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说起宝马M Power,屏幕前的你首先想到了哪款车?纵使M5圈速神勇,M2玩味十足,但最能体现M精神的却始终是M3/M4。作为终极驾驶机器的代名词,M3和M4在M Power版图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如今,全新宝马M3/M4来到了人们身边,这一次,它们将为世人带来怎样的惊喜?
在日前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全新M3四门轿车(Sedan)和M4双门轿跑车(Coupe)完成了全球首秀,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这里阅读实拍文章。当然,驾驶爱好者们关注的想必是性能特点,只可惜目前还没有试驾车可以体验,所以就让我们先从技术角度一探究竟。
大鼻孔不只是装饰
从F30/F35到G20/G28,宝马3系为舒适性作出的妥协让车迷们深感惋惜,好在普通版并不是3系的全部,上面还有M Power坐镇。作为BMW M的招牌菜,全新M3和M4自然不会放下性能基因,骨子里仍然坚持着对驾驶乐趣的追求,将家族的硬核基因传承了下来。
宝马 宝马M3四门(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CLAR架构采用纵置发动机布局,支持后驱和四驱两种驱动形式,现已覆盖3系到8系、X3到X7的宝马中高端产品线。全新M3四门轿车/M4双门轿跑车的底盘编号分别为G80/G82,延续了上代的命名习惯。而在E90及以前,M3及其衍生车型与普通版3系享有相同代号。同样延续下来的还有来自轿跑版本的设计语言,只不过新车极为大胆的前脸造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引人注目。
在全新宝马M3/M4身上,M Power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延续。那份设计为功能服务的研发思路,充分体现出“蓝天白云”品牌对于运动性能的不懈追求。
全新S58发动机
BMW的德语全称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意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身负高傲的“姓氏”,宝马在内燃机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M Power更是充当起先锋角色。全新宝马M3/M4的动力系统实现了全面革新,而变化的核心便是S58系列3.0T直列6缸发动机。
宝马集团的发动机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B系列搭载于主流产品,S系列则是为M运动部门而生。作为S系列的最新力作,S58发动机集内燃机技术之大成,在性能和效率两方面相比前作S55都有了突破。在两个涡轮增压器的加持下,标准版的最大功率便达到了353kW(480马力),雷霆版更是拥有375kW(510马力)的强悍输出。
S58发动机采用封闭式水道和无缸套设计,曲轴箱刚性显著提高,实现了出众的燃烧压力。电弧涂层取代了传统缸套,旨在控制发动机重量和机械摩擦,减小不必要的能量损耗。锻造轻量化曲轴降低了旋转质量,竭尽所能来满足驾驶爱好者对高转速的渴望。油底壳设有两个独立腔室和一个集成式吸油管,机油泵可在必要时从小腔室内抽取机油来提供稳定的散热性能,这在极端加速度条件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个单涡管涡轮增压器分别为1/2/3缸和4/5/6缸提供压缩空气,电子废气阀门提高了涡轮的瞬态响应能力。中冷器采用低温回路设计并配备了专用压缩机,用以优化冷却效果,进而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尺寸巨大的进气格栅提供了可观的进气流量,这对于发动机冷却至关重要。发动机冷却装置被分为低温系统和高温系统两个部分,雷霆版还配备了独立的变速箱油冷却机构。
在欧洲市场,全新M3/M4将提供6挡手动和8挡M Steptronic手自一体两种变速箱。具体来看,标准版采用6MT变速箱,8AT则配备给动力更强的雷霆版。纵观同级,全新M3/M4是唯一提供手动变速箱的车型,守住了性能车的尊严。
6MT变速箱带有换挡辅助功能,降挡时可主动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避免出现打滑。相比配备8AT的雷霆版,标准版的整备质量轻了25kg,体现出手动变速箱的轻量化优势。全新M Steptronic 8AT变速箱取代了F80/F82的7挡双离合变速箱,能够更好地兼顾运动性和舒适性。在自动模式下,8AT变速箱可在激烈驾驶时自动实现转速匹配,并动态控制节气门开闭来降低发动机拖滞力矩,让驾驶过程变得更为流畅。
首批进入市场的全新M3/M4将采用后轮驱动,这在许多竞品全面投身四驱的今天显得难能可贵。稍晚些时候,新车还将增加搭载M xDrive系统的四驱版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