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环境不成熟,产业化仍需较长时间,近期降油耗车企将重心放在了传统内燃机的节能技术上,涡轮增压技术成为车企的首选。作为一种可以在小排量发动机上实现高功率高扭矩输出的技术,涡轮增压最近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连原来一直推崇混合动力的日本车企也开始纷纷发力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车型近几年占比会否大幅提升,受到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和热议。
围绕此话题,日前盖世汽车网联合霍尼韦尔推出过一期业界调查(调查时间:4月8日—4月13日,参与人数1824位),其中我们筛选了几个网友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及调查结果跟大家分享。
●问题:您认为传统动力节能技术中最有效和应该普及的技术是?
电动汽车或将是未来的趋势,但至少10-20年内,传统动力技术的升级依然是主流。短时间内,车企的发展仍应侧重在涡轮增压、启停系统、轻量化等传统节能技术的升级上。调查3的问题就聚焦传统动力节能技术,其中最有效和应普及的技术是什么?结果表明,轻量化、缸内直喷、启停系统等传统动力技术在节能方面的功效都值得肯定,但最行之有效且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技术则是涡轮增压,支持涡轮增压技术的参与者占比最高,达43%。
上文已经叙述过搭载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油耗还能进一步改善,据涡霍尼韦尔中国及印度区副总裁戴鹏杰介绍,该公司在三年左右就会进行一次常规的技术升级,每一代产品要比前一代产品在油耗上有2%到3%的改进。而如果取得较大的技术革新,换代产品在节省油耗方面的突破会有更显著。
另外,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另一大优势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而在使用成本方面,消费者如果买到一个好的涡轮增压器,当初购车多花费的成本,在两到三年内便可通过节省的油钱抵消,而如果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成本回收过程所需时间基本需要翻倍。
优势十分明显,但部分消费者对使用涡轮增压技术还存在一些顾虑和观念上的误区。不过,通过技术和材料的改进,高品质的涡轮增压器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冷却循环系统的改善也可以确保车辆立即熄火不必怠速;此外,如霍尼韦尔等优质供应商所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与发动机寿命基本相当,甚至可以超过发动机的寿命,也可以打消消费者对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寿命方面的顾虑,如无意外,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将顺理成章。
●问题:您预计未来5年内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所有发动机中的占比将达到多少?
中国现在的涡轮增压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涡轮增压发动机凭借其显著的节能优势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调查4针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在未来5年内,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所有发动机中将占多大的比重?
结果表明,业界普遍看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未来前景,几乎所有的参与者(占比94%)都认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所有发动机中的占比将达到15%以上,而近8成的参与者认为这一比重将在25%以上,其中,31%的参与者认为比重在“25%-35%”之间,47%(占比最多)的参与者则认为,未来五年内,涡轮增压发动机将在所有发动机中占比超过35%。
调查2与3的结果已经证明,传统技术的升级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车企减少平均油耗的主要途径,而涡轮增压技术将是最行之有效且最应该被推广的传统技术,搭载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在所有发动机中的比重大幅攀升之势可期。
霍尼韦尔中国及印度区副总裁戴鹏杰在2012年曾做过预测,在其看来,中国的涡轮增压器的市场容量到2016年将有一个成倍的增长,由2012年的400万台增加到800万台。按照这一增幅估算,在未来五年内,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比重超过35%应非难事。
来自新华信的一项针对国内消费者的调查发现,在参与该调查的近5万名被访者中,有近八成被访者表示了解涡轮增压发动机,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中有六成会考虑购买涡轮增压车型,这一结果也表明了涡轮增压技术在国内已经拥有了广泛的认知度且存在被大规模普及的群众基础。
●问题:您认为当前我国车市涡轮增压不够普及的原因是?
