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改款登场—新旧两代CR-V详细对比(组图)
 

  最近,在国内各大媒体上频频露面的新款CR-V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大家纷纷猜测东风本田何时会国产这款车。汽车探索得到的消息是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新CR-V就会露面,而且很快就会国产。新CR-V不仅是本田的最新产品,同时也是该厂在都市休闲SUV市场的代表作。而随着CR-V成功历经了两次改款,最新一代车型在各方面当然也会有更优异的表现。为了让大家能更够提前了解新款CR-V的特点,汽车探索在海外的评论员特别找来新旧两代车型,详细地告诉您新CR-V包括外观、内饰、底盘以及发动机的差异与进步。

  外观篇

  新款CR-V的外观比起上一代车型更为丰腴,而且具有更流线的造型。从侧面来看,由于前挡玻璃的角度倾斜度更多,加上侧边最后一片车窗采用弧线设计,因此也让车侧面看起来更具向前跃动的动感风格。不过若从车体尺寸来比较,由于新型CR-V取消了车尾的背挂式备胎,因此在车长部份也较上一代车型略短,不过宽度则是提升不少,而且车高不增反降,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车内空间,并且让重心降的更低。

  新旧两代车型从正面来看,可以清楚发现新款CR-V在头灯、水箱罩以及前保险杠的衬托下显得更为锐利且具现代感,左右后视镜上增加的转向灯也是最近的主流设计趋势。

  新款CR-V的尾灯继续延续了CR-V一贯的直立式设计,不过取消了背挂在尾门上的备胎,后保险杠高度也明显提高很多。

  在细节方面,新款CR-V也引入了不少最近主流的设计趋势,例如左右后视镜上融入转向灯、车顶行李架改良为隐藏式设计、前雨刷变为无骨雨刷、轮毂直径增大为17寸等。另外,新款CR-V在车头设计上也前卫很多,头灯、水箱罩以及前保险杠都比起上一代车型更具未来感,保险杠下方也刻意采用角度较大的设计来确保恶劣路面的接近角,并且具有造型粗犷的护板设计。

  从侧面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新款CR-V具有更倾斜的前挡风玻璃,且侧边车窗造型也非常特别,因而流露出上一代车型所没有的流线与动感。

  车尾部分的最大改变,就在于取消了原本的背挂式备胎,因此车牌也从上一代车型的左侧位移到尾门中央,尾灯则依旧延续了CR-V自第一代车型以来嵌入在D柱上的直立式设计。至于尾门的开启方式,取消了以往可分别进行上下开启的双开式设计,从侧开改成了传统的上掀方式。

  虽然上掀式尾门对于车体较高的SUV来说,在使用上可能不太方便,不过为了改善这一点,新款CR-V也特别降低了尾门把手,并且在尾门里侧也同样设计了高度较低的把手,因此并不会太过困扰女性或身材娇小的使用者。

 

  内饰篇

  很多人在没见过新款CR-V前,也许会觉得上一代车型的内饰布局仍然十分动感,不过如果和新款CR-V相比,则不难看出新款无论在设计风格或质感的处理上,都超越了老款车型!

  新款CR-V的前座设计不仅保有上一代车型的特点,同时更加具有亲和力,换挡杆已从方向机柱移到了中控台下方,手刹也改为脚踩式,因而腾出了前座中央的空间,让驾驶感觉更向轿式。

  在前座部份,换档杆位置和中控台设计可以算是两者最明显的差别之处。上一代车型的换挡杆采用美式的方向机柱式设计,手刹则用相当前卫的方式整合于中控台上,不过新款CR-V已经将换挡杆变回了传统式设计,不过位置却上提至中控台下方,因此也老款一样让前座间十分宽敞。

  仪表盘部分,新款CR-V采用极具科技感的LED背光式显示,仪表则从三圆式变为双圆式,左侧为转速表、右侧为时速表,中央则是提供了简单易辨的图像式信息,并将里程表整进去。方向盘则是延续了本田车系的近代设计风格,上方加入了音响控制按键,造型一改过去的保守设计,更加具有运动气息。

  老款CR-V的前座颇具亲和力,整合于中控台上的手刹在当年可谓是创新设计,而为了腾出前座中央的空间,换挡杆也一汽上移到方向机柱上。

  关于乘坐空间方面,尽管新款CR-V的轴距并没有太大变化,前后座的纵向空间也没有明显差异,不过在车宽增加之后,后座与行李厢的横向空间也有不错表现。但是除了空间之外,新款CR-V的后座与行李厢也导入了更多实用的设计,例如后座椅背从上一代车型的4/6分离变为4/2/4形式后,由于左中右三个部份都可独立进行椅背角度调整,加上范围不小的座椅前后滑移功能,除了让后座乘员能够享受更自主舒适的空间,也让行李厢就有更大的变化范围。

