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休闲八卦 > 正文
冻雨中的四驱之舞 奥迪运动车系战赛道
 

[爱卡汽车 文化频道 原创]

十二月的江浙有着与温婉春夏背道而驰的严酷寒冬,梅雨一改潮湿温腻变成了刺骨的冻雨,砂砾大小的冰晶落在头上身上,让我这个来自北方的粗人体验了一回江浙的严冬。并不凛冽的寒风能轻松穿透衣服带走热量,连绵不绝的冰雨让本就以打滑著称的浙江国际赛车场变得更加凶险。一夜封冻之后的清晨,我在这条赛道上重逢了一群老朋友。

奥迪赛道

奥迪RS赛道培训我并不陌生,两年前在盛夏的珠海我也曾驾驶RS 7与R8飞驰,RS 7强悍的加速能力和R8超高的极限给我的震撼恍如昨日。只不过这次不能再期望抓地力赋予我飞驰的勇气,冻雨将柏油路面的摩擦系数大幅度缩小,我只能抓住四驱系统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还好,科目训练循序渐进,从最初级的刹车变线来慢慢适应这条无比湿滑的全新赛道,我期望到最后能与这群老朋友在赛道当中跳一曲华尔兹。

奥迪赛道在湿滑的赛道上全力加速,扭矩甜区爆发的能量让quattro四驱系统也难以招架,后轮扭动一下适应地面之后轮胎便获得了最大抓地力,随后的加速过程与干燥路面无异,不再有任何滑动失控。

奥迪赛道重刹激活ABS系统,瞄准目标线路柔和地操作方向盘,RS 7会听话地刹停在目标车道中。任何过激的行为都能让本就压力巨大的前桥突破极限开始推头,所以轻柔精准的转向是本环节的训练重点。

奥迪赛道为了增加训练难度,在刹车点会随机激活一盏信号灯指示目标车道,保持最大刹车力度和轻柔转向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指示变线,这对驾驶者的心理素质训练很有帮助。

适应了湿滑的场地之后难度随之提高,蛇形绕桩项目不仅考验手眼结合,还对驾驶者对车辆状态的感知程度有着很高要求。在绕桩项目中,油门与转向要交替配合才能让车辆以合适的速度和线路完成挑战,过快的速度能够让你快速通过一两个桩桶,但随后的线路一定会被打乱,正确绕桩节奏也会离你而去。

奥迪赛道蛇形绕桩项目使用的是RS 6 Avant这款“地表最强旅行车”,前置V8发动机是绕桩时的不小挑战,所以速度和方向的控制和车身姿态的感知是本环节培训的重点。

奥迪赛道湿滑的地面根本用不到S挡,D挡模式下倾泻而出的扭矩也足够让它随时打滑。收油让载荷前移,不超过90°的方向盘转角足够让车头对准下一个桩桶,转向太快绝对会推头。

奥迪赛道绕过桩桶车身回正,回正方向的同时补一脚油门保持速度,松开油门转向绕桩,这个做起来比说起来难得多的理论就是绕桩的秘籍。

奥迪赛道贪快几乎是所有人的状态,推头也是他们收获的恶果。要保持车身姿态就一定要控制速度角度与重心,超低摩擦系数的路面降低推头与甩尾的触发门槛,湿滑路面更需要细腻的控制。

奥迪赛道由于RS 6前桥有一台硕大的V8发动机,所以不能给前桥过大的压力,否则推头在冲你招手。油门也不能过大,不然四驱车也会毫不迟疑地甩起来,湿滑地面更是如此。

如果说紧急变线训练的是油门刹车和转向操作的话,蛇形绕桩就是对紧急变线项目的考核。动态情况下根据实际路线控制油门和刹车,让整车游走在滑动边缘且达到最高速度,这才能够提高驾驶者的真实技术。所以看一个人是否具备驰骋赛道的技术基础,只要看他的绕桩时的表现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就该上赛道了。

 

浙江国际赛车场是一条去年才投入运行的全新赛道,3.2km的赛道依山而建,最高落差达到了20m,是一条颇具难度的F2级别的赛道。这条赛道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我从没有在这条赛道上开过车,第一次挑战它竟然是一个下着冻雨的冬天,驾驶的还是两款扭矩超过560Nm的高性能车,还真的有一丝紧张。

