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深度观察 原创]
3月28日,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如期召开,相比于财报数据,公众显然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自去年10月回国后以华为副董事长、CFO身份首次亮相的孟晚舟女士。即使这样的画面充斥着胜利的乐观主义情绪,但仍难掩华为这艘巨轮尚未驶出“迷雾”的现实。
从数据看,受2021年疫情持续、美国制裁等多重因素影响,华为的2021年营收为6368亿元,同比下滑28.56%。具体到核心业务,下滑幅度最大的消费者业务(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消费电子产品)收入同比下滑50%,这显然与高端手机芯片受限有关,尽管该公司对于放弃手机业务的传闻始终予以否定,并多次表示将很快恢复5G手机的供应。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眼下只有找到新的增长引擎,才能帮华为度过难关。
因此,当轮值董事长郭平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时,大多汽车媒体不禁莞尔一笑。
对于深耕智能汽车产业多年,并已经将触手伸向汽车行业各个角落的华为而言,其实“造”不“造”车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家科技巨头目前对自身汽车业务的定位是 “增量部件供应商”。所谓增量的部分,就是随着高级别驾驶辅助的普及和智能座舱的发展,车企急需的自动驾驶软件以及计算和联接技术。据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供的数据,在传统汽车走向完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以后,传统部件的构成只会占30-40%,而剩余的60-70%是与电子、计算、通信、软件相关。因此,华为目前的汽车业务布局涵盖激光/4D雷达传感器、多合一动力系统、驾驶辅助算法、车规级鸿蒙系统甚至基于华为线下门店的新车销售业务。
华为还针对车企提供了套餐式的“HUAWEI Inside”全栈式解决方案,包括深度介入整车研发、制造以及上述全套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软硬件供应。其中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品牌AITO问界首款车型——M5就是采用“HUAWEI Inside”的代表车型。
此外,华为还针对车企提供了套餐式的“HUAWEI Inside”全栈式解决方案,包括深度介入整车研发、制造以及上述全套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软硬件供应。从AITO问界M5,到极狐 阿尔法S 华为 HI版以及将于第二季度亮相的阿维塔11都是其代表作。可以说,如今华为在汽车行业覆盖了从研发、制造、软硬件到终端销售整个产业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车身和座椅,华为拥有智能电动车上所有的技术。
从2013年布局车载互联,到如今逐渐成为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博世”,身为科技巨头的华为又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呢?
华为:我可以不造车 但要懂得怎么造
时间回到2013年,仍以F70作为代号的法拉利 LaFerrari横空出世,完美接过了Enzo的衣钵,而丰田86凭借着平易近人的售价和出众的驾驶乐趣再度点燃了人们对日系平价性能车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同年特斯拉Model S首次荣登挪威新车月销量榜单冠军,这也是有史以来首辆纯电车型获此殊荣。正是在这个让人嗅到变革味道的时代,华为开始布局智能电动车领域。
2013年,特斯拉Model S首次荣登挪威新车月销量榜单冠军,这也是有史以来首辆纯电车型夺得单一国家畅销车排行榜榜首位置。
2013年12月,华为发布了首个车规级产品——ME909T车载模块。这个车载模块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车机接入互联网以及相关的信息数据传输。发布会现场,时任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产品线副总裁刘晓滨说:“华为终端只会聚焦于自己擅长的车联网通信解决方案,不会越出这条边界,其他的都交给合作伙伴。”
2013年12月,华为发布了首个车规级产品——ME909T车载模块。这个车载模块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车机接入互联网以及相关的信息数据传输。
而就在ME909T车载模块发布的前后,华为宣布成立车联网业务部,并将该部门隶属于著名的2012实验室,不同于产品研发,这是一个完全理论导向的实验室,负责基础软件研发和产品底层逻辑的研发。
2015年,华为与大众的首个研发成果——基于华为手机的MirrorLink app正式亮相。该系统类似苹果的CarPlay,可以将用户手机上的导航、音乐、短信等信息直接投屏至车机屏幕。
