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mbler这种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车型就如同Cafe Racer一样,都是由骑士根据需求DIY后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改装风格,如果说Cafe Racer更注重公路竞速,那Scrambler施展拳脚的地方则多在非铺装路面。随着时间的推移,Scrambler风格凭借出色的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但在Scrambler并未开始普及前,英国凯旋就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开端,通过推出原厂越野改装的Bonneville T120TT、T120C、TR6C等经典Scrambler车型抢占了英国及北美市场,让这些热爱旷野追逐竞速的年轻人们有了释放荷尔蒙的强大工具。时至今日,在许多厂家都在疯狂推出现代复古车的同时,越来越难以忽视Scrambler的存在,但真能带你野起来的Scrambler却寥寥无几,而凯旋Scrambler 1200 XC正是这凤毛麟角中的狂野分子。
Bonneville Scrambler 1200 XC其血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当时攀爬车型刚刚萌芽不久,凯旋便推出了全球最早的厂家量产攀爬车型--经典的Bonneville T120TT和TR6C(配图为Bonneville T120TT)。
Scrambler 1200 XC最大限度的遵循了凯旋经典Scrambler车型的设计特点,但我们还是从车身上的铝合金装饰上看到了“MODERN CLASSICS”的影子,但也正是这些细节的点缀让它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由于Scrambler车型的越野特性,Scrambler 1200 XC在设计时取消了Bonneville车型上常见的镀铬配件,并大幅提升了后挡泥板的长度和高度,营造出独特的旷野风。
虽然同属Bonneville车系,但Scrambler 1200 XC尺寸比其他Bonneville车型要大了不少,视觉冲击力更强,尤其是长行程悬挂和前21寸后17寸轮圈搭配所营造出的越野车风格,让人过目难忘;同时Scrambler 1200 XC还经过了一系列轻量化处理,让它的车重维持在了225kg,甚至比CRF1000L这种硬派拉力车还要轻。
为了激发出Scrambler 1200 XC的越野潜能,车身进行了大幅收窄处理,以便驾驶员能在站立骑行时更好的用下半身掌控车辆。
在LED流行的当下,设计师可以将大灯尺寸进一步缩小,Scrambler 1200 XC的不但采用了家族中少见的LED光源,还融入了颇具设计感的LED日行灯,无论是白天黑夜都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
相比Bonneville家族其他车型,Scrambler 1200 XC的油箱体积更小,但它的容量非常可观,达到16L。此外,油箱前部亮漆面与后部磨砂漆面的工艺也体现出了Scrambler 1200 XC的独特风格。
棕色皮质的Scrambler风格座垫配合车型专属的墨绿色,不仅满足了视觉上的需求,还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其840mm的座高也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驾驶所需。
原车自带的铝合金护板可以减少越野时碎石对发动机的伤害,也减少了消费者的后期改装成本。
前21寸后17寸的轮圈搭配已经达到了硬派ADV车型的水准,而真空辐条轮圈的出现也给了我们一个惊喜;Scrambler 1200 XC出色的越野能力和它所选择的轮圈规格也有很大关系。
为了满足非铺装路面驾驶,Scrambler 1200 XC使用了两条由象牌提供的TOURANCE多功能轮胎,龟背纹路的设计风格让它彻底兼顾了公路与非铺装路面的行驶能力;Scrambler 1200 XC的轮胎规格为前90/90 R21,后150/70 R17。
这根贯穿整个车身的排气管可以说是Scrambler 1200 XC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先不论它的功能性,光是这个唬人外观就足以赚足路人的目光。
点击下方视频感受一下Scrambler 1200 XC的独特声浪吧: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