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SHOW 原创]
零跑汽车获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投资的15亿欧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价值获得再次印证的同时,零跑汽车获得的投资金额也刷新了外资投资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记录,在此之前,大众汽车向小鹏汽车增资7亿美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而零跑获得的投资是小鹏获得投资的两倍还多。此外,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老股转让的方式,向蔚来进行总计约11亿美元(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
事实上,外资投资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案例已经早有先例,不过大多是头部玩家之间的合作,其中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而今,以民营三强为代表的国内车企逐渐被外资冷落,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开始成为外资争抢筹码的对象。民营三强为何不再受到外资追捧?什么原因突然让新势力成了香饽饽?谁会成为下一个零跑?本期《爱卡独角SHOW》我们来聊一聊。
民营三强为何不香了?
随着国内率先跨入新能源车时代,外资也逐渐将合资的矛头从过去青睐与国有车企搭伙过日子转向民营三强。不可否认,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民营三强在新能源车发展初期更加先知先觉,在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同时也相比国有车企更快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能源车体系,这也是当时那个年代,促使外资开始尝试与民营三强搭伙的原因。然而,从目前来看,外资与民营三强的合作几乎都不尽如人意。
作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顶流,比亚迪可谓要市场有市场,要技术有技术,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巴菲特能够在2008年就认购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比亚迪。然而,截至目前,巴菲特已经累计减持比亚迪H股超过12次,持股比例也从最高时的19.92%减至现在的7.98%。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是资本市场对比亚迪的认可,丰田和奔驰则是实打实地和比亚迪搭伙过日子。
2020年3月25日,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丰田汽车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0%,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相关衍生车辆,同时也包括相关车型的设计、开发以及零部件的相关业务。简单来说,双方的合作模式实际上就是比亚迪给丰田提供新能源车的先关技术支持。
2023年3月,双方合作打造的首款车型bZ3正式上市,该车由丰田提供整车设计,比亚迪提供三电技术,搭载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提供的相关电池组。从销量上来看,截至目前bZ3的累计销量已经接近2万辆,平均月销量维持在5000辆以下。这样的成绩对比丰田来说绝对可以用“里程碑”来形容,毕竟丰田原生的bZ4X的月销量已经降至个位数。然而,相比比亚迪旗下的同级车型,这样的成绩连及格都算不上。值得一提的是,bZ3上市之后仅三个月,12205辆bZ3就因故障被召回。
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算不上成功,而比亚迪和德国巨头戴姆勒生出的孩子——腾势同样碌碌无为。腾势的车首款车上市于2014年,后又陆续推出腾势300、400、500以及腾势X(参数|询价)。2015至2020年,腾势销量分别为2888辆、2287辆、4713辆、1974辆、2089辆和4175辆。此后腾势300、400、500陆续停产,只剩下腾势X在售,其2021年的销量也不过4783辆,而如今腾势官网上也不见腾势X的身影。
戴姆勒和比亚迪的联姻几乎是以失败告终。2021年12月比亚迪与戴姆勒签署了调整腾势架构的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比亚迪所持腾势汽车股权从50%上升到90%,全面主导腾势汽车的发展。品牌焕新后,腾势相继推出了包括D9、N7、N8在内的数款新车,累计销量已突破十万。腾势的品牌跃升,不免让康林松有些唏嘘。
民营三强中的长城和吉利虽然和外资的合作没有发展到如此窘境,但发展也颇为缓慢。2019年12月27日,宝马和长城汽车合资成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光束汽车是长城汽车首个合资项目,也是德国宝马全球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双方的合作模式首次采用“合资不合营”的模式,即共同研发、生产汽车,但产品将按品牌分别进入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各自服务网络进行销售。今年10月14日,国产全新MINI纯电车型正式下线,这也是成立四年之后,光束汽车下线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四年时间仅推出一款车型,而且还是一款油改电车型,这样的节奏已然落后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
与戴姆勒联姻的不止比亚迪,还有吉利。2019年12月27日,吉利和梅赛德斯-奔驰共同出资成立了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并推出smart纯电品牌,双方各持股50%。smart此前为奔驰的燃油车品牌,与吉利合资之后,smart成为新能源品牌。2022年6月,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构打造的smart精灵#1(参数|询价)上市,新车由梅赛德斯-奔驰设计部门负责造型设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smart品牌今年的累计销量为33645辆,虽然比当年的腾势强出不少,但距离一线新势力品牌还有不小的距离。总的来说,外资与民营三强的合作案例并不少,但出彩的并不多,而这也或多或少打消了外资继续与民营车企合资的意愿。外资也想尝点鲜。
新款问界M7大定已突破10万辆。同时,新问界M7还将新增两款车型,分别为问界新M7 Max后驱智驾版五座与六座,售价28.98万元和30.98万元。
11月28日,智界S7正式上市,共4款车型,售价24.98-34.98万元。智界S7是华为智选与奇瑞合作的首款车型,定位纯电中大型轿跑车。
长安启源Q05作为长安起源系列第一款SUV车型,不论在尺寸、配置、动力在同级竞品众都有很大的优势,在同级车型必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年的“蔚小理”之首可能正在经历自品牌成立以来的最大一场危机,蔚来目前的现状如何,是什么导致了目前的窘境,自救动作能否力挽狂澜?
刚刚过去的8月,起亚全球销量为255481辆,同比增长5.2%。今年上半年,起亚全球累计销量为1575920辆,同比增长11%的同时创出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