根据者霍尼韦尔的估计,当前,中国轻型车市场的新车销售中涡轮增压器占有率仅约20%,距离大规模普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
调查5的结果显示,成本高被认为是主要原因,认为“购买成本过高”和“维护成本过高”的参与者分别占比30%。在涡轮增压系统中,一些比较高级的技术如VNT可变截面技术等是比较昂贵的,不过,这些技术一般都运用在比较高端的小众品牌车型之上。除此之外,大众化的车型在搭载涡轮增压器之后价格一般也要高万元以上。而在维修保养方面,部分参与者将涡轮增压器当做是损耗件,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保养和更换,因此,会付出相对自然吸气发动机更高的保养费用。
当前的国内市场上,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成本仍是影响其购车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选择一个搭载高品质涡轮增压器的车型才是问题的关键,如前文所述,一个高品质的涡轮增压器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节省的油费抵消多支付的购车成本。而在维修成本方面,首先来讲涡轮增压不是一个保养件。选择了一个可靠的涡轮增压器,其寿命甚至超过发动机寿命,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涡轮增压器已经和发动机的进气与排气系统融为一体,根本不需要更换,更不需要额外的保养。
除成本因素外,技术不成熟也被看做是一个制约因素。其中,16%的参与则认为带增压的发动机技术不够成熟,而10%的参与者认为涡轮增压技术本身不成熟。盖世汽车网通过采访了解到,多数人对涡轮增压技术的顾虑主要在于其在工作状态下温度较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对此,霍尼韦尔全球研发高级总监顾茸蕾博士表示,设计时,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发动机高温基点基本是相同的,在跑高速或高负荷的时候,他们达到的最高温度比较接近。涡轮增压器周围配有隔热装置,同时,霍尼韦尔还为增压器设计了高效的冷却装置,所以不会因高温对发动机造成隐患。
而剩余14%的参与者则认为涡轮增压没有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对该项技术的优点了解还不够充分,相信,随着更多的车企推广涡轮增压技术,将其优势广而告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普及将加速到来。
●说在最后:关于涡轮增压的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缓慢的当下,车企是时候重新梳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未来技术路线,需要通过动力系统组合战略的重新梳理以合理分配研发预算在不同动力系统,而如何迅速提升内燃机性能指标仍将是车企的首要任务。
日前,科尔尼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即使是到2025年, 以传统内燃机为基础的动力系统(包括轻混和强混)仍将占到整体市场的60%以上, 其中欧盟市场为60%, 中国为65%, 北美为69%, 而印度则高达99%。也就是说, 即使到了电动化技术更加成熟了的2025年, 内燃机动力系统仍将是整车企业动力系统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另外,日系车在国内市场的动力技术路线转变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推崇混合动力和电气化的解决方案的日系车开始一定程度上的“纠偏”,包括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内,各大日系车企纷纷开始力推其涡轮增压技术,并决心尽快引入中国市场。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汽车业的节能减排大戏仍将由传统动力技术主演,而在这出戏中,政府层面理应更加积极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相关内容回顾:
“T”字之争 解析多家车企涡轮增压引擎
http://info.xcar.com.cn/201005/news_103347_1.html
2月12日,吉利银河L6 EM-i上市,推出五大版型,限时价7.98万元至10.68万元,以“一步到位”的定价策略和“五大极致新体验”,瞄准A级电混家轿市场。
宏光MINIEV四门版即将上市,新车比现款马卡龙长19.2厘米,轴距长18厘米,支持手机APP远程互联。新增ESC车身稳定系统、4种驾驶模式和3档能量回收可调。
吉利银河L6 EM-i刚上市,L7 EM-i的消息就来了!新车提供探索版与探索+版2款,可选双色车身。与L6 EM-i一样,L7 EM-i也换装了1.5L插电混动系统,油耗更低。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现代Palisade XRT套件版车型谍照图片,新车也可视为“越野”风格套件版车型,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内首发亮相,并有望在同年下半年上市开售。同时其基础款车型或将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销售,而XRT套件版车型也有望在后期导入国内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大众途昂、坦克500以及福特探险者等车型。
目前大众新款高尔夫GTI以及高尔夫R车型已在海外市场上市开售,市场起售价分别为32,445美元(约为24万)、47,100美元(约为35万人民币),其价格相比前身迎来均小幅上涨。同时新车还对配置方面进行大幅调整,高尔夫R车型也将换装升级后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