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在收购了罗孚的核心技术后,福特却在关键时刻行使了自己的优先购买权,将罗孚的品牌收入囊中。新闻一经曝光,上汽一时间成了受害者的声音不断。因为从任何角度来看,福特都是在将上汽陷入尴尬的境地,令上汽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受阻。
其实,中国企业努力实现品牌国际化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息,同样挫折不断。去年底反响极大的海信等中国企业商标遭西门子抢注一事,海信的遭遇在令人扼腕的同时,也再次提醒开了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营销方面面临的阻力远比想象的大。
但是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观这次罗孚品牌之争,如果拥有罗孚的品牌,最多是走入国际市场可能会更快一些,从长远看,作为投资巨大的自主品牌,上汽不论用哪个品牌,对远期的销售等影响都不会太大。并不是有了罗孚品牌就一定能做好,没有就一定做不好。英国罗孚百年老店,一样落得破产的结局,关键还要看产品,看市场运做。上汽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曾这样表示。
当初上汽和宝马关于罗孚商标的接洽,看中的是罗孚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品牌的影响力对上汽开拓海外市场有一定的益处,中国汽车市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汽车品牌也必将成为世界的品牌,相信上汽自己的品牌成为全球品牌的时间也不会太远。
汽车百年,看起来大局已定。全世界汽车格局都牢牢控制在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标致雪铁龙及宝马、本田、雷诺日产这些巨头手中。但世事难料,谁能料到区区韩国三星会超过索尼这个电子业巨人?就能料到现代会令丰田害怕?
六年前李书福说:“通用福特终有一天会倒闭!”那时,所有人都认为他口出狂言,胡说八道。昔日的全球汽车霸主,多年的世界第一大公司通用汽车不就真的风雨飘摇,面临破产吗?
三星追上索尼,靠的是电子产品时尚化,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不仅要依靠自己的本土优势,也必须有自己独到的竞争力。上汽在最适当的时候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出一个重要的声音---打造中国的国际化品牌。
依靠什么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品牌?借助世界知名品牌成功的经验,“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战略。上汽拥有百年罗孚的核心技术,造出品质决不低于罗孚汽车的车型并非难事。只要在汽车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依靠政府的有力支持和上汽集团强大的号召力,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份额中成为主流还是不难实现的。借助百年罗孚的原有全球拥趸者的青睐,上汽集团在国际市场打开销路指日可待。
“失去了罗孚的商标之后,对以罗孚75为原型车的上汽自主品牌第一款车型来说,不会降低他的市场定位。罗孚的车型定位是中高级车型,而新生产的车型比原来的罗孚75要更大。而且很多消费者也知道,罗孚75本身的定位就比较高,所以即使没有了罗孚的商标,仍然会维持原有的定位,不会改变大方向”。上汽集团的市场传播总监这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