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小时候,拉力赛就是我对汽车运动的全部理解。还记得当时中央五每周都会播放WRC的赛事集锦,甚至曾梦想过去现场观看。当我长大了,我了解的赛事越来越多,但始终找不到小时看拉力赛的激动。这一次,因工作机会,我有幸亲历拉力赛现场(428青藏高原拉力赛),虽然不是WRC,但这次经历依然令我难以忘怀。
中午降落到西宁时,天空蓝的令人放空。对比北京闷热、潮湿的夏末,半干旱气候的西宁在这个季节平均温度只有20℃左右,气候宜人,不亏是中国夏都。
机场与同行的朋友们汇合后,我们便马上开始今天的行程。作为428青藏高原拉力赛的首日,今天的行程比较简单,主要是428青藏高原拉力赛的发车仪式。
428青藏高原拉力赛是一个拥有较长历史的赛事,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2届。
与以往拉力赛事不同的是,高原拉力赛对赛车动力、选手的体力要求更高,毕竟赛段平均海拔都在4000m左右。
而每个赛段除了戈壁、沙漠外,往往还会出现沼泽、冰雪等独特的复合地形。
这次的428青藏高原拉力赛在规格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比赛正式成为中国汽车越野锦标赛青海分站赛赛事,成功升级为国内越野拉力赛最高级别赛事。
上面都是让大家对这次比赛有个简单了解。下面我们趁着发车仪式没开始,先去探探“大营”。
发车前的大营位于西宁市海湖体育中心。这个体育中心建设的十分“环保”,整个场馆与旁边的湿地公园相融合,从视觉上会产生延伸感。
中心的一层就是临时的大营。注意,今天的赛车大部分都是光鲜亮丽的状态,但从明天开始,它们就要接受沙漠、戈壁的洗礼,所以我们趁现在多看看这几支特别的车队。
刚走进大营,两台黄色的SMG BUGGY赛车映入眼帘。这是吉利博越韩巍SMG车队,这台赛车单价在380万左右,曾经连续6届获得达喀尔两驱组冠军,这次青藏高原拉力赛想必也是为冠军而来。
同样使用SMG BUGGY赛车的宁夏南方商城车队也是本次拉力赛的热门,其车手为王文林和刘红武。
巴吉赛车作为越野小能手必然不能缺席。这辆巴吉赛车隶属康乐极限越野车队,而这次比赛中大量的丘陵沙漠路段极其适合巴吉车型的发挥。
全场最博眼球的非这辆北极星1000莫属,低沉的轰鸣声引来了不少人围观。这辆赛车隶属烽火骑士玩家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实力强悍,敖日格勒和秦旭的日产VK50也是旗下悍将。
除此之外,我还在现场见到了卢宁军老师。卢老师在此次比赛中既是车手又算组织者。
卢老师的座驾是这辆丰田普拉多,这辆车仅仅在进排气、轮胎、悬挂等方面做了加强,因此只参加公开组的比赛。
这次拉力赛我是作为比亚迪车队随队记者的身份参加,因此可以近距离拍摄比亚迪的赛车。这次比亚迪派出了3辆赛车。两辆混动版唐、一辆钢管车,唐将会参加新能源组的比赛。
从外观上看,唐赛车基本上保留了量产车的设计风格,实际上新能源组本来就是要量产车型,而且只是升高底盘等基本改装。在涂装方面依然是红白色的搭配。
机械插销式发动机盖锁是拉力赛车的标配,凸起的散热口并不是装饰,这是内部风道,快速行驶时可以为发动机舱快速散热。
发动机盖上还贴着环塔的图标,根据工程师说这款车是连夜赶场来参加428青藏高原拉力赛。
对于拉力赛车来说,由于路况极为复杂,所以底盘都会加装护板。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辆唐的护板相当厚实。
为了应对赛道多种复杂路况,唐赛车使用了多路驰Raptor的全地形胎(AT胎),规格为245/70 R16。
悬挂系统经过了重新匹配。唐使用了定制的绞牙减震器和爱巴赫减震弹簧。同时升高了车辆底盘,还使用了外置氮气筒用来降低减震油的温度。
对于新能源车型,电池也需要额外保护。唐在原来电池护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块铝合金护板。
防滚架是拉力赛车的标配,里面红色涂装的按键都是涉及安全的按钮。
尾部除了防滚架,左侧红色的是防沙板,用于沙地脱困。白色的长方体容器为170L的副油箱,可以帮助唐实现800km的续航。红色支架是备胎专用。
动力方面,唐与量产版一样。2.0T发动机搭配前后桥两个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可以达到820Nm,而变速箱依然是6挡湿式双离合。
唐赛车的基本情况就是上述这样,基本与量产版保持了一致,受制于比赛规则,整个车只做了基本的安全改装和升级。
看了半天全是赛车和男车手,我知道大家想看看姑娘,其实428青藏高原拉力赛绝不缺乏铿锵玫瑰,同时酷酷的赛车也能吸引更多人(小朋友)来关注。
这两位是丰田车队的孟妍和宫兆慧。这是在发车仪式前合影。好吧,专注的姑娘最美。
这位是组委会的摄影师,在艰苦的拉力赛中,无论车手还是摄影师,女性的比例正在慢慢增加。而她们也是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传播汽车文化,赛车运动也是启蒙孩子们对汽车了解的重要途径。