  虽然行李厢的容积差距不大,但是新款CR-V在行李厢的左右两侧却更加平整,加上后座椅背可进行4/2/4个别倒覆,因此行李厢就有更大的变化范围。

  另外,行李厢左右与底板的平整化也使得新款CR-V的后备箱空间提升不少,但是遗憾的是, 从第一代车型就有的尾厢折叠餐桌被取消了。

 

  底盘篇

  新款CR-V的悬挂系统和上一代车型一样,都是由前麦弗逊式、后双叉臂式独立悬挂构成,不过大家可不要以为悬挂形式相同,两者就没有太大差异。事实上,本田为了让新款CR-V的操控性更像轿车,包含悬挂角度、刹车系统、转向系统都有不小的变化,而方向盘的动力辅助方式也从原来的液压式改为电动式。

  前悬挂虽然仍然是麦弗逊式,不过在摇臂的前支点设计上却有不少变化,另外新款CR-V也针对防倾杆做了强化,并且延长了防倾杆两端固定连杆的长度,借此确保更大的悬挂角度变化。

  后悬挂的最大改变就在于使用了铝合金材料,因此也使得悬挂重量减轻不少,同时也增大了防倾杆口径。

  悬挂部分,除了前防倾杆从空心变为实心,后防倾杆增大口径之外,前三角架的转轴方向和防倾杆两端的连杆长度也都有所变化,而这些改变主要是为了让操控能够更具有轿车水平,且可让悬挂在恶劣地形能够保持足够的角度变化空间与伸缩行程。前轮刹车系统的改变则是以卡钳形式和位置为主,卡钳从上一代车型的单向单活塞改由体积更大的单向双活塞,位置也从原来的前轴后方变更前轴前方。卡钳配置于前轴前方的好处,在于刹车时可以有效避免车头下俯,也更有利于紧急情况下的闪避动作。

  前刹车系统的变化范围不小,除了卡钳从原本的单向单活塞进化为单向双活塞外,卡钳位置也从前轴后方变更至前轴前方,这样的改变除了可有效提高制动表现,也具有刹车时避免车头下俯的作用。

  新款CR-V在后轮悬挂部份也加入了铝合金材质,这能有效改善操控的,因为在铝合金的轻量优势下,悬挂符合得以大幅减轻,除了有助于越野路面的操控性,对于降低油耗也有好处。

  至于传动系统部分,新款CR-V的4WD系统和上一代车型大致相同,在一般行驶时都是由前轮负责驱动,遇到抓地力较差的路面,后轮才会介入动力分配而转变成4WD形式。

 

  动力篇

  本田为新款CR-V提供的发动机除了2.0升排量外,同样还有2.4升发动机。而这次所比较的2.0升版本,虽然和上一代车型同样拥有i-VTEC技术,不过在气门结构上却是从原来的DOHC 16V变更为SOHC 16V。尽管如此,新型CR-V的动力输出却仍旧和上一代车型同样具有15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190牛米的最大扭矩,差异则仅在于输出峰值的转速。

  新老两代的2.0升车型所搭载的发动机是完全不同,虽然排气量同为2.0升,但是新款CR-V却是SOHC 16V设计,行程也较老款车延长不少,不过在巧妙调教下,两者的动力输出同样都是15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190牛米的水平。

  从数据上看,上一代CR-V所搭载的发动机缸径与行程为86.0×86.0毫米,也就是所谓“正方形引擎”,不过新款CR-V则是将行程拉长到96.9毫米,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压榨出更充沛的低速扭矩,加上气门结构变更为SOHC 16V,通过i-VTEC对于气门正时的精确控制,因而能在转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保持和上一代DOHC 16V发动机具有同样的动力输出。

  至于变速器方面则没有什么变化,仍然采用了五速自动变速器。使用起来十分顺畅,基本感觉不到换挡延迟。

  总结

  自1996年登场以来,CR-V就一直强调以轿车设计来结合SUV越野能力的特色,因此,本田在研发第一代车型时,也吸取了不少来自于Civic的底盘元素。不过第二代车型登场后,本田不仅为CR-V重新设计了一套专用底盘,在外观和内饰部分也都有更成熟的进化,在市场上自然也受到大家的肯定。东风本田引进了这款车以后,销量一直在同级别SUV车型中遥遥领先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今随着第三代车型的登场,本田在当初所赋予CR-V的定位也更加被确立,因为在融入更多人性化与轿车设计的理念下,新款CR-V不仅展现出了传统SUV所难以提供的高度亲和力,且在四驱底盘的帮助下,还可保持适度的越野能力。相信不久东风本田在引进第三代CR-V之后,一定会取得更好的销量。

>>点击进CRV车友会<<

0 条评论,一键看完