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得好好唠唠汽车行业里的两件大事儿,那就是沃尔沃和保时捷这两大知名车企的裁员情况了。
先来说说保时捷吧,它可是把电动汽车普及率缓慢这个事儿给拎了出来,觉得这情况促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策略,推出更多内燃机驱动的车型。你想啊,原本都朝着电动化大步迈进了,现在市场的反应没跟上预期,这就像是你满心期待跑一场接力赛,结果交接棒的时候出了岔子,节奏全乱了呀。保时捷为此启动了一系列计划,什么 “电池业务重组”,还有 “广泛的成本和规模重组计划”,算下来到2029年得裁掉约3900个工作岗位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博士也直言,现在就是在经历一场猛烈的风暴,不过人家也有那股子劲儿,说接受挑战,而且已经在行动了,这态度倒是值得点赞。
再看看沃尔沃,它宣布的裁员计划也是 “成本和现金行动计划” 的一部分,全球预计要裁减约3000个工作岗位,主要影响瑞典的办公室职位,这对那些员工来说,可真是个不小的冲击啊。
其实这俩车企的情况也不是个例,整个欧洲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大众汽车之前就宣布到2030年在德国要裁员超过3.5万个呢。这说明了啥?说明现在汽车行业的大环境确实变天了,贸易战、电气化这些因素搅和在一起,就像一团迷雾,让车企们都得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
就拿保时捷在中国来说吧,长安保时捷中心,那可是在大陆开的第一家店,多有标志性意义啊,可现在居然要在今年底关闭了,另外金港保时捷中心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这背后折射出的就是转型的艰难呀。虽然保时捷中国的新任CEO潘励驰也在大刀阔斧地改革,想在缩减经销商数量、加大本土研发投入、重视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这些方面做出成绩,可这转型之路哪是那么好走的呢。
沃尔沃也一样,行业充满挑战,想要打造更强大、更具韧性的企业,就得狠下心来做些艰难的决定,提高现金流生成能力,从结构上降低成本。
在我看来呀,这汽车行业的变革就像一场大浪淘沙,车企们都得在这浪潮里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应对变化。裁员确实是无奈之举,但也是为了能熬过这段艰难时期,更好地活下去,再去谋发展。咱们作为旁观者,就只能拭目以待,看看它们能不能在这重重挑战下,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让那些经典的车标继续闪耀在全球的大街小巷了。
小鹏G7你卖23万5千8?等等啊,这是预售价吧?那也不对劲啊,我之前猜你卖23万多,那是因为你用的是图灵AI芯片,但您这Max也不是啊,不还双英伟达Orin-X么?
大号的奥迪Q5L你们是不是都忘了?注意我可说的不是奥迪Q7啊! 这款全新的中国特供燃油SUV,暗藏对宝马X5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咱们挑重点聊。
宝马新世代iX3作为首款Neue Klasse车型,有着诸多亮点。在核心的电池技术方面,它采用了高密度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比目前的方形电池高出20%,这使得iX3 50 xDrive 的EPA续航里程预计达到400英里,在WLTP标准下为800公里,CLTC标准下更是高达 900公里。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的续航虽然也很出色,但宝马iX3在续航里程上已经能与之抗衡,而且iX3在豪华感和科技感方面更胜一筹。
一汽丰田bZ5以12.98万起的价格正式上市,看似只比预售便宜200元,实则暗藏“王炸”福利!丰田确实“有点东西”!bZ5把激光雷达、高阶智驾、630km超长续航和21英寸大轮配齐了。预售期500元意向金还能抵5000元购车款,相当于白捡4500元优惠。
大家都说,这是一汽丰田憋了好久的纯电车,它们做电动车速度太慢,现在这车一出来,感觉确实有点东西。这就好比,有人三分钟泡面都嫌慢,有人炖鸡汤能盯砂锅两钟头,重点不是快慢,是知道自己要啥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