发车仪式上,孩子们安静的坐在广场里,眼睛里满是对赛车的好奇。
夜晚降临,中国428青藏高原拉力赛暨中国汽车越野锦标赛青海分站赛的发车仪式终于开始了。
首先是青海传统的舞蹈表演。然后在韩乔生老师的主持下,每辆赛车以此经过发车点。
在发车台上,我拍到了这样有意思的一幕,其他车队都是比赛的口号,只有比亚迪在给新能源打广告,看来比亚迪对新能源的宣传真的是深入到骨子里。
夜色渐深,随着最后几辆车驶过发车台,428青藏高原拉力赛正式拉开帷幕。
首个赛段虽然仅50km的长度,但却包括了20多公里的沙漠路段,虽然难度不大,但松软的沙漠并不容易对付。
14辆赛车的T1.1组是竞争最激烈的组别。在SS1赛段的比赛中,峰火骑士超级玩家俱乐部敖日格勒/秦旭拿下首个赛段冠军。
龙行天下熊猫车队的陈峰/王毅成稳稳地跑出了组别亚军的优秀成绩,首次参赛的万宇拉力车队樊凡/廖岷组合收获了组别第三名。
T1.3组中的参赛车辆只有3辆,他们分别是陕西云翔越野俱乐部訾云刚/王曾嵘、訾荣/吴大军、宁夏南方商城车队王文林/刘红武。
江西五十铃车队张剑峰/苗晋华驾驶D-MAX拿下了SS1赛段T2.2组的冠军,其队友何旭东/马利表现出色拿下组别亚军。
江西五十铃车队老将石红/涂建春拿下了组别季军。能在高原拿下如此的成绩,对于量产车来说,还是非常优秀的。
新能源组仍然是比亚迪的天下,所有人都深知高原比赛不同于平常。“车没劲,人也喘”成了高原行车的代名词,对于比亚迪来说完成比赛、验证性能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然,第一天的赛事也不是一帆风顺。赛段中的沙漠给赛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迷路、陷车都开始出现。赛车手需要的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第一赛段就退赛对于拉力赛来说是残忍也是事实。
这张照片是我在睡觉前手机拍摄的,陆风车队的技师们在连夜抢修赛车,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而我得到的消息是,还有赛车在赛道中没有出来。
青藏高原会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重新审视自己,大自然面前我们如此渺小,就如一个无知的孩童。但也正是如此,不愿服输、不愿低头的我们才继续昂首向前。比赛总是苦乐相随,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曾经经历过的磨难。
第三天起床后,拉开窗帘便看到阴沉的天气。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糟糕的消息,因为天气原因,第二段的赛事取消。直到中午才来通知,第二赛段临时调整,再跑一次第一赛段当做第二赛段的成绩。
面对熟悉的赛段车手们的发挥都很出色,云翔越野俱乐部訾云刚/王曾嵘拿下了SS2赛段冠军,峰火骑士超级玩家俱乐部敖日格勒/秦旭收获赛段第二名,龙行天下熊猫车队陈峰/王毅成进军赛段第三名。
而我们则在第二赛段进行时,赶往第三赛段,德令哈赛段。但拉力赛就是这么充满变数,当我们到达德令哈时,糟糕的天气再次让第三赛段化为泡影。我们只好前往第四赛段也就是格尔木赛段。
在格尔木,我们终于迎来了好天气。沙漠路段的比拼也让比赛变得十分精彩。
当然,如何平衡戈壁硬路面和沙地行驶的胎压问题成了车手们的首要大事。
SMG赛车在这条赛道同样是如鱼得水,凭借高底盘和长行程,SMG赛车在这张柔软的“地毯”上如秋风般扫过。
第一赛段的冠军,来自峰火骑士超级玩家俱乐部的敖日格勒/秦旭依然表现强势。他们驾驶着日产VK50,再一次拿下了T1.1组的冠军。
最终,这一赛段里,陕西云翔越野俱乐部訾荣/吴大军组合拿下了赛段冠军,其队友訾云刚/王曾嵘收获赛段亚军,宁夏南方商城车队王文林/刘红武拿下赛段季军。赛段前三名全部被T1.3组的车手收入囊中。
第五天的SS5赛段依然在格尔木举行。小雨夹杂着鱼鳞软沙给参赛车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与第一赛段类似,第五赛段依然是第四赛段微调后的路线,因此车手之间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
陕西云翔越野俱乐部訾荣/吴大军、訾云刚/王曾嵘成功包揽了此次比赛总成绩的冠军和亚军,峰火骑士超级玩家俱乐部敖日格勒/秦旭凭借稳健的发挥收获了全场第三名的好成绩。
新能源组比亚迪车队种子选手王翔/董晓刚克服了比赛中的所有困难成功拿下了此次高原赛的冠军。
编辑点评:拉力赛往高大上了说是挑战、是追梦、是勇敢,但当你身在其中时,你才懂得它是折磨、是疯狂。比赛中,车手辛苦,工作人员也辛苦,而赛事记者、摄影师同样辛苦,但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才能体会到赛事的激情与快乐。
428青藏高原拉力赛,我们明年见!
相关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