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新能源频道 原创]
1月13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137GWh,同比增长17%。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再一次夺得冠军,这也是宁德时代连续第四年装机量登顶。
2020年宁德时代全年装机量达34GWh,同比增长2%,涨幅较小。排名第二的LG化学全年装机量仅比宁德时代少3GWh,达到31GWh,较2019年增长了19GWh,涨幅达150%。
经过异常曲折的一年,宁德时代虽然只有小幅增长,但仍保持住了冠军地位,不过与LG化学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此外,另外两家韩国动力电池企业SDI和SKI分列第五和第六位,增长率也相当可观,分别达到81%和284%。除了宁德时代之外,还有4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登上榜单,分别为比亚迪、远景、国轩高科、中航锂电,分列第四、第七、第八、第九。
把目光放回国内,同样在1月13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中国最新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3.6GWh,同比累计上升2.3%。宁德时代再次登顶,并且大比分领先其他对手。
在国内市场,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中航锂电、国轩高科、松下、亿纬锂能、瑞浦能源、力神电池、孚能科技。宁德时代全年装机量达31.79GWh,占市场总装机量的14.9%。
国内市场中,比亚迪无悬念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到14.9%。LG化学则被比亚迪反超,位列第三,装机量也与前两名有不小的差距,为4.13GWh,占市场总装机量的6.5%。
比亚迪2020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有小幅度下滑,装机量与宁德时代和LG化学拉开差距。目前比亚迪将重点放在使用磷酸铁锂材料的刀片电池上,随着2021年更多搭载该电池的新车登场,或许可以抢回一部分市场。
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虽然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宁德时代装机量落后于LG化学,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好转,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恢复,九月份以来宁德时代订单迅速提升,随着供货特斯拉消息的放出,加上五菱宏光MINI EV等车型的热销,之后几个月里装机量连续超过LG化学,最终取得全年装机量第一的成绩。
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范围的热销,为其电池供应商带来大笔订单以及可观的收入。
不过虽然在国内市场宁德时代保持着难以撼动的优势,但是在全球市场中,相比2019年的大幅领先,今年宁德时代装机量只比LG化学多了3GWh。整个一年中,LG化学与宁德时代你来我往,反复角逐榜首的位置,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宁德时代最后只能说是险胜。
LG化学是特斯拉和大众MEB平台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与包括戴姆勒、通用、日产等全球主要车企都有合作,中为其带来了丰厚的订单。前不久,LG化学又将电池业务独立拆分出来,独立之后的LG Energy Solutions(LG能源解决方案)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首次IPO,其市值预计将达近6000亿人民币。随着一些全球车型的热销,LG化学未来在全球市场超过宁德时代并非没有可能。
编辑点评:从去年的全年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来看,整体格局其实并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头部玩家依然被中韩日三家包揽,国内市场中宁德时代保持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在全球市场中,韩系企业的份额突飞猛进,其中LG化学已经严重威胁到宁德时代的地位。随着特斯拉Model Y、大众ID.系列等重磅新车陆续登场,LG化学还会迎来一大笔订单,使得本来真猛的势头再进一步,不知道接下来谁能抢占2021年动力电池头把交椅。
精彩内容回顾:
咱今天不聊别的,就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官方也没剧透,咱一起分析分析猜猜看。首先极氪9X和009一样,定位都是家族的旗舰,009的定价在那摆着呢,卖40多万,9X肯定也不会低于40万。
最近奥迪宣布放弃2033年停产内燃机的消息,堪称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风向标式转折。当行业还在为纯电转型摇旗呐喊时,这位德国巨头用「务实」二字重新定义了转型节奏 —— 不是倒退,而是在市场与技术的博弈中找到了更聪明的平衡点。
出众的套件版比普通版贵1万,多的可不止是运动套件和专属的红色车漆,光这俩东西他也不敢收你1万,就算加上全车Alcantara内饰也不值啊。别慌,还有全LED矩阵大灯、前排座椅通风、加热。以前你敢想么,ID3都能给你配上座椅通风了,这回你觉得这一万花的值么?
车企改款一辆车和我们改脚本一样,一个听消费者的需求,一个听老板的需求,告诉你让你修改,你改少了吧,不痛不痒没感觉,改多了又怕还不如之前,更不喜欢,这个度很难拿捏。
作为奥迪全球销量支柱,第三代Q3的设计革新极具辨识度。分体式灯组堪称点睛之笔:车顶23像素模块组成的数字日行灯支持四套动态光效,下方矩阵LED大灯首次实现变道灯光警示 ——拨转向时路面会投射动态引导线,这种 “可视化安全交互” 比传统提示更直观。车身风阻系数降至0.30,虽不及小鹏G7的0.23,但通过优化侧裙与格栅导流板,在SUV造型中实现了风噪与通过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