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凯迪拉克还推出了第二代CTS-V的两门版车型,两门版车型与四门版车型在动力配置上完全相同,而中间双出的排气则成为了两门版车型最独一无二的特点。
第二代CTS-V两门版诞生于2010北美车展,相比四门版车型,两门版车型拥有一个更大的进气口。
中间双出的排气是这台CTS-V最明显的特征,尤其在当年,这样的排气造型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与两门版与四门版车型相比,第二代CTS-V旅行版要更鲜为人知一些,毕竟当时国人对于旅行车的接受度处于启蒙阶段。
三、第三代凯迪拉克V系列
车型的换代送走了第二代的CTS-V,而更多车型的出现也使得V系列的阵容变得愈发强大。在里面首当其冲的依然是CTS-V。第三代CTS-V在2015年正式推出, 由于第三代CTS-V搭载了科尔维特的C7 Z06发动机,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它看成是一辆四门版的科尔维特。
第三代CTS-V搭载了排量同样为6.2L的V8机械增压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77kW(649Ps),最大扭矩则为854Nm,这也是目前凯迪拉克推出的性能最为强悍的发动机。
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8速自动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可以让第三代CTS-V做出3.6s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而极速则能达到惊人的320km/h。
如此暴力的动力输出让BMW M5与AMG E 63都不敢掉以轻心,而事实上,V系列在推出伊始便将M-POWER和AMG当成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差不多同一年里,ATS的V系列版本也被推出。值得纪念的是,ATS-V并没有采用凯迪拉克V系列惯用的V8发动机,而是采用了一台3.6L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也让其拥有了与BMW M3及AMG C 63在动力上抗衡的资本。
除了常规的四门版车型,凯迪拉克还推出了ATS-V的两门版车型。不过与上一代两门版CTS-V不同的是,两门版ATS-V采用的是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形式。
这台3.6L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提供346 kW(470 Ps)的最大功率,其最大扭矩为603Nm,变速箱方面则匹配了6挡手动变速箱及8速自动变速箱。3.7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及304km/h的极速让BMW M3及AMG C 63都有点望尘莫及。
在此期间,凯迪拉克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Vsport,XTS则挑起了扮演第一款Vsport车型的重任。与V系列不同,Vsport系列的车型在外观上较普通车型几乎没有变化。
XTS Vsport是凯迪拉克推出的第一款Vsport系列车型。除了采用大尺寸的轮圈,XTS Vsport在外观上与普通XTS没有什么差别。
当时的XTS Vsport搭载了一台3.6L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匹配的是一台6速自动变速箱。采用全时四驱的XTS Vsport可以在5.3s内完成百公里的加速。
次年,一直在V系列中担当主力的CTS也推出了Vsport车型,与XTS Vsport一样,CTS Vsport同样搭载了3.6L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10kW(421Ps)。在匹配了8速自动变速箱后,这台车能在不到5s的时间内完成百公里的加速。
在2018纽约车展上,全新的CT6-V正式亮相。虽然之前CT6-V一度被误传会是一款Vsport车型,但其配备的动力总成则宣告着又一款V系列车型的诞生。4.2L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能提供410kW(557Ps)的最大功率和850Nm的最大扭矩,与之匹配的是一款10速自动变速箱。
编辑点评:时间的推移增加了凯迪拉克V系列与日俱增的年资,也让每一代的V系列变得更加迷人。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它那不经意的出现,足以让我们感到兴高采烈。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