奥迪赛道16个难度不同的弯道串联起这条落差达到20m的赛道,3.2km中的每一个弯角对我来说都是挑战,不知道奥迪看家的quattro四驱系统能不能带我在无比湿滑的弯心起舞。

奥迪赛道奥迪R8 V10 Coupe Performance(下简称R8)是目前奥迪运动家族旗舰,5.2L V10发动机让它的动力足够征服浙江国际赛车场,但征服赛道不止需要澎湃的动力,还需要我有足够精准细腻的操控。

奥迪赛道湿滑的赛道会让太过侵略性的油门带来的问题瞬间放大,即便是四驱系统也无法控制甩出的车尾,只能依靠ESC系统介入修正。所以油门要比绕桩时更加细腻更加轻柔,当然也必须要足够精准。

奥迪赛道出弯后随着方向回正逐渐打开油门,全力加速时quattro四驱系统让扭矩得到充分利用,R8的动力储备似乎无穷无尽,尤其是转速逼近8000rpm时那种让我心跳加速口干舌燥的快感,好不过瘾!

奥迪赛道中置发动机带来的好处就是前桥负荷完全可以通过操控来改变,杀向弯心的时候反应更加迅速更精准,位于身后的发动机也可以增大车尾抓地力,保证更高的过弯速度,前提是要控制好油门开度。

奥迪赛道即便如此湿滑,R8依旧表现出无比的可控性,除了在长活弯中我略微突破了车尾极限让后轮活跃了一把之外我们都非常稳定,并没有被冻雨剥夺了所有的驾驶乐趣。

奥迪赛道RS 6 Avant在赛道中表现并不比R8差,虽然前轮有些显得不堪重负更容易推头,但出弯加速时更出色的表现让它的感官刺激更强。

发动机位置的不同让这两款车有完全不同的重心分布,R8中置发动机让它更平衡,弯间速度更高且更加稳定,可一旦油门过于激进就会甩尾,湿滑路面表现更加明显。相反,前置发动机的RS 6 Avant重心在车头,弯前必须要将车速降到合理范围之内,否则它会给你展示最标准的推头。出弯之后可以更大胆地开油加速,四驱系统的兢兢业业让它能更快提速。所以,针对不同车型要有完全不同的驾驶方式与技巧,多加练习是征服赛道的唯一道路。

奥迪赛道从大赛道出来到后场的桩桶赛道中感受一下最强钢炮,更窄的赛道对车辆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还好本环节中的RS 3和TT RS无论是动力储备还是驱动形式都能满足我的需求。

奥迪赛道小赛道更不能贪油门,涡轮起压时扭矩爆发的闯动很容易让我错过刹车点,更高的极速反而不如更顺滑的线路来的实在,因为桩桶赛道容错率更低,线路要比速度更重要。

奥迪赛道TT RS相比起RS 3来说更加激进,虽然动力系统一样,但车身结构和悬挂系统的设定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动态表现上车尾显得更加积极,弯道极限更高,整车反馈也更强烈。

奥迪赛道RS 3可能会发生推头失控的弯道对于TT RS来说就不算挑战,它能带着轻微推头的状态杀进入下一个弯道。我甚至故意推头以通过两个连续左弯,最后成绩依旧是本组最快。

奥迪赛道小赛道的乐趣不比大赛道少,容错率更低挑战性更高,对于驾驶者反应的考验也更严苛,小钢炮也能有大乐趣。

虽然RS 3和TT RS看起来很像,车身尺寸和动力水平都相仿,但这两台车骨子里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RS 3更柔一些,车辆的滑动和电子系统的介入来的都稍晚,所以很容易出现明显的不稳定状态,修正起来却很简单。TT RS的失控滑动更快更猛,ESC介入也极其迅速,往往都在我刚开始修正的时候它就已经搞定一切。

编辑点评:赛道一向都是获取驾驶乐趣的最佳地点,湿滑的赛道更能放大乐趣与危险,而恰巧是这湿滑让奥迪的quattro系统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在驾驶中需要我们特别谨慎地调动所有的感官来获取车辆当前姿态并进行精准地操作,才能在这条湿滑的赛道上与奥迪运动家族的高性能车跳一曲华尔兹。

缩略图

82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