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部发言人2月1日说,今年春运,连原来下浮的车票也不准恢复原价,真正将不涨价落实到位做春运报道多年了,今年是心情最舒畅的一年。尽管票仍很神秘地难买,但我们看到要将不涨价进行到底的决心,感受到顺应民意的苦心。咱们知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别执法部门的个别做法,虽长期遭诟病,却不为所动,基本未见有实质性改观。其中,北京交警“以罚代管”就是明显的例子。不少媒体报道,2006年前10个月,北京市遵守交通法规的车辆比例仅占0.4%,2005年,北京市交通违法罚款总额达到14亿元,平均每个驾驶员每年要交纳467元的违法罚款。“守法率”如此之低,全怪驾车者素质低?换言之,罚款率如此之高,是否该检讨一下交通执法的方式和指导思想。
平心而论,坐火车花钱,天经地义。可上路交这么多钱,我们心有不甘。让人心气难平的还有北京交管部门对待舆论的态度。除了偶然听到要让限速标志明显些之类的话,听到更多的是“这严罚那严罚”的新措施。
处罚违章,也是依法行事。但问题是创造了足够的“守法”条件了吗?北京有多少辆车,城里又有多少停车位,差的数字大概数以几十万计。那些违章标志,都设得合理、设得足够明显了吗?也许北京司机都见怪不怪了。直到有一位南京人小汪偶入京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发现宣武区有个路口,司机接二连三地被“捉”。数了一下,一小时内竟有51位司机违章。原因是禁行标志太不明显了。他投书北京交警,没反应。他找上门去,人家说没错。最后他用纸做了个大“禁行标志”挂在身上,站到路口上了。据报道,还有警察上来说他扰乱治安,是违法。当然,最后在媒体“大合唱”下,这个路口有了新标志。
有人问小汪在南京也这么干吗?他说在南京活了11年,都没遇上这样的事。最后小汪一叹,说这也许不对,但如果能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民意,他不会这么做。
武汉取消交警“处罚任务” 每天15起定量成历史
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党委书记、政委王斌,接受楚天金报记者采访时称,武汉的值勤交警不再将违法纠正量作为考核标准,代之以效果考核。王斌称,这也就意味着以前体现交警管事率的每天纠正违法15起的执法量,将成为历史。
山西省部分市县交警部门仍然依靠“以罚养人”
山西省人大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组近日向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专题报告指出,山西省交警罚款至今没有全额纳入财政预算,部分市县交警部门仍靠“以罚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