一年之后,华为先后与东风、广汽、上汽等车企建立了合作,致力于车联网领域的联合研发,到了2015年,华为“车联网”的朋友圈又陆续加入了大众集团、奥迪、PSA集团(现Stellantis集团)等跨国车企。而就在同年,华为与大众的首个研发成果——基于华为手机的MirrorLink app正式亮相。该系统类似苹果的CarPlay,可以将用户手机上的导航、音乐、短信等信息直接投屏至车机屏幕,大众宣布,未来将在国产和进口车型上陆续配备该系统。随后,华为又接连拿到了奥迪、奔驰等车企的通讯模块订单。2016年,华为又与奥迪、宝马、戴姆勒、爱立信、英特尔等八家企业成立了“5G汽车联盟“从自身擅长的通讯领域开始,陆续整合AI芯片、云服务等模块,提供智能汽车的全套数据支持。
任正非本人是忠实的Bimmer,他的日常个人用车就是一辆宝马750Li(F02)。
虽然直到2018年,华为一直对外宣称车联网会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早在2014年初的一次内部讲话中,一直钟情宝马的任正非花了很大篇幅分析这家老牌豪华车制造商是否会被势头正盛的特斯拉彻底抛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巴伐利亚人不因循守旧,宝马就一定能在电驱、智能座舱等领域超过特斯拉,而华为是另一个追赶特斯拉的“宝马”。
正是在这次讲话的鼓舞下,华为的研发部门开始了汽车产业更深的探索。同年,华为开始与东风合作研发L4自动驾驶车,此外又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开启了与北汽和长安的深度合作。
2018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改装了一辆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保时捷Panamera,尽管目的只是为了展示该品牌旗舰手机Mate 10 Pro强大的AI能力,但却加深了外界对其即将“造车”的猜想。
在自主研发方面,华为也从未停下脚步,2019年1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V2X的多模芯片Balong 5000及5G通信硬件MH5000。该芯片可用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与此同时,华为开发了人-车-家全场景贯通的第二代手机车载互联系统——华为HiCar;同年的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该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车机系统——鸿蒙OS。
2019年的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该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车机系统——鸿蒙OS。
2021年初,一则关于华为自动驾驶的短视频在全网引起了轰动,在这段视频中,测试车在驾驶者双手离开方向盘的的情况下,自如流畅的穿过了复杂的十字路口和拥挤市区中的狭窄道路,对于逆行快递员、路口转弯抢行车辆等真实且富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场景都处理得当,而这背后的支持就是华为的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2021年初,一则关于华为自动驾驶的短视频在全网引起了轰动,在这段视频中,测试车在驾驶者双手离开方向盘的的情况下,自如流畅的穿过了复杂的十字路口和拥挤市区中的狭窄道路,对于逆行快递员、路口转弯抢强行车辆等真实且富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场景都处理得当。
从硬件看,目前该系统搭载了3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3个摄像头,同时,华为通过自研AI芯片和基于芯片的计算平台,让其在高阶自动驾驶技术中掌握绝对的自主权,2018年,华为就发布了AI芯片昇腾310和昇腾910及支持L4自动驾驶的计算平台——MDC600。而在华为深度参与的极狐 阿尔法S 华为 HI版上,则内置了算力高达400TPS的更高性能芯片。
先聊两句26款Cyberster,别看就是个年型款,说是也有十大升级,增加了鸢尾青新车色、红黑配色新内饰、加大后备厢空间、增加挡风板、新增电动腰托;语音识别优化、新增敞篷计数器功能、全场景音效矩阵。底盘经过了全新调校、BMS优化续航提升。
银河M9尺寸挺大,长5米2,轴距超3米1,车内能用的空间占比88%,第三排坐人应该不会太憋屈。车头用了叫“星汉涟漪”的灯带,估计只有高配才有。常规机械门把手,这点还不错。
你马自达诚不欺我,EZ-60终于有信儿了,9月底就要上市了。虽然说叫EZ-60啊,不过这外观、内饰跟现在的EZ-6不太一样,而是把之前那概念车基本给还原了。
随着理想ONE车型在国内市场推出后,增程式车型在国内市场销量可谓是一路飙升,销量增长了近50%。而宝马汽车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并悄悄的酝酿着一个“大动作”!
咱今天不聊别的,就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官方也没剧透,咱一起分析分析猜猜看。首先极氪9X和009一样,定位都是家族的旗舰,009的定价在那摆着呢,卖40多万,9X肯定也不会低于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