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SUV频道 原创]
在国内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原厂性能车的概念基本被德系三强全部涵盖,满大街的梅赛德斯AMG、BMW M-POWER和奥迪RS成为了原厂性能车中的绝对主力。而在美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那些德国工程师们干着相同的事,凯迪拉克V系列便是他们的杰作。
与德系三强性能品牌那源远流长的历史相比,凯迪拉克V系列只能算是一个小弟弟了。V系列的第一个产品CTS-V的诞生年头还没大多数车迷来得早。只是一直以来凯迪拉克在国内的品牌号召力难以支撑其高性能产品的推广,因此凯迪拉克V系列的车型在国内几乎绝种。
凯迪拉克V系列由通用汽车性能部门进行打造,这个部门最早成立于1967年,起初专为一些赛事进行技术支持。
一、第一代凯迪拉克V系列
之前提到的凯迪拉克V系列的第一款产品CTS-V诞生于2004年,整车与当年的CTS同步打造。
这款CTS-V搭载了一台改进过的LS6 5.7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94kW(400Ps),与之匹配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整车完成百公里加速仅需4.6s的时间。
当时的CTS-V属于V系列的第一代车型。在CTS-V推出两年后,凯迪拉克也推出了XLR的V系列的车型。相比之下,XLR-V在国内的“传唱度”要更差一些,毕竟普通的XLR当时在国内都是稀缺物种。
采用后轮驱动的XLR-V搭载了著名的NorthStar 4.4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提供330kW(449Ps)的最大功率和561Nm的最大扭矩,而在2200-6000rpm之间,这台发动机可以提供大约90%的峰值扭矩。与之匹配的是一台6速自动变速箱。
同年,凯迪拉克还推出了STS-V,相比CTS-V及XLR-V,STS-V在外观上显得更加商务。与XLR-V一样,STS-V采用了NorthStar的4.4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不过在动力上要稍稍占优。STS-V同样匹配了6速的自动变速箱,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6s。
二、第二代凯迪拉克V系列
随着车型的换代,凯迪拉克V系列的换代也随之而来。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束生命的XLR和STS自然也不会再出现在第二代V系列的车型阵营中。而当时的CTS-V就以一己之力为第二代凯迪拉克V系列进行了代言。
2008年第四季度,凯迪拉克发布了第二代的CTS-V车型。这台车型基于通用的Sigma II平台打造,采用后轮驱动。
该车搭载了基于科尔维特ZR1 LS9发动机打造的LSA EATON 6.2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可以提供410kW(557Ps)的最大功率和746Nm的最大扭矩。第二代的CTS-V提供了6挡手动变速箱及6速自动变速箱。
采用这一动力总成的CTS-V四门版车型在3.9s内便可完成百公里的加速。而比这个更为出彩的是,当时的CTS-V是纽北最快的四门版量产车型,这个记录在后来被保时捷的Panamera打破。
梅赛德斯-奔驰三款改款SUV“齐聚一堂”,正以家族化设计革新与技术升级,重塑豪华SUV市场标杆。今天我们从核心亮点切入,解析这场设计与性能的双重进化。
小鹏G7你卖23万5千8?等等啊,这是预售价吧?那也不对劲啊,我之前猜你卖23万多,那是因为你用的是图灵AI芯片,但您这Max也不是啊,不还双英伟达Orin-X么?
大号的奥迪Q5L你们是不是都忘了?注意我可说的不是奥迪Q7啊! 这款全新的中国特供燃油SUV,暗藏对宝马X5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咱们挑重点聊。
宝马新世代iX3作为首款Neue Klasse车型,有着诸多亮点。在核心的电池技术方面,它采用了高密度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比目前的方形电池高出20%,这使得iX3 50 xDrive 的EPA续航里程预计达到400英里,在WLTP标准下为800公里,CLTC标准下更是高达 900公里。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的续航虽然也很出色,但宝马iX3在续航里程上已经能与之抗衡,而且iX3在豪华感和科技感方面更胜一筹。
一汽丰田bZ5以12.98万起的价格正式上市,看似只比预售便宜200元,实则暗藏“王炸”福利!丰田确实“有点东西”!bZ5把激光雷达、高阶智驾、630km超长续航和21英寸大轮配齐了。预售期500元意向金还能抵5000元购车款,相当于白捡4500元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