据调查,后驱车的传动轴中间支撑和联轴节都是故障高发部位,同时它的传动系统油封较多也更容易出现泄漏。

  前驱车更节省空间

  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舒适性上对内部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前驱车在这方面比较有利。因为引擎及动传组件都可放在前轴之前,那么从前轴开始一直到车尾的空间都可以尽量利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布局,更有利于节省车内空间。首先是纵向尺寸,前驱结构可以尽量压缩发动机舱大小,将更多的纵向空间腾出来分给车内空间,另外,前驱车没有传动轴所以不需要像后驱车那样在地板上给后驱设备留出空间,所以在空间的利用上有更多的余地,同时前驱车没有后差速器,后座乘客的腿部空间更宽松,行李箱也更加平整。



分页: 总页数:2
上一篇:网友报道思域侧面撞击测试结果图片(组图) 下一篇:一汽解放多功能车上市
相关导读

    文章搜索引擎

    关键词:

    相关车型9-3 敞篷版


    进入论坛:Saab俱乐部

    价格[查看详情]
    参数[查看详情]
    配置[查看详情]
    图片[进入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