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爱卡短评 原创]
距今90多年前,阿瑟·格布里森和古斯塔夫·拉尔森创立了沃尔沃汽车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便奠定了“以人为尊”的理念。他们向世界阐明:“车是由人来驾乘的。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指导原则是,而且必须是——安全。”
作为北欧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为了践行“以个性化、可持续和安全的方式为所有人提供畅行无忧的出行方案”这一企业宗旨,以人为中心,用富有人性化的科技创新,在安全理念和技术上不断寻求超越。
▼与世界共享创新成果
自1959年推出三点式安全带起,沃尔沃汽车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分享多项安全创新成果。2019年,沃尔沃汽车启动“E.V.A. 沃尔沃安全平等行动”,指出汽车安全开发领域的不平等问题,并宣布向全世界免费分享沃尔沃汽车60年来对汽车安全的深入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这是继60年前无偿分享三点式安全带专利之后,沃尔沃汽车又一次展示出与业界共同进步的努力。它的推出再次证明,沃尔沃汽车乐于分享公司的核心技术,并以此造福于社会大众。同时,沃尔沃还宣布了一系列安全的倡议与举措,彰显出沃尔沃汽车向着“到2020年,没有人因为驾乘新款沃尔沃汽车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的愿景所迈出的坚实脚步。
作为共享的重要渠道,沃尔沃将开通中央数字图书馆,这是“E.V.A. 沃尔沃安全平等行动”项目的重要部分,目的是方便公众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沃尔沃汽车的多项安全研究成果 。其中,首先提供与乘员保护相关的资料。资料中所包含的研究论文以及各种数据体现了沃尔沃汽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方法,多年来,这些资料助力沃尔沃持续不断地取得了大量与安全相关的重大创新成果。
▼聚焦更远的未来
借力于汽车“电动化、互联化、共享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沃尔沃汽车近年来开发并配备了以IntelliSafe智能安全科技、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T8 E驱插电混动为代表的诸多先进技术,同时,还将普通的车辆安全概念扩展到“健康用车”的更高境界,其独有的“Clean ZoneTM清洁驾驶舱”就是其中一个的案例。Clean ZoneTM清洁驾驶舱是业内先进的空气质量解决方案,从内饰材料的环保健康开始,到确保进入座舱的空气足够清洁、优化车内空气质量、降低对外排放等多个方面提供安全保障。
而沃尔沃汽车对安全与健康技术的开发,从来都不只是为了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通过必要的第三方碰撞测试,深思熟虑的它还将眼光早已放在了更远的未来。为实现2020愿景,沃尔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要实现真正的零伤亡,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而这些挑战都与人类的行为有关。为此,沃尔沃将把旗下车型的最高时速调整至180公里/小时;考虑到不同的交通状况(包括时间、天气和周围环境因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超速,沃尔沃正在研发自动限速装置,以根据差异加以区别。此外,自2020年起,沃尔沃汽车旗下全系车型将在全球范围内标配“Care Key 关爱钥匙”,只要驾驶员愿意,就可以通过控制车速,令驾驶更加安全;为了应对醉驾和毒驾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威胁,沃尔沃汽车计划在下一代SPA平台上推出“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它将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驾驶员采取行动。据官方称,以上介绍的创新成果,有些很快就会被投放市场,还有一些要过几年才会面世。
从1959年在全球首创三点式安全带开始,到1972年发布世界第一款儿童安全座椅,1994年全球首先装备侧安全气囊,2002年首创防翻滚稳定控制系统,2008年第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碰撞预防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2014年世界首创的道路偏离保护系统……这些数之不尽、拯救无数生命的安全成果,正是源自瑞典人从诞生下来就追求的简单理想——珍惜自然,尊重生命。
据悉,福特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底特律车展期间透露,尽管目前中国市场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2024年期间仍然实现约44.09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小鹏新X9已完成申报,共4款版型(两/四驱各2款),外观、尺寸与现款一致,标配19英寸轮毂,可选20英寸,新轮圈造型与右舵版相同,高配版取消激光雷达,用黑色装饰板代替。新X9标续版将匹配中创新航磷酸铁锂电池(现款 亿纬动力),长续航版匹配中创新航三元锂电池,整备质量较现款增加,预计电池容量调整。
比亚迪新元PLUS已完成变更扩展申报,采用运动化包围+大尺寸格栅,升级三目摄像头、侧翼子板摄像头、新运动轮圈和D柱装饰板等,看起来比现款精致不少。
目前斯巴鲁WRX STI S210特别版车型,已在日本东京汽车沙龙上首发亮相,新车计划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开售,并限量推出500台供消费者选购。据悉,限量版S210车型,也被官方誉为“STI整车的巅峰之作”,性能、底盘和造型相比基础款车型均有所升级。
目前丰田全新GR Yaris车型已在日本东京汽车展上首发亮相,新车也可视为“小号卡罗拉”高性能运动版车型。据悉,新车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前首发亮相,并有望在2026年初上市开售,后期也将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